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解析

2018-05-14蔡增杰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4期
关键词:共融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

摘 要: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因此在人们享受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于居住环境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面临着极大挑战。本文将重点分析的是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问题,结合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规划的相关概述,明确两项内容实际结合的意义与现状,在全面了解现有问题的同时,寻找更为合理的解决对策,保证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实现有效共融、和谐发展。

关键词: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共融

1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下,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其对居住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成为重点关注的焦点。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之处会对居民的居住感受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应该全方位考虑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之间存在的联系,通过解读共融的趋势,积极处理相关问题的影响,保证更好的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1】。

2 建筑规划及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概述

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属于两个不同的项目,其蕴藏的内容相差较大,如果未能深入的解读,将无法寻找到它们的共通点,在使其实现共融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难。从字面解读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两者是相对独立的学科,但是深刻分析其本质,能够发现两者的紧密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坚持着园林景观的主导地位,发挥出建筑规划辅助作用的景观景点不在少数,如颐和园等大型的皇家园林。也有坚持着建筑规划的主导地位,使园林景观做点缀的项目,如较为常见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等。建筑规划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属于相对复杂的工作项目,因此需要掌握相对全面的景观设计方案才能落实于实际行动中【2】。建筑规划应该全面的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作用,选择更为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满足基本的要求,这将对改善城市居住的生活空间有着极大的帮助,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整体进程。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是国家的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尚未表现出良好的融合趋势,在凸显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上表现的并不成熟,在某些地方的运用出现了失误,造成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严重浪费,致使获取的效果适得其反。

3 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共融的现实意义

在建筑规划工作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将园林景观设计适当的融于其中,可适当的彰显出人性化设计的基本理念,从而迎合人们对于居住空间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此类设计应该坚持着“人”的核心地位,真正的将相关的服务落实到人,保证为人们的栖息与生活提供最大的便利。建筑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始终遵循着基本的原则,也就是将景观、建筑及用户等不同的主体实现有效连接。只有这样建立起来的景观和建筑才能更符合居民的基本要求,使其感受到舒适与安逸的同时,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需要全面的分析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对于空间的规划与区分应该更加合理,体现出动静结合的基本原则,对于相关设施的布置应该趋向合理,保证更好的与景观特点相吻合,同时在景观设施材料选择方面,应该更加重视细节上的问题【3】。人们对于建筑园林景观的感知属于相对理性的思维过程,他们的心理感知就是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应该全面分析的问题。人与园林景观的统一和谐主要是通过人对于景观实际的心理感知体现出来,在落实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时候,需要分析情与景的有效融合,从而逐步的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需要,此外还应该关注人与景之间的有效融合,保证让人触景生情。

4 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现状分析

自古以来,国家对于园林的重视程度较为深刻,因此创造出了众多举世闻名的园林景观。但是纵观现代园林景观工作的开展进程,能够明确其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更晚,在工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的今天,生态环境则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破坏,所以人们开始注重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亲近自然的设计理念,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当代社会,对于住房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大众,开始将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纳入至购房的基本要求之中。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被提出,在国家的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的二十一世纪,城市空间的扩大,使得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所提出的要求更高更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的影响到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基本作用。想要让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实现有效融合,在共同前进的道路上相互扶持,需要正视现阶段建筑规划工作的整体进程,同时注意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进度,保证在全面分析两项工作基本落实情况的基礎之上,实现有效共融,让其更好的为城市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4】。

5 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思路

在国家的园林景观工作落实进程中,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始终处于两个层面,难以实现有效共融,以至于出现了不和谐的发展局面。为保证及时的满足当代人对于园林景观提出的较高要求,同时迎合当代人对于居住空间提出的相应标准,特别将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提倡共融,主张在落实建筑规划设计工作的时候,融入维护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理念,促使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步入日程,更好的与建筑规划工作齐头并进,为打造适合人类栖息的场所、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家园做出积极的引导。

5.1 注重建筑生态规划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

在我国的建筑规划设计中,重点考虑的主体应该是人,因此想要实现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需要密切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当代建筑园林景观设计主张充分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展示出来。区域内的建筑园林景观可以反映出特定区域中人们所推崇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其中也蕴藏着众多人的梦想与向往。在落实建筑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时候,需要充分的结合经济发展的背景,这已经属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在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建筑生态规划成为了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主要的存在意义是帮助人们构建起更为适宜生存的环境与空间。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适当的改善其居住的环境,从而迎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应该适时的将建筑生态规划放置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5】。

5.2 促使建筑规划方案和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

在落实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的时候,应该主张设计工作者依照基本的情况融入科学的建筑规划方案,保证将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合理的联系到一起。设计工作者还需要全面的分析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在充分考虑这一问题的基础上,促使循环利用资源与合理利用再生资源适当的归纳至设计体系中,确保更加合理的凸显出工作的实质性指标,让资源能耗适当的维持于比较合理且最低的水平。现阶段,已经有很多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者在实际规划并设计时重点关注资源的合理利用价值,在适当的遵循建筑生态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稳步提升能源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保证建筑规划及园林景观的设计实现相对科学的融合,打造出迎合现代人需求、高质量、最优的建筑及景观效果。在落实建筑规划及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时候,还应该重视对自然的有效保护,适当的以改善自然系统生态功能为出发点,在落实较为详细且科学的设计方案时,逐一实现基础性的目标。在园林设计环节上,设计人员应该确定好建筑规划的基本目标,只有全面且仔细的分析建筑所能彰显出的环保功能,才能挑选出更科学的植物,使其发挥出应有的环保功能,充分的运用这些植物,让园林的塑造更为合理。植物拥有的不同特点也是需要充分考虑的方面,在全面分析其不同特点的基础上,营造出独树一帜的园林植物群落,保证景观和植物群落的功能得以发挥【6】。

