APP下载

这里曾有棵抗联树

2018-05-14王博凡

参花(下) 2018年10期
关键词:猪食圆木杨靖宇

王博凡

二○一七年八月六日,我们到兴参镇榆树村采风。惊喜莫名,村南曾有棵抗联树;遗憾错过,十年前它被采伐消失。

在榆树村南头,有个叫驮子沟的地方。一九五八年,那里修了一座石头桥,因为该桥距村五里,所以俗称“五里桥”。过桥上坡不远,有一棵憨大杨,距地面一米高,有二尺高一尺宽的抗日标语,据老人们说,那是杨靖宇带领抗联队伍刻下的。

榆树村王成祥清楚地记得,他读小学时,学校还要搞副业,组织学生上山挖川贝母。当时他识字不多,还认不出抗联树上都写了什么。杨树里数憨大杨长得粗大,到后来,标语旁边的树皮都长得窝起来了,那些字也变得污浊不清。但确信无疑的是,写的是汉字,长辈们都知道那是抗联写的。

王成祥說,当年杨靖宇和金日成还曾在榆树修过炮楼。他还带榆树乡文化站站长潘大天去录过像,在山嘴子上,还有石头坑,挖出过手雷。所谓炮楼,应该是瞭望哨。王成祥说,在胡家塘老圈子还有抗联密营,那地方又叫张平房。抗联从桦甸、磐石过来,经常在那儿住。他还说,距榆树村不远的自兴屯,李红光支队曾在那里驻扎,整个屯子都被棚顶那么高的粗大圆木包围。修建这种长白山特色城墙,群众俗称夹障子,在大圆木上掏眼子,用软木条连接起来。我所不知道的是,当时还在圆木上掏四方眼子,留一根圆木做活门,木头一挡,就又堵上了,外人根本看不出来。

王成祥还说,他的父母刚结婚时,杨靖宇带领抗联队伍在榆树度过一个春节。由于受日寇剥削与压迫,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当时地里种荞麦,年三十儿晚上,他的父母包了荞麦皮饺子,给官兵们送去,却心酸地发现,除夕晚上他们在吃玉米粒,而且每人只有四颗玉米粒!但他们却不肯接受饺子,因为抗联有规定:老百姓的东西不能动!

在抽水乡北沟村,有个叫兰培德的村民曾经帮助抗联修过枪,为了在胜利以后证明他支持抗日,还给他留了一个条。我从别的史料里得知,当时的地主、财主和群众管这种字条叫“猪食糠”。这个名称乍看起来十分费解,实际上巧妙地利用了汉字的谐音,所谓“猪”代表当时朱德、毛泽东领导的抗日队伍,“糠”即康德与伪满政权,“猪食糠”寓意抗战必胜。

二○一七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东北抗联被称为中国党史、军史上最艰苦卓绝的战争之一,彪炳史册。在群众的口述历史中,我们感受到抗联纪律严明、信念坚定、爱护群众的优良作风。突然有泪,为可歌可泣的忠骨英灵,为坚如磐石的铁血军魂。

猜你喜欢

猪食圆木杨靖宇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弹回的圆木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弹回的圆木
我当猪倌
寒假喂猪
解放圆木球
Mr. No—Nose
杨靖宇:抗日战场上的铁血将军
英雄杨靖宇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