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2018-05-14岳海江
岳海江
芬兰是北欧的一个小国,人口只有500多万,但芬兰教育却屡屡高踞国际教育体系排名榜首,被公认是全世界基础教育成功的典范。每每看到报刊网络上对于芬兰教育的介绍,作为从教24年的“老教师”,我总是觉得不可思议。今年8月,我有幸被西藏教育厅选派,赴芬兰参加为期21天的“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考察学习活动。带着诸多好奇和疑惑,进行了一次特别的“芬兰教育体验之旅”。通过培训、参观,我对芬兰的社会、经济、文化有了初步的感知,对芬兰学校教育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教育本位:政府的强大支撑
芬兰完善的教育体制世界公认。政府对教育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保障。宪法保障了国民受教育的权利,芬兰基础教育规定7~16岁的孩子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每年上学190天,假期没有任何作业。二是经费保障。芬兰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在6%以上,教育开支在政府预算中位列第二,仅次于社会福利的支出,中小学都是免费教育,国家对于公立和私立学校均一视同仁。家长不会比较学校的优劣,所有学生上学都是就近选择,家长相信学校,学校相信老师,老师相信孩子,建立起一个坚不可摧的“信任系统”。
全民重视教育是前提,社会制度是保障,教育政策是支撑,改革创新是动力。如此,芬兰的教育资源是优质的,也是均衡的。我们参观的学校有城市的,也有乡村的,但却没看出来有什么差距,同样的教学设施,同样的教学环境,同样优秀的教师。同时全国的资源共享,保证每个学校、每个孩子享受平等的教学条件和教育资源。学校没有等级之分,不存在“择校费”,让学生从小在平等价值观中成长。
教师本位:基于信任系统的“教师观”
扎实的师范教育:芬兰的师范教育为五年制。入学门槛高,课程设置系统科学,涵盖的知识和技能非常丰厚,师范生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学习,才能顺利完成学业。他们不仅在师范教育阶段经历了严格的学术和实践训练,入职后仍然拥有很多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五年学制中有五次实习,使得教师上岗后便能立刻胜任工作,小学教师几乎胜任所有科目的教学,初中教师多数也能教授相关科目,师范教育的成功避免了职后培训的高耗低效。
全民信任教师:教师是芬兰人最羡慕的职业,一年两个半月的长假,加上平常的假期,共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注重生活品质的芬兰人很看重这一点。要想成为一名教师,除了拥有优秀的成绩和成为教师的天赋,还必须获得硕士学位。芬兰基础教育部门每年要面对上千的应征者,只有其中的10%能够成功地成为教师。这样近乎苛刻的筛选,更让芬兰人们对教师产生了极大的信任和依赖。全民信任教育、信任学校和老师,老师也相信学生,形成良性循环并产生巨大教育合力,“以人为本”的教育便自然产生。
马丁拉克松高中校长告诉我们,教师产假最长可以达到3年,工资付70%,学校承担一部分,另一部分由国家承担。对孩子尚小的老师,学校会适当考虑少安排课程,随之工资也低一些。教师工作敬业尽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校会考虑教师的额外工作量,如校长近五个月加班60多小时,不发加班费,但可以用假期去补偿。学校有全职老师和代课老师两种,老师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可以兼职做别的工作,甚至开公司。我们参观教师办公室时遇到三位老师在讨论把一二年级放到一起上课的事。校长说:“我不参与这些事情,老师们做主。”随后又笑了笑说:“我不担心老师教学出问题,更多担心的是他们工作压力大、太累。”
尊重孩子天性的“学校家庭化”教育
8月23日,我们访问莱和慕斯琳娜幼儿园和河畔公园小学。这里的幼儿园和小学都是用以前的医院改造的,从外观很难看出这是一所学校,外观不那么雄伟,校名不那么醒目,门口也不见特别吸引眼球的校风校训和“学校文化符号”。但进入校门,立刻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惬意,是一个学习、生活很舒适又格外自由的场所。
莱和慕斯琳娜幼儿园有一片操场,三分之一为小沙石地面,三分之二为草坪,一棵大树横卧在草坪中央,一间简陋的小房子放置着一些玩具,旁边还有一个矮矮的草房子。这些孩子年龄从1岁到6岁不等,他们完全没有组织地玩耍,老师们管小孩不刻意,也毫不大意。栅栏那边再远点就是森林和湖泊,听老师们说,每周会带孩子们去森林里去游玩。给我第一感觉,这所幼儿园采用的就是在大自然中的一种“散养”和“放养”。