5.3 运用科学的建筑规划及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的设计想要实现共融,必须要以较为科学且统一的理念作为详细的指导。建筑规划及园林景观设计还应该全面的分析区域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发展的理念,结合全局观念,依照当地历史文化的背景,对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的设计做出详细指导,保证更好的实现地理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发展。建筑及园林景观的设计还应该注重个性化原则的体现,通过适当的吸收外国领域先进规划及设计技术,发展其精华与优秀所在,依照当地的具体情况实现相对合理的利用,让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的显现出建筑本身所蕴含的特性。

5.4 严格遵循建筑规划及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应准则

为了让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实现共融,从一定意义层面上分析,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两者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营造出富有深刻内涵的现代化景观景点。在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现代居民对于生活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主张通过自己的向往,寻找到适宜居住的绿色空间。现代建筑规划及园林景观设计还需要严格的遵循相应准则,保证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营造出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大环境。建筑的生态规划及设计作用显著,为保证园林景观的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参与相关工作的时候,严格遵循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同时以相对平等的眼光,正视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个工作流程,保证将其基本的作用和功能充分显现出来。园林设计人员应该注重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将其摆在优先考虑的位置,通过科学的运用现代化的工艺手段,让园林艺术的使用效果更加明显,保证建筑规划及园林景观设计实现有机融合,在共融的整个进程中体现出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與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

6 对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实现共融的建议

6.1 园林景观应该及时与环境相适应

在空间角度分析,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应该重视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因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独特性,所以需要格外重视城市园林景观和周边环境之间存有的密切联系【7】。园林景观在设计中,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注重物质文化需求及精神文化需求的双重体验,保证随着这些需求的逐步提升,让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趋向合理,从而更好的处于不断发展的行列。园林景观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占有的地位至关重要,其价值的体现基本上表现于整体环境所发生的改变。此类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基本上是通过环境得以逐步的优化而彰显出来。园林景观设计及环境之间存有比较实际的关联,这将会对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需要对城市空间的整体环境做出较为合理且细致的规划与分析,保证城市园林景观在整体环境的塑造中显得妥当,从而更完美的融入。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城市整体环境的塑造存在着较为重要的协调关系,这将对园林景观中景观功能性的评定产生作用,为此需要在对园林布局加以规划的时候,注重设计本身及城市整体环境之间的适应性,促使其更好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保证实现更有利的影响。

6.2 重视传承并发展城市独有文化

城市在发展的进程中历经了磨炼,其生存的轨迹记载着发展的点滴,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也彰显出自身独有的文化底蕴。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注重对城市文化底蕴的充分尊重,通过适当的落实规划设计,保证对城市文化的厚重感积极的提升。这个基础之上,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可适当的借助于城市文化本身具有的厚重感及沧桑感发挥出观赏价值,让人们在感受自然底蕴的同时,了解城市蕴藏的丰厚文化内涵。为了更好的传承城市文化,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要适当的迎合城市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还需要在细节上适当的融入城市文化。园林景观应该在设计的过程中重视免俗风情的融入,在全面展示城市文化风貌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景观,保证全面的彰显出独有的感染力及亲和力。对于现代人来说,园林景观的构造如果没有特点,将无法调动起欣赏的欲望,以至于影响到园林景观设计的初衷,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准则,因此需要现代化园林的设计工作重视体现时代化特征,保证将城市的深厚底蕴积极的彰显出来。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要充分的发挥“述古”功能,还应该注重“言今”功能的体现,保证更好的彰示出现代化园林独有的风格与魅力【8】。设计工作者应该密切的关注通过园林景观的展示作用,调动人们追求时代精神的向往,由此设计出更符合现代人所需要的城市园林景观。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园林景观成为了城市整体风貌的基本组成,想要城市园林景观与城市文化实现有效的结合,需要格外的重视建筑规划及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找到两者独特的价值,使其在相互协调中共同推动城市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7 结束语

园林建筑及园林景观属于相辅相成的存在,它们共同的营造出良好的园林空间,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凸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建筑象征着人类文明进入到一定的阶段,尤其是经过了一砖一瓦的构建,让人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栖息场所,提供了更为安定的居住空间。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满足不再局限于舒适感,还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建筑规划及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落实情况备受关注。面对当前社会形势产生的重要影响,园林景观建设工程中始终践行并发扬绿色发展理念,主张通过更为科学的行动方式,让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逐步实现,从而让建筑与园林共存,实现相互依附的发展模式,构建起较为和谐的生态系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达成传承城市文化、构建和谐生态空间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柯铠.城市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探索[J].四川建材,2018(2):198~199.

[2] 叶婷,田梦雄.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业,2018(3):64~65.

[3] 李惠芸.浅谈“山水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上海协信星光广场景观设计为例[J].建设科技,2017(12):64~65.

[4] 杨璐.煤矿企业职工小区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关系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7(5):91~92.

[5] 许秀洁.现代化小区中的景观对建筑规划的设计要求与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4):67~68.

[6]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和园林景观设计分院(生态和园林景观设计研究中心)[J].上海城市规划,2015(6):137.

[7]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所简介[J].林产工业,2013(4):65.

[8] 鲁敏,杨盼盼,李东和,王胜永.高校校园园林景观总体规划概念设计——以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3):197~203.

作者简介:

蔡增杰(1980年09月20日);性别:男,职称:工程师;籍贯:浙江;主要从事的工作或研究:风景园林设计。

猜你喜欢

共融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
共融共建共育,构建教育新生态
南京古巷熙南里重現明清“笪橋燈會”
共融机器人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二米饭
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与建筑规划探析
探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