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专业学生双创思维的培养

2018-05-14段婧

参花(下) 2018年12期

摘要: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电脑音乐技术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为迎合时代对音乐专业学生双创思维的培养要求,即创新、创业能力要求,高校电脑音乐教育有必要积极应用网络技术与电脑音乐技术,使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完成音乐知识、音乐内容、音乐历史灌输,培育同时具备音乐技能、电脑音乐技术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电脑音乐 MIDI软件 复合人才

在学科专业精细化与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艺术教育同样也得到了不断深化与完善。尤其是音乐教育更是对现代教育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电脑音乐教育必须先确立目标再确定培养方向。电脑音乐与互联网资源之间的合作是不可分割的,互联网能够推动电脑音乐教育的发展,可以成为培养复合型、双创人才的重要依据。

一、培养目标

不论是哪个专业,对于人才培养方法、目标的研究都是永不止步的。电脑音乐作为音乐子学科,和作曲专业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电脑音乐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电脑技术以外,同时也要掌握作曲技术。[1]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作曲基础能力,学会指挥与研究技能。以当前很多高校的生源条件来看,以作曲为主要目的开展电脑音乐教育有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很多学生实际上并不能在2到3年内完成作曲知识学习,[2]即便学生能够在此阶段完成相应知识的学习,凭借学生的能力与阅历实际上也很难做到有效消化与吸收电脑音乐创作技术,达到对应的创作水平,当前对电脑音乐教育来说最匮乏的便是复合型双创人才。[3]

二、培养方向

在科技的作用下,网络技术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同样也渗透到了音乐专业教育,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尤其是软硬件和环境的变化,更是强化了音乐教育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就必须重视互联网技术、资源的挖掘,使其与电脑音乐充分结合,提高音乐教育专业性。从而使电脑音乐专业学生可以充分掌握音乐技能、电脑技能,发挥二者优势,实现优缺点互补。利用动画技术与互动程序展现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育的枯燥化弊端,实现音乐教育资源的视听统一。

除此以外,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双创理念同样成为高校教育的有力引导者与支持者,这为音乐专业教育带来了众多机遇。一些传媒公司、动画公司、网站机构的细化、深化为音乐人才的发展和成长创造了良好成长空间。此时社会对于懂音乐知识、懂电脑技术的复合型双创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急需实现音乐教育和计算机教育的平衡建设。

在人们审美意识、审美主观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舞台艺术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很多地方剧团为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娱需要,在音乐、剧本以及舞美中融入了众多创意。电脑音乐中的数字录音合成是现阶段很多剧团的音乐表现形式,能够有效改善与提高舞台表演效果,是舞台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当然因很多剧团本身缺少足够的专业人才,导致一些领导者没有对该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很多时候舞台效果的营造往往是舞美人员或电工人员临时承担的,因缺少专业素养,知识比较单一,不理解音乐与数字化技术的关系,所以实际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但这些要求对于音乐专业尤其电脑音乐专业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的。电脑音乐专业学生能够同时应对合成录音、音频编曲工作,使用键盘伴奏方式弥补乐队音响本身的不足,提升演出实力。另外电脑音乐学生还能承担音响设备的调试和音响效果制作,优化舞台演出效果。

作为民间文化最重要的宣传力量,很多文娱宣传部门为了提升群众的艺术素质和文化修养,开展了大量文化交流与文化演出活动。但因为缺少足够的人手,比如时常出现缺少乐手的情况就需要临时聘请,而有时候这些聘请的乐手的能力无法达到要求,必然会影响排练演出的有效性。电脑音乐专业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技能可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电脑音乐技术可以在不受樂器、乐手水平的限制,利用电脑技术完成近乎于所有乐队成员的排练工作。诸如电台、电视台、文化馆等宣传部门如果拥有这类人才,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节省大量人力和财力。在保障整体制作水平的基础上,提高音乐制作的有效性。

三、结语

以笔者的经验来看,音乐教育必须注重授课内容的调整,确保音乐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平衡。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积极应用电脑音乐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普及和发展电脑音乐技术。当然这项技术的应用虽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但仍旧需要获得更多教育者的认可与支持,在师生的共同助力下,这项技术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真正培养出双创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晓杉.探索数字音乐平台与电脑音乐制作课程的结合路径[J].艺术评鉴,2018(20).

[2]叶耀.电脑音乐的音色优势与编创理念[J].北方音乐,2016(12).

[3]卢宇迪.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与应用浅析[J].音乐时空,2016(03).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电脑音乐在‘互联网+时代对音乐专业学生‘双创思维促进的探索”(项目编号:2017-GX-28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段婧,女,硕士研究生,四川外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作曲)(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