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8-05-14王蓉华
王蓉华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就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学习潜力,锻炼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时下,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更注重于灌输语文知识,却忽略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不能把学生当“收音机”,一味地让他们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灵活性。
首先,要提高讲课吸引力。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激情,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技巧,不断提高讲课水平,用高超的语言去征服学生,紧紧攫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沉浸在教师的艺术创造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适当穿插介绍文史名家名作以及相关的名人轶事,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其次,要活用教学工具。可以利用电化教学工具,化静为动,影音并茂,通过演示把传统的板书文字变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有些诗歌、抒情散文,可融表演音乐等多种艺术于课堂之中,有些小说、童话,可让学生尝试着改编成课本剧,由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表演。
再次,要丰富学生的学习平台。平时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竞赛,如主题征文比赛、语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等,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作,鼓励他们大胆投稿。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平台,也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加强指导,让学生有效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就可以沿着自学、会学的道路主动前进。
第一,指导学生如何自学课文。学习新课时,教师要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同时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时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先动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和句,读完全文后,简要记录下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第二,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工具书。工具书是现成的“百事通”,不但可以随时查阅有关知识帮助解决疑难问题,而且可以作为一般阅读材料来阅读。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增长见识,解开疑团。最常用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好助手。
第三,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除了教科书,教师应教会学生从不同的渠道去获取信息:阅读课外书本、期刊、杂志,搜索互联网、电子书籍等等,都是扩大学生视野的好方法。平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体获取信息,了解国内外大事,接受更多的社会信息,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扩大知识面,拓宽思路、活跃思维。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学会分析和鉴赏,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还可增加写作的“源头活水”。
第四,培养学生多进行感性思考。平时注意多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日常生活、感悟人生点滴,坚持多动笔,有感而发的写日记和随笔,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平日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不要强调形式和内容,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悟性和写作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写作时就不会再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三、培养习惯,让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要达到主动学习的目标,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促使学生自主、自觉、自我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关键。
首先,要培养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在学习新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借助学习工具先扫清字词障碍,再依托课后思考与练习理清课文思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让学生做好记录,在老师的帮助下寻求解决的方法。课后,要指导学生总结在学习新课中采用的方法,归纳出来运用到往后新课程的学习中。坚持这样的引导监督,就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使学生获得自学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一方面,引导学生提问题,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学生敢于提问,起码可以证明他在主动思考。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学得积极、主动,这样一来,学生就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为主动获取的“探索者”,持之以恒,就能形成受用终生的好习惯。
再次,要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善用语言的习惯。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要学好语文,仅仅依赖教材上那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在于平时的积累与实际运用。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要多读多看多积累,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较好的语感,运用语文就得心应手了。少年正是读书时,学生如果能养成每天用相对固定时间进行阅读的习惯,阅读一些经典名篇,在经典著作中浸润,学习大师们的语言技巧,就能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四、敢于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
创造力来源于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多给学生一些空间,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把握大的方向不出错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去听去看、去说去写,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
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分组讨论,让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知识的营养,学会在众多的资料中去粗取精,淘沙见金。课堂外,可以指导学生编手抄报、参加演讲辩论、撰写读书笔记、学写小评论;也可以将语文学习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结合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有感而发,或做诗或成文,并适时组织作品交流,促使学生走近社会、用心感悟生活。
总之,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