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到“家”
2018-05-14孙艳
孙艳
作为一名常年带小班的老师,孩子们的“入园适应”问题年年都会碰到,而每年我们也想了无数的办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不哭不闹,但效果甚微,教室里还是每天充斥着孩子的哭声、喊声和各种告状声。怎样才能既让孩子很快喜欢上幼儿园这个“新家”,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同时也能让老师相对轻松一些呢?
近些年,我园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的理念,对儿童的自主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我对自己过去“看待孩子的视角”进行了反思。过去,我们总担心孩子不能适应、不能交往、不能发现,所以就从这样的视角出发去准备所谓的“入园适应”系列活动,把种种活动都周密安排、严格部署。当我重新思考幼儿在入园适应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决定开始改变,把幼儿园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适应幼儿园的种种环境,包括人、事、物。作为老师,我要做的就是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与时间,营造充满赞许、支持的心理氛围,提供丰富、好玩的游戏材料与活动,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着手,调整小班入园适应活动。就这样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孩子们努力地慢慢适应着幼儿园的生活,也给我们不断带来惊喜!
孩子们在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后,随着情绪逐渐稳定和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跟教师和同伴进行交往的需要越发明显。相对应的,孩子们的游戏也更加丰富多彩。
从“圈养”改为“放养”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互动中学习和探究的,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有可能支持儿童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互动呢?
原来的“入园适应”活动旨在把孩子笼在老师周围,让孩子听老师的话,包括幼儿在室内活动的适应,老师通过发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给家长打电话、组织各种活动来安抚孩子的情绪,有时甚至紧闭班级大门。
现在,我们把“入园适应”搬到了户外,在温暖的阳光、开放的空间中,支持幼儿与老师、伙伴、玩具、器械互动。
在户外区域的选择上,我们找了一块相对独立和半封闭的区域,既不是很大,但又够大,至少比教室大。孩子在这里可以感到足够安全。
在户外区域的设计上,我们创设了与室内活动区相类似的游戏场所,有玩具区、阅读区、娃娃家、涂鸦区等,为幼儿之后进入教室活动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对室内环境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改造之前,我们先问自己,什么样的家才温馨、舒服呢?有软软的垫子、大大的毛绒玩具、还是有别的什么?一开始想到的方案其实以前都做过,可是据我们观察,并没有让孩子们感到温馨、舒服、安全。这次,我们决定按照自己的家来布置教室。没有了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区域划分,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的游戏空间,每个区域都至少有两个出入口。孩子们一进入教室,就能看到所有的区域和里面的玩具,再也不用走到区里才能看到。
这些环境的改变让孩子在更“大”、更宽松、更舒服的“家”里感到情绪上的放松和游戏活动上的自主。隨着孩子们对幼儿园大环境中的人、事、物越来越熟悉,初步建立起安全感,我们再慢慢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室内。
从“圈养”改为“放养”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互动中学习和探究的,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有可能支持儿童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互动呢?
