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传统母亲的记忆:伍尔夫和莱辛比较研究
2018-05-14吴静
摘要:伍尔夫与莱辛同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二人在创作上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二者都十分喜欢“追忆”,而在追忆中又特别青睐母亲这一主题。二人终生都在追忆母亲。在追忆母亲的记忆中,伍尔夫试图臆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莱辛虽然反叛了母亲,但却始终无法释怀传统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两位作家作品中对于母亲追忆的异同,为读者分析和了解伍尔夫和莱辛女性主义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记忆 传统 母亲 伍尔夫 莱辛
在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文学高举人文主义旗帜,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赞美人类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在大航海时代,英国文学的主题是“冒险”,丹尼尔·笛福创造了伟大的鲁滨逊,一个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28年的个人英雄;在工业革命时代,英国文学逐渐走向内卷化,哈代创造了孤苦无依的苔丝;而进入20世纪后,英国文学日益滑向“追忆逝水年华”,追忆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日不落帝国的荣光。而伍尔夫与莱辛的创作,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追忆”这一20世纪英国文学主题。
一、伍尔夫与莱辛笔下对母亲共同的追忆
伍尔夫生于1882年,1941年自杀;莱辛生于1919年,2013年逝世。尽管二人创作的巅峰时期相隔40多年,但文学鑒赏家们还是注意到她们都喜欢回忆。1925年,伍尔夫发表《达洛维夫人》,用意识流手法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达洛维夫人回忆30年前宁静的早晨;1962年,莱辛发表《金色日记》,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全篇充满了安娜的回忆。而在二人对“逝水年华”的追忆中,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回忆母亲。伍尔夫出身名门,但她的童年非常不幸,父亲男权意识严重,不允许女儿上牛津、剑桥接受高等教育;更令人难以启齿的是:从6岁开始,她便不间断地遭受两个同母异父哥哥的性侵。雪上加霜的是,13岁时,伍尔夫母亲去世,直接导致伍尔夫精神崩溃。种种不幸的沉淀最后累积成伍尔夫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在《到灯塔去》中,她把拉姆齐太太塑造为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安抚孩子、帮助客人、关心画家的婚姻,鼓励丈夫)与一切美好品质的化身,与那位理性原则高于一切,否定人性、男权主义至上的拉姆齐先生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拉姆齐先生有伍尔夫父亲的影子)。
莱辛看似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实际上同样隐藏着深深的不幸。父亲在一战中失去了双腿,余生只能倚仗木腿,母亲则在医院里救治无数鲜血淋淋的伤员,深受刺激。战后,夫妻二人来到南罗德西亚(即今天的津巴布韦),幻想来到一个世外桃源,依靠自力更生经营农场发家致富(实际上重演鲁宾逊的故事),过上殖民者的奢华生活。不料事与愿违,经营失败,最后只得终老在非洲一块被人遗忘的小农场。在《在我的皮肤下面》中,莱辛勾勒了父母与自己不幸的人生:“我的母亲不爱她的父母,我的父亲也不爱他的父母”“1919年我出生时,半个欧洲已经成为墓地”。她在《在我的皮肤下面》抒发了自己是一个对爱多么饥渴的孩子,可是,她跟母亲的关系又非常紧张。“我总想逃走,她总想追上”。最后,莱辛不无忧伤地说:母亲无比火大,攻击起女儿就像在攻击犯人和恶毒的敌人,可她面对的不过是“一个从小不听话、让她操碎了心的女儿”。“多少年以来,我生活在对母亲的思念中。那种痛楚,真切而深入皮肤。”
二、两位女作家对母亲追忆的差异
伍尔夫在二战达到高潮的1941年于绝望中自沉欧塞河,莱辛则在津巴布韦躲过了二战的战火;伍尔夫始终是一名贵族千金,而莱辛则是地地道道的平民。因此,细细品味二人对于母亲的追忆,我们便可以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
伍尔夫心中的母亲充满了19世纪英国贵族母亲的一切美德,但她却绝望地发现“圣母”早已被毁灭,化为一地的碎片;而莱辛笔下的母亲看似“粗暴、冷酷”,实则渴望女儿成为上流社会的贵族淑女(在前往非洲的邮轮上,母亲衣着华丽,夜夜欢歌,成为全船乘客无不仰目的舞会皇后);换言之,莱辛的母亲捡起了一战后英国贵族的碎片,渴望重新发现它们在今天的价值(尽管这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伍尔夫渴望回归19世纪末英国贵族的生活,渴望成为“拉姆齐太太”式的母亲;而莱辛则逃离了自己的母亲,逃离了对贵族生活的幻想,却又无时无刻不思念自己的母亲,“如果不想念母亲,我能想念什么呢?”
三、结语
伍尔夫失去了母亲,莱辛则逃离自己的母亲;但二人却终生在追忆母亲。在追忆母亲的记忆中,伍尔夫试图臆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莱辛虽然反叛了母亲,但却始终无法释怀传统的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窥见,相隔40多年的两位英国女作家,为19世纪英国贵族妇女共同吟唱了一曲咏叹调。
参考文献:
[1]张建春,熊志超.国内多丽丝·莱辛生态批评研究综述[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2]王素英.伍尔夫的“疯狂”:本真、阈限、恐惑、卑贱[J].社会科学论坛,2017(09).
[3]郑隽娴.伍尔夫与莱辛的女性主义比较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8).
[4]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M].马爱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跨文化研究中的后殖民理论批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静,女,硕士,贵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