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隆平可不能“暂忘”

2018-05-14陈鲁民

中华魂 2018年12期
关键词:稻谷袁隆平杂交

陈鲁民

据说鱼只有7秒钟的记忆,人不会那么健忘,但人的记忆是有选择的。有一年的高考作文就是《记住什么,忘掉什么》,答卷是五花八门,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但不论怎么选择,有些人、有些事,是绝不能忘记的,譬如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

之所以发出这样的议论,是因为我最近看到一篇奇文《请您暂时遗忘袁隆平》,其大体意思是说,这些年来,水稻专家袁隆平已宣传得够多了,其成就被“过度放大”,事迹有些夸张,作用说的有些过头,因而袁隆平应该被“暂时遗忘”。(《解放日报》8月15日)

文章看似公允理性,振振有词,其实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也是不值一驳的。先说袁隆平的成就“过度放大”了吗?我看不仅没有,而是很不够。迄今为止,袁隆平等研究推出的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年种植面积约有2.3亿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57%,每年全国因此增产的粮食超过200亿公斤,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全年的粮食总产,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民以食为天,这个成就,你说有多大?再讲一个问题,袁隆平宣传得够多了吗?与那些影视明星拍一部戏就炒作得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鸡毛蒜皮小事占满许多媒体娱乐版相比,对袁隆平的宣传也实在太低调、太匮乏、太一般了。以至于有些年轻人说起明星來一套一套的,吃喝拉撒睡几乎无所不知,可要问他袁隆平是谁,是干什么的,有什么成就,很可能会翻翻白眼,给你个一问三不知。

不能忘记袁隆平,哪怕是“暂时遗忘”也不行。忘记了袁隆平,就是忘记了科学的贡献,忘记了中国精神,忘记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忘记了一个民族前行的动力。虽然有些人红口白牙地要“暂时遗忘”袁隆平,可袁隆平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祖国,已88岁高龄进入耄耋之年的他,还在为提高杂交水稻产量而奔波不息,殚精竭虑,还在千方百计试验沙漠种稻,海水种稻,以造福更多民众。比比看,那些一面享受着杂交水稻带来的实惠,一面居然要“暂时遗忘”袁隆平的人,是不是也太薄情寡义,太浅薄无知了。

饮水思源,袁隆平不能被“暂时遗忘”,还有一些人也同样不能被人“暂时遗忘”。远的且不论,就说新中国建国以来,“宁愿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铁人不能“暂时遗忘”;隐姓埋名,埋头苦干,为中国造出“两弹一星”的钱学森、邓稼先们不能“暂时遗忘”;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不能“暂时遗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县委书记好榜样焦裕禄不能“暂时遗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能“暂时遗忘”;苦心孤诣,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的科学家屠呦呦不能“暂时遗忘”;努力拼搏,为祖国带来荣誉的体育健将李宁、邓亚萍、刘翔等不能“暂时遗忘”……他们都是爱岗敬业的楷模,无私奉献的标杆,建功立业的巨擘,民族挺立的脊梁。这样的人越多,国家就越强盛,民族就越兴旺,人民就越幸福。我们不仅要牢记其名字,仰望其事业,褒奖其事迹,还要学习其精神,发扬其作风,在他们走过的路上快步赶上。

当然,忙得很的袁隆平对自己是否被“暂时遗忘”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就去做,再小的可能都要尝试”。他感兴趣的是杂交水稻的产量能如何提高、推广,造福人类。我们绝不会“暂时遗忘”袁隆平,也希望他会带来新的惊喜。

猜你喜欢

稻谷袁隆平杂交
谦卑的稻谷
人潮涌动
从“80后”变“90后”袁隆平许下这样的生日愿望
袁隆平:我从“80后”成为“90后”了
袁隆平贪心水稻,我们又贪心什么呢
袁隆平“贪心”水稻, 我们又贪心什么呢?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稻谷的故事
江汉平原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