原来的“入园适应”活动旨在把孩子笼在老师周围,让孩子听老师的话,包括幼儿在室内活动的适应,老师通过发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给家长打电话、组织各种活动来安抚孩子的情绪,有时甚至紧闭班级大门。
现在,我们把“入园适应”搬到了户外,在温暖的阳光、开放的空间中,支持幼儿与老师、伙伴、玩具、器械互动。
在户外区域的选择上,我们找了一块相对独立和半封闭的区域,既不是很大,但又够大,至少比教室大。孩子在这里可以感到足够安全。
在户外区域的设计上,我们创设了与室内活动区相类似的游戏场所,有玩具区、阅读区、娃娃家、涂鸦区等,为幼儿之后进入教室活动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对室内环境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改造之前,我们先问自己,什么样的家才温馨、舒服呢?有软软的垫子、大大的毛绒玩具、还是有别的什么?一开始想到的方案其实以前都做过,可是据我们观察,并没有让孩子们感到温馨、舒服、安全。这次,我们决定按照自己的家来布置教室。没有了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区域划分,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的游戏空间,每个区域都至少有两个出入口。孩子们一进入教室,就能看到所有的区域和里面的玩具,再也不用走到区里才能看到。
这些环境的改变让孩子在更“大”、更宽松、更舒服的“家”里感到情绪上的放松和游戏活动上的自主。随着孩子们对幼儿园大环境中的人、事、物越来越熟悉,初步建立起安全感,我们再慢慢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室内。
从“控制”改为“支持”
幼儿的游戏需要有大量的材料,大环境的调整需要配合材料投放的改变,特别是那些能让孩子们“哇”地一声惊呼起来的材料。过去,我们更多基于班级管理的考虑,把这些材料控制投放在某个区域或者固定为某个玩法。现在,我们基于对幼儿的信任,首先考虑材料是否能被幼儿喜欢、接纳、适应,更多地支持幼儿探索自己的玩法。
户外材料玩起来
我们将“入园适应”搬到了户外后,除了把室内的玩具搬到户外,还加入了小滑梯、小汽车等具有户外特点的游戏材料。
漂亮的帐篷敞开大门,欢迎孩子们坐在里面玩玩具、说说悄悄话。
玩具车成了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孩子们可以开着小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一会儿想象成到了海洋馆、一会儿想象成到了动物园……“嗨!你好!想去哪里啊?我带你去吧!”有的孩子已经能够高兴地向每个路过的老师和小朋友主动打招呼了。
原本在老师眼里颇有难度的拱形桥,也成了孩子们主动探索的玩具。一个男孩双手紧紧抓着拱形桥的两边,眼睛仔细看着脚下,一步一步向上爬,一边爬一边自言自语:“我要小心一点!别摔着!”
这样一来,孩子们除了可以坐在垫子上玩玩具,还可以运动起来。幼儿园变得像平时玩的游乐场,空间大了、玩具多了,孩子自由选择游戏活动的机会也相应增加了。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的哭声少了,笑声多了,主动跟老师沟通的孩子们多了,需要老师安抚的孩子少了。
室内材料玩起来
即便户外有再丰富的玩具材料和再宽松的游戏活动空间,但孩子们也不可能一直在户外游戏。当孩子们初步建立起对幼儿园的安全感后,我们开始调整室内环境,希望教室里到处都有孩子们喜欢的玩具、材料。
益智区里,我们专门在桌面贴上镜子。孩子们发现在镜子上玩玩具真神奇,镜子里不仅有小动物的影子,还有自己呢!
建筑区里,小班的孩子居然也在两天里想到了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搭建。第一天孩子们把红色的纸质积木一块一块地摞在一起,搭了一座比自己还高的楼房,并在最上面放了三块蓝色的圆形积木做房顶,还在上面种了一棵小树做装饰。第二天,他们又开始用十字交叉的方法给小动物搭家了,搭完后还站在旁边跟楼房比一比高度!看!这次搭的楼房比自己都高!
美工区里,我们大胆投放了剪刀、彩纸、胶棒。作为老师,我一开始也有点担心孩子们能否安全使用非常锋利的小剪刀。但没想到,有些孩子竟然能很熟练地使用剪刀,而且左右手還能很好地配合。
教室的角落里还摆放了许多布艺的大包。这些都是我们跟爸爸妈妈们沟通后,请家长提前为自己的宝宝做的。孩子们喜欢坐在自己的大包上,闻闻家里熟悉的味道。
户外有自主运动的游戏空间、可以休息的安静区域,也有可以亲密接触的相对私密的空间。室内有更多种类的玩具、自己熟悉的东西。在这样的幼儿园,孩子们在短短一周里,很快感到了安全、自在、熟悉。
从“安慰”改为“享受”
作为一名常年带小班的老师,孩子们的“入园适应”问题年年都会碰到,而每年我们也想了无数的办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不哭不闹,但效果甚微,教室里还是每天充斥着孩子的哭声、喊声和各种告状声。怎样才能既让孩子很快喜欢上幼儿园这个“新家”,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同时也能让老师相对轻松一些呢?
