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2018-05-14李雅斌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4期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李雅斌

摘 要: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房屋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取得了良好的成就。 相比普通底层建筑,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有更高的难度,而且涉及到更多的先进技术,这就导致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变长,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桩基础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对建筑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基于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准备工作,然后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桩基础工程

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1.1 科学勘察施工现场

在高层建筑正式施工之前, 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开展严密、科学而细致的勘察。通常情况下, 勘察的主要内容涵盖有高层建筑四周建筑的位置、结构、特点等。另一方面,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勘察人员还应对现场的地形地貌、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及周边水管、管道及电缆等参数进行全面而精准的了解, 并将其当成选择或设计施工方案的有效依據, 以保证施工进度、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等都能得以优化设计。并且,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勘察人员还应将勘察中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验证与审核, 保证这些数据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精准性, 以便促使高层建筑基础桩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最终为整个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优化奠定基础。

1.2 合理选择施工技术

恰当选择施工技术是确保高层建筑基础桩施工质量得以优化与提升的有效措施与基础条件。因此, 在正式的施工活动开始之前, 就需要施工人员对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与设计, 以保证高层建筑基础桩施工活动中, 各种成桩方法与施工设备都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在对整个基础桩进行施工之前, 还需要施工人员借助试桩的方式对所选择的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的优越性与正确性进行清晰的了解, 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调整与优化, 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可较好满足行业及项目施工标准。

1.3 恰当做好放线工作

放线工作属于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活动开始之前需要重点做好的一个准备工作, 其工作内容主要是, 结合高层建筑基础桩对应的各种施工技术要求, 细致检查及确定各个轴线, 以确保施工现场各个关键控制点不会对施工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在定桩施工之前, 还应结合施工图纸做好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 保证多条轴线都能较好满足施工标准, 并且布设的各个控制点都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在完成上述环节之后就可进一步实施放线定桩作业。在具体的定桩施工过程中, 应严格结合设计好的图纸及方案进行桩位确定, 以确保定桩施工活动都能得以合理、顺利开展。另一方面, 施工人员还应细致复合与校对高层建筑基础桩, 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刻纠正, 保证后续施工活动都能得以有序开展。

2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2.1 预制桩

此次高层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通过认真参考施工设计方案,了解桩基要求,随后以此为基础提前确定预制桩结构,进而在后续实际桩基础施工中,通过高层建筑工程内部结构将预制桩良好结合进去,进而使得建筑工程能够拥有良好的支撑体系。一般在预制桩施工技术当中会使用两种预制桩,即混凝土和钢管预制桩。在此次高层建筑工程当中则使用的是混凝土预制桩,在打桩时可以采用的打桩方式众多,包括振动打桩、水冲打桩等等,而施工人员通过对现有的预制桩打桩技术进行依次比较,发现振动打桩和锤击打桩虽然工作效率比较快,但因具有较大的振动所以会随之产生较大的施工噪音。而水冲打桩虽然相比之下更为安静,但其施工效率也要慢的多。故而在结合具体工况之后,此次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当中选择使用了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即通过运用静力设备本身重量所带有的重力和桩架配重基本相同,从而对预制桩产生一种反作用力,进而在土层当中将桩基完全打入进去。静力压桩的噪音相对较小,且具有良好的压桩效果。对于减少混凝土和钢筋使用量也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因此采用静力压桩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完成预制桩压桩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建筑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考虑到打桩机械自带较大重量,因此在平整场地时施工人员大约铺设了200mm的碎石,进而使得打桩机在和地基进行直接接触时能够拥有更大的承载力。为尽可能控制预制桩打桩的噪音,在工程中施工人员将下压速度始终控制在每分钟一米的速度上,从而使得桩基础在不断下压的过程中能够与各土层相互碰触,从而有效形成抗剪预应力。预制桩下压时,其下部钢筋位置应与预留孔位置一直,且上下桩基接触面面积不超过6到10mm这一范围。

2.2 灌注桩

为了有效保障高层建筑灌注桩施工的精确性并尽可能提升施工效率,在此次建筑工程当中施工人员同时使用了人工钻孔和机械钻孔两种成孔方式。首先施工人员通过人工钻孔,将孔深控制在91cm到100cm左右,而后再进行机械钻孔。但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施工环境的土壤为碎石或是砂石土质,则不能使用人工钻孔的作业方式,否则将容易导致偏孔的问题。在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之下,通过明确锁定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钻孔的点位,并将钢筋笼对准钻孔中心,垂直放入内部之后,使用吊筋将其固定在机台上,随后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实现初凝之后即可形成灌注桩,钢筋笼的错开长度至少应当为500mm,并拥有50mm厚度以上的保护层,笼间搭接单面焊缝的长度应当控制在10d。灌注桩混凝土浇筑采用一次成型的方式,充盈系数为1.1至1.25;当施工人员对坍落度进行抽查,发现其坍落度能够有效维持在18至22cm之后才进行混凝土灌注。

此次建筑工程当中使用了导管灌注法,在导管接头位置处采用“O”型的密封圈将其牢固密封,埋管深度为2至6m。导管最底端和孔底之间的距离则始终保持在0.3m到0.5m之间,在开始进行导管灌注之前,施工人员首先对孔内进行彻底清理,将残留在孔内的杂物等一并清除干净,并检查孔底沉碴的厚度在50mm以下后,即进行混凝土灌注工作。在导管当中,施工人员用铁丝悬挂固定住混凝土包作为隔离塞,第一次进行灌注时,灌注量需超过埋管至少一米。而在完成全部混凝土灌注之后,施工人员通过对导管进行反复上下活动,将桩顶混凝土捣实,随后缓慢将导管拔出进而有效完成整体灌注桩施工。

3 结束语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房屋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取得了良好的成就。相比普通底层建筑,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有更高的难度,而且涉及到更多的先进技术,这就导致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变长,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桩基础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对建筑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基于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准备工作,然后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伊兴新,王惠,赵军,安青松,康利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措施得到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

[2] 杨帆,郝际平,孙晓岭,薛强,樊春雷.长螺旋超流态工艺在小型桩基础工程施工中的优化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