进入两层高的教学楼里,大间套小间,里边配套跟家里一樣,沙发、茶几、坐垫,随处可见贝壳、布娃娃、小石头、欧元卡片等玩具,孩子们在里面来回穿梭,饶有兴趣地选择自己喜爱的玩具。吃饭时间到了,老师带着孩子们排队,各自打饭,随后一起围着圆桌,安安静静用餐。有个两岁大的孩子也不例外,在老师的帮助下坐在婴儿专用凳子上不哭不闹,远远看去,分明是一群孩子围着“妈妈”用餐,画面温馨和谐。
这所幼儿园课程的观念不是很强,以主题活动为主,大一点的孩子甚至自己开发课程。每年期末,老师让孩子从做过的活动里选出最感兴趣的主题,作为下一届孩子活动的首选主题,这样一届届下来,主题越来越受孩子们欢迎,这些主题活动的实施也越来越成熟。
两个多小时的观察,我感受深刻:对这些小孩子,老师给予最多的是陪伴而非管教,孩子大量时间在探究性地玩耍,而非听讲。孩子们在这里没有压力,当然也不会惧怕,我觉得这是尊重孩子天性的“生命自然生长”状态。
符合成长规律的“课程生活化”教育
全球瞩目的“现象教学”:芬兰早在2004年《国家核心课程大纲》中就提出“综合”和“跨课程主题”的概念,指出跨课程主题是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点,并确立了七个主题,分别是“作为人的发展”“文化认同与国际化”“媒体技能与沟通”“积极参与的公民和创业者”“对环境的责任、福利和可持续未来”“安全与交通”“技术与个体”。2016年,芬兰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现象式教学”,又称“跨学科学习模块”,由芬兰国家教委会2014年12月发布的1~9年级《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大纲》提出。新大纲明确提出,每所学校每一学年至少要进行一次跨学科学习模块,以培养学生贯穿于不同学科和领域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芬兰开展“现象式教学”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很多校长都谈到了,教育的目的是要考虑教育对象适应未来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这意味着:首先,学校教学要紧跟世界的变化。21世纪是高度个性化的时代,又是人与人之间高度合作和联通的时代,这就要求教育既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要在团队合作中增强学生与世界、学生与社会、学生之间的连接。其次,学校教学要满足社会和工作中能力的需求,特别是要满足21世纪所需要的4C核心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凯拉瓦市义务教育学校每周安排一天的“现象教学”,一、四、七年级,二、五、八年级,三、六、九年级各设一个主题,分别是“我们的世界之旅”“如何成为优秀的世界公民”和“我想成为发明家”。每个主题大概持续九个星期,涵盖三四个科目。听说也有学校每周全是现象教学。
彰显特色的传统教学
芬兰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每所学校都有木工课和家政课。
走进木工教室,锯凿推敲之声很刺耳,学生穿着工作服、佩戴耳机,操着各种“冷兵器”——锯子、电钻、刨子等等,专注于自己的作品。库房里,工具齐全,木板木块堆积如山,旁边放着学生做的木车、木凳等家具和手工品,俨然一个真正的木工厂。
木材资源丰富是开此课程原因之一,也许更重要的原因是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餐厅、学校、商场,随处可见陶瓷、玻璃制品、木工家具和印着各种图案的餐巾纸,精美的造型,精良的质地,都让我们佩服芬兰人身上的“工匠精神”。
在拉普兰大学教师培训学校的家政课上,我遇到一位四岁时从天津过来的孩子,现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家人都在芬兰。这孩子看上去在班上比较优秀,很快就完成了织毛衣、缝纫等学习任务,并第一个给老师上交了任务完工清单。
因为在家里说汉语多一些,所以孩子汉语表达很流畅。她告诉我,她们的家政、木工课每周共两节,每班分成两组,一组学家政,一组学木工,半学期后两组换课。这些课程对她来说特别轻松,也很有意思。
正是因为人的珍贵和对教育的共同价值观,才衍生出芬兰教育的第一层表象:尊重,即以人为本的“人文化”情怀。芬兰教育,是尽力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人生最适当的位置,从行行出状元,延伸到人人都是状元。芬兰学校师生不固定在一间教室学习,他们活跃在学校的厨房、手工房、木工房、音乐教室、语言教室里,也会走进森林、博物馆、社区,与当地的教育机构合作。比如去建筑学校,或者邀请芬兰的职业启蒙教育公司来学校授课。教室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学校成为没有围墙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它与社会、与大自然联通。