近些年,我园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的理念,对儿童的自主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我对自己过去“看待孩子的视角”进行了反思。过去,我们总担心孩子不能适应、不能交往、不能发现,所以就从这样的视角出发去准备所谓的“入园适应”系列活动,把种种活动都周密安排、严格部署。当我重新思考幼儿在入园适应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决定开始改变,把幼儿园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适应幼儿园的种种环境,包括人、事、物。作为老师,我要做的就是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与时间,营造充满赞许、支持的心理氛围,提供丰富、好玩的游戏材料与活动,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着手,调整小班入园适应活动。就这样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孩子们努力地慢慢适应着幼儿园的生活,也给我们不断带来惊喜!
孩子们在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后,随着情绪逐渐稳定和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跟教师和同伴进行交往的需要越发明显。相对应的,孩子们的游戏也更加丰富多彩。
和老师一起玩
教师和小班孩子在一起玩游戏非常重要。因为老师的加入不但丰富着孩子们的游戏,也带给孩子无限的安全感和认同感。
当老师把纸箱拆开放在楼梯上,一个简易的纸箱滑梯就做好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当老师当大萝卜,和孩子们一起玩拔萝卜的游戏时,孩子们发现原来老师就像自己的伙伴一样,好玩有趣。
在老师的陪伴下,孩子们愿意钻进帐篷里看看书,唱唱歌,享受惬意、安心、舒服的美妙时刻。
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除了带着孩子们一起玩,我们也请来了中大班的孩子们。他们的到来也不是单纯地表演节目,而是带着弟弟妹妹一起玩、参观幼儿园,陪伴他们在户外看书、跳舞、唱歌。小班的孩子们就在不停地看、听、触摸中感受着幼儿园,产生好奇,萌发情感:“原来幼儿园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有趣的事、友好的人呢!”有了哥哥姐姐的陪伴,更多孩子的情绪慢慢好了起来。
和好朋友一起玩
有了老师和哥哥姐姐的陪伴,孩子们慢慢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而同年龄的小朋友们也在共同的游戏中逐步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和认识。
两位“家长”要推着自己家的“宝宝”去“山上”看风景,可是懒人沙发这座大山太软了,怎么也推不上去啊!怎么办呢?“把山变硬就能推上去了。”于是“爸爸”和“妈妈”一起找来了硬纸箱,把“宝宝”放在了“软软的山上”。这下可以了。山上的风景好漂亮啊!
“我来帮你吧!”多么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一句话啊!在刚刚入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孩子们做完自己的事情后还能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虽然这件事对他来说也许也不容易,但是他们愿意去帮助别人。新小班的孩子们有了自己喜欢的好朋友,有了自己喜欢的游戏,甚至有了自己的希望,比如,“老师,那个柯宇哥哥还来吗?”“老师,小鱼今天来吗?”……
开放的游戏空间、有趣的集体游戏、丰富的材料、日渐熟悉的同伴和老师,让绝大部分幼儿都慢慢有了归属感。短短的几周时间,他们再也不是那些让我们头疼、整天哭闹着要找妈妈的小班小朋友了,也不会老往门口跑、总被老师拽着回教室,而是开始喜欢来幼儿园,愿意和老师、小朋友一起游戏、玩耍。
我们的改变也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是转变了视角:把幼儿看成天生能玩、能交往、能适应的主动学习者,改变过去的“关闭”“控制”“安慰”“圈养”为现在的“开阔”“放松”“适应”“享受”,通过更多自然的途径帮助幼儿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在过程中感受到幼儿天生是富有爱心、责任感,愿意探索,能够创新和解决问题的。
我们也转变了做法:过去是单向的适应,怕幼儿出事、往外跑,就笼着幼儿,一味追求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跟着老师的节奏一点一点地适应;而现在调整为双向的适应,先把幼儿放出去,老师静静走到幼儿身边,蹲下来和幼儿对视、对话,用眼睛用心看,用耳朵用心听,尽可能去理解幼儿的意图,再利用幼儿园里户外、室内的一切环境,从老师到同伴的一切个体,从户外、室内的一切材料,创设真正适合小班初入园幼儿的丰富环境,让幼儿主动融入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