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素养
2018-05-14李文城
李文城
加强对学生生物学素养培养,是新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改革后的教材,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更具有趣味性。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我们学校地处偏僻的农村,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有很大的差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就显得尤為重要。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每当我带初一年的学生,第一堂课我并未着急给学生上新课,而是向学生抛出两个问题:为什么学习生物学?如何学好生物学?带着解决这两个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特别是第一个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阐述:1.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基础科学,在初中阶段为学好自然科学打好基础的作用;2.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扩大视野,了解生物科学前沿技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3.生物科在初中阶段各个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学生升学的影响;4.对于学生将来职业选择,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带动作用等等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好生物学的热情,使他们一下子喜欢上生物学,乐于学习。同时,告诉学生学好生物学的方法:如做好笔记,广泛阅读相关书籍,鼓励他们参与生产实践活动,自己动手探究等等。使他们认识到生物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愿意学、懂得学、学得好。
2.形式多样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形式新颖、独特,富有情趣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生物学知识丰富多彩,内容不同,导入新课的方法也应不同,复习课导入要结合学生实际,精选与重点密切相关的内容,做到快速切入,短时高效,平中见奇。新课导入要紧紧吸引学生的认知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利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为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发展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3.通过落实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勤于探究、乐于探究的生物学素养。
课改后的教材中,安排了较多的“活动”内容,根据教学实际,要对“活动”的内容、难度和形式做灵活的改动,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探究性活动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而在活动中要着重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重在使学生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比如,讲“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时,教材安排“自制泡菜”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老师或家长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泡菜。学生品尝到自己制作的泡菜,就有一种成就感。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奠定了基础。
二、要以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意识。
在教学中,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适时地掌握好教材与生命科学的衔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科学的意识。例如,在“现代生物技术”一节中,可以引入遗传工程的成就。如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鲤鱼;耐保存的西红柿。在教学中渗透这些知识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生物学知识的视野,同时也能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而且唤起学生的时代感,树立生命科学的意识。
三、要通过实验课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
生物学实验课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要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能力
第一,要以规范的操作让学生模仿。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实验,实验的操作还不太熟练、不太规范,此时特别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进行示范操作,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在“显微镜的使用”这一实验中,要从取镜安放、对光、调焦、观察等一系列的操作进行规范的实验示范,做到每讲一点就规范地做一步,学生模仿地操作一步。
第二,提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生物实验课教学时,提出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训练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比如,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之前提出:“在显微镜下只能看清楚一层细胞,如果叶的横切片切的太厚,能不能看清叶片的内部结构?如果看不清楚该怎么办?”利用这个问题很自然地引发学生用双面刀片在观察之前制作叶片的临时玻片标本,而且学生也很用心地挑选最薄的切片。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徒手切片的技能,上实验课时学生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叶片的内部结构。
2.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初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或标本的观察往往带有盲目性,应该细致而明确地告诉学生“看(观察)什么、怎样看”。比如解剖和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时,如果先解剖和观察花蕊,那么花蕊以外的萼片和花瓣就会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不利于观察花蕊以外的萼片和花瓣的结构。所以,解剖和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时我们要要求学生应该按照从下到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即先看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将花托上的萼片和花瓣摘下,再看内部的雄蕊和雌蕊,最后将雌蕊的子房剖开,观察子房内胚珠的结构。
3.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实验结论:如要求学生用“抑制、促进、增强”等等语言来表达探究活动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