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的组织实施策略
2018-05-14王晶崔吉晓
王晶 崔吉晓
亲子活动和幼儿园教学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何组织3岁以下的幼儿开展适宜的活动?幼儿每周一次的活动频率导致其无法养成活动常规,教师该如何组织集体活动?活动时幼儿与家长同时参与,面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教师如何引导家长配合?这些问题让老师们充满困扰和疑惑,如何上好一堂亲子课成了幼儿园老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亲子活动组织实施策略进行一些讨论。
亲子活动,需重点“组织”孩子
场景1:在思维启蒙课堂上,1岁10个月的小米粒只要一进教室,就开始在教室里绕圈跑,不会好好静下来听老师说话,连老师提问,他都跑着回答,家长很着急,怀疑自己孩子是多动症。
场景2:13个月的果冻在外边玩得好好的,只要一进教室,就开始往教室外跑,不让出去就大哭,大家都在教室里做活动,就她自己在外边玩滑梯。
场景3:老师让自由操作教具,大宝躺在地垫上看别的小朋友玩,全程對自己的教具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以上3个场景,都是老师们在亲子活动中时常见到的,亲子活动孩子是主角,如何有效组织,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是老师们最为关注的内容。
1. “组织”孩子,需真正尊重孩子
老师希望孩子能配合老师开展活动,但老师怎么说,孩子就怎么做,是我们所希望的配合吗?当然不是。孩子不是老师指令的执行者,而是有独立思考的自由个体,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充分尊重和支持孩子的想法。亲子活动的主体是孩子,老师是组织者,更是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过程应是在尊重孩子主体性的前提下相互配合的过程。尊重孩子的主体性需要了解孩子的行为特点及行为背后的原因。
2. “组织”孩子,需了解孩子因材施教
组织亲子活动需了解孩子,因材施教。亲子活动中孩子的表现五花八门,教师需要有仔细观察孩子、分析孩子并针对孩子行为采取适宜教育行为的能力。
比如,案例1中的孩子刚学会跑,“绕教室跑”让他体验到了刚学会的本领带给他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孩子在跑的过程中,老师提问的问题还能回答,说明他看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实际上一直在关注老师教学活动;案例2中,孩子一进教室就哭的现象,大多出现在刚参加亲子活动时,孩子们从家庭中来,对集体活动和环境不太适应,就会出现哭闹等退缩行为;面对案例3中孩子在老师组织活动时只看不参与的情况,老师要了解孩子同伴游戏发展的年龄特点,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每个孩子学习的方式不一样,有的孩子是行动派,有的孩子是观察派。接纳和理解孩子看似不配合的行为,科学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循序渐进,针对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家长参与配合,小步骤、小目标帮助孩子慢慢过渡。
育的是孩子 教的是家长
家长是亲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要关注家长的教育观念及行为,针对家长所关心的幼儿发展的现状、问题等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学习特点,从而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策略。同时,还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教育行为为家长做好榜样。
1. 有效沟通,传递科学育儿知识
教师除了引导家长和宝宝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活动,还需要结合孩子的表现随时向家长传递科学的育儿知识。亲子活动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教师指导家长走出盲区。教师开展父母课程或随时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婴幼儿的发展阶段及发展特点,比如0~2岁婴幼儿是处于感知运动思维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以及运动来感知和认识世界。嘴巴就像眼睛一样,是宝宝探索世界的主要通路,通过啃一啃、咬一咬、尝一尝的方式来积累初步概念。家长了解这一知识之后,在发现自己孩子不管看见什么都喜欢往嘴里放的时候便不会妄加制止,而是积极支持。
2. 拒绝标签,引导家长学会观察孩子
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判断将直接决定其接下来对孩子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判断准确,处理得当能促进孩子发展;判断错误,处理不当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好影响。
场景1:在1岁宝宝的课堂上,两个孩子在一起互动,突然一个孩子伸手去抓另一个孩子。家长:“哎哟,这个孩子这么小,怎么就打人呢?”
场景2:家长:“我们家孩子总是喜欢抢别人的玩具。”
在场景1中,宝宝A看似是在抓、掐宝宝B,其实不然。在宝宝的眼中,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们的玩具,包括坐在他面前的小宝宝同样是他探索的对象。当宝宝在使用手去探索这个“特殊的玩具”的时候,会出现摸一摸、抓一抓等现象,由于宝宝年龄小,肌肉控制能力比较弱,掌握不好力度,在家长看来就成了“打人”,从而粗暴制止。场景2中的“抢玩具”行为,可能是因为是两个孩子同时喜欢一个玩具,都想玩这个玩具,这本是孩子积极主动的表现却被家长误解为“抢”,从而采取比较消极的解决方式。
从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必须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引导家长学习观察孩子,科学解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改变给孩子“贴标签”的消极的应对方式,寻找适宜的方式对待幼儿的行为。
3. 科学育儿,引导家长远离盲目代替
亲子课堂上,老师刚呈现教具,一个家长就快速把孩子向前推:“快去快去,去玩那个大的!”可令家长失望的是孩子对那个大象波波球教具并不感兴趣,而拿了一个旁边的小海洋球。家长很急切地将海洋球从孩子手中拿开,再次尝试让孩子去玩家长期待的玩具。她边“怂恿”宝宝边抱怨:“你总是抱着这个球干嘛,我们家有的是这样的球,你看人家都在玩那个大的、好玩的。”失望、着急让妈妈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孩子也因为自己的意愿总是受到阻碍而放声大哭。
面对这样的情景,教师需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了解自己的行为的不妥之处:首先家长用自己眼中的有价值,去评判孩子的行为;第二,包办代替,盲目代替孩子做决定。在家长看来,那个看上去豪华、贵重的玩具才是更值得探索的。教师需引导家长更多放手,让宝宝自主做决定,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宝宝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培养有主见、有想法、独立、专注的宝宝,这些都是家长期望孩子能够养成的品格。
教育是一个慢慢浸润不断积累的过程,这既需要教师放平心态,不急不燥耐心地观察孩子,引导家长;又需要教师苦练内功,充分备课,熟悉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了解本班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家庭中教养方式的差异,并给予适宜指导。只有这样,才达到亲子教育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