此外,芬兰中学生的课程设置里,有一些科目本身就是“跨学科学习”,比如“家庭经济课”,烹饪时既要让学生读懂食谱并挑选食材,又要让学生知晓食材的生长季节和产地、懂得营养搭配和食品安全——这就融合了物理(测量)、自然科学(植物的生长)、健康(营养搭配和食品安全)、视觉艺术课(颜色搭配)、手工课(动手操作)、化学课(加工食材)、宗教(饮食文化)等的跨学科学习。再如“职业启蒙与咨询课”等,学生到“模拟城市”中去体验真实职员的真实生活,去银行办理业务、去税务局办理个人税收业务、去邮局分发信件、去超市销售食品等,这样的“模拟城市”空间,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不知不觉进行了数学、政治、地理、社会历史、语言、环境等跨学科学习。
“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基础教育
芬兰前总理阿赫說过:“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给他最好的人生。”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也体现了两千多年前东方圣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芬兰的学生七岁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芬兰人允许他们的孩子保持孩子的天性,通过玩和探索去学习。
芬兰有“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的教育观:一是上学时间少一些,休息时间多一些。芬兰学生的作息时间表总是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中,但是他们一天通常有三到四节75分钟的课,课间会有休息。这种作息制度会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足够的休息,以便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或者学习做好准备。二是教学时间少一些,准备时间多一些,教师工作时间也比较短。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芬兰老师每年的平均教学时间为600小时,或者每天最多4节课。此外,芬兰的教师和学生如果没有课的情况下,都不必呆在学校。这种弹性的教学体制给芬兰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来计划和思考每一节课,使得课堂更加开放生动,富有鼓舞性和创造性。事实上,这种慢的教育方式,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恰恰给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教育留足了时间和空间,使得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向发展。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事实上,芬兰教育如同他们的生活理念一样。大到建房子、修铁路,小到做木工、陶瓷玻璃用品、餐巾纸,他们很慢,赶不上“中国速度”,可是一旦做好,经久耐用,返工和维修率很低。信仰和奉行“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的生活心态,使得芬兰人过着一种看似悠闲的高品质生活。
多项选择,量身发展
芬兰的学制,从幼儿园开始,学校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家庭状况。如幼儿园的年龄跨度很大;义务段专设“十年级”,对不能按时毕业的初中生进行补修;中专、高中毕业后可以双向选读职业大学或者普通大学;每所学校的特殊教育占很大比重。凡此种种,都体现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反观我们的教育,似乎太急功近利而忘记了“初心”。为了在应试中独占鳌头,我们等不及给一个教育理念足够长的时间来检验它的效果,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思路和举措,以求快速见效;我们不断增加新内容,我们相信这样的“更多”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所有事情都可以通过更多的课时,更长的工作时间,更多的作业,更多的课外辅导,当然还有更多的测试来解决。而这一切都正在产生更多心力交瘁的老师,更多筋疲力尽的学生。我们忽视了教育对象“人”的个体差异,更无法保证对学生想象力、探索欲、创造力这些可贵品质的保护与培养。
去芬兰之前,一位曾经考察过的教育同仁开玩笑说:“芬兰的教育一般人很难看懂,你要深度体验。”的确,芬兰教育的成功,对于观察20多天的我来说,还有许多“不解之谜”。但经过这段学习之旅,我已经感受到了一种自然之美、自由之美、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