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2018-05-14刘雅玲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4期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刘雅玲

摘 要: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展,衍生出城市水资源紧缺、水污染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困扰了城市发展。而引入新型的海绵城市理念后,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它转变了传统的城市管理理念,突破了“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思路,而是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将多种生态化技术引入城市道路设计应用中,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更好地维护了城市生态水文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1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1.1 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面临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就变成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建设海绵城市对于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改善环境都有着较大的积极意义,因此我国有关部门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进建设海绵城市。目前为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已经出台了诸多配套政策,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建设海绵城市,由此可见海绵城市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1.2 有效利用雨水资源、防雨防洪

利用城市的海绵效应使城市排水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是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城市排水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的设施体系也将得到优化,进而解决了因水给人们带来了的诸多困扰。建设海绵城市从排水方面而言,其从根本上使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且能够有效回收且利用丰富的与水资源,同时也能起到防雨防洪的作用。

2 城市排水系统现状

2.1 给排水设施不完善

老城区给排水设施建设年限较久,随之城市的快速发展,现有管道的结构构造、管道长度、管道质量等均无法满足城市给排水负荷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时由于给排水、地下结构专业性和复杂性,建设资金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地下管网建设和管理严重落后。

2.2 极端天气下排水难度增大

我国是内陆国家,极端天气增多,给城市排水系统很大压力。极端天气具有突发性,易逝性和小尺度等特点,易导致城市排水系统瘫痪,出现供水污染和内涝。

2.3 雨洪资源没能充分利用

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需要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面硬化率增大,雨水无法下渗,直接排到地下排水管道,资源没有得到综合利用,还增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3 海绵城市下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设计

3.1 车行道与人行道

目前我国市政道路的车行道和人行道的路面属性是非透水性,其容易产生路面积水,湿滑现象,安全性难以保证,而且也给地下水的补给产生阻断影响,从而形成热岛效应。但是在海绵城市的前提下,车行道与人行道应该是透水性路面,因为其能够降低径流总量,同时,对于地下水进行回流,减少积水现象发生。在对海绵城市实际的路面进行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上面层应该进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设,而中下面层和基层的铺设应该选择非透水性材料,从而防止雨水侵入路基,保护路基。

3.2 绿化带

雨水收集方面,雨水在透水地面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地表径流向绿化带的雨水口集合,而绿化带高度设置在路面下方的15cm~20cm;并且保持雨水口的分布均匀性,其高度在绿化带种植土和道路高度的中间。水体过滤方面,通过对降在地面的水体进行过滤工作,保持清洁度。因此,在实际的设计施工中,必须进行种植土的铺设,随后是砾石层的设置,最终是渗透管的安装工作。对此,在对雨水进行过滤中,加强雨水的渗入作用,保证自然水体的补给。缓排滞蓄方面,首先对绿化带的地形和结构进行具体的分析,对导流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雨水深入地下的层次性。在雨水口进行明沟的设置,目的是进行雨水的沉淀作用;同时,明沟的两端要进行出水沟渠的设置,目的是用来配水,促进雨水直流于明沟。对于雨水比较多的季节,在雨水口的作用前提下,水体能够在绿化带范围进行一定时间的滞留。排放方面,对于排放施工而言,要进行溢流系统的设置,目的是将雨水和排水管道进行直连。对于降水量比较大的季节,雨水口很难处理雨水过多的问题,而地势低的绿地则可以对雨水进行部分储存,通过溢流系统流进市政管网,对于多余的降水进行排出。

3.3 附属设施

路缘石也是道路排水设施之一,同时路缘石分为平缘石、立缘石这两种类型。平缘石的特点是与周围地表保持高度相同,其能够防止积水情况发生,促进雨水径流到雨水口或绿化带,而立缘石则与平缘石不同,其高度比周围地表高一点,从而进行雨水在雨水口的汇合。对于不能促进雨水汇集的立缘石可以采用豁口、打孔、间隔式立缘石进行改善和处理,从而解决雨水不能进入绿化带的问题。在对路肩边沟进行设计和施工时,注意混凝土的材料进行高度重视,因为之前的混凝土材料没有美观性,存在堵塞问题,没有雨水净化作用。所以,很有必要采用植草沟,增加雨水的回收和净化功能,同时还有输送和排放。

3.4 与城市绿地的衔接

对于城市而言,如果道路周边和城市绿地存在衔接,那么其衔接能够增加路面径流的分流功能,其中,LID源头渗透技术主要有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而中途技术分别有植草沟、调节塘、渗渠,相对应的末端存储技术如雨水湿地。道路和绿地的衔接方式随着地域不同也不同,首先,对于水资源丰富的区域,可以利用雨水截污净化技术,排放雨水到绿地方位,降低径流洪峰;而道路径流利用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等方式进行雨水的净化;其次,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区域,应该增加雨水储存和回收的利用,对于路面雨水进行净化储存,其主要是在排水管作用支持下完成的;最后,对于径流污染严重的区域,首档中要的目标是控制污染,所以,可以进行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植草沟的控制措施,随后务必对雨水进行净化,方可排放绿地。

4 构建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注意事项

(1)降低影响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竣工验收、设施建设,确保建设的市政道路满足相关要求。

(2)在城市内下沉式立交桥区、易发内涝道路等必须建立警告系统并配有相应的警示标志,避免危害公共安全。

(3)在使用市政道路的过程中,应及时对其进行修补作业,避免出现路面面层破损的现象,防止损害交通。

(4)必须建设有效的排放系统,且需要连接城市的下水系统,进而形成完整的水循环系统,便于市政道路的排水。

(5)当原有道路纵向坡度无法满足调蓄容积时,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建设挡水设施,对其开展相应的弥补措施。

(6)根据相关要求,为提高设施的进水几率,必须调整进水口设置间距及其开口宽度等,且将防冲刷设施设置在进水口出。

(7)必须采取防渗措施,防止雨水下滲损害道路路面和道路路基,同时必须满足相关规定的具体要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指导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要与城市发展和现有给排水系统相契合,完善排水基础设施,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质量,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璐璐.海绵城市设计给排水[J].江西建材,2016(21):71~72.

[2] 徐巍.给排水设计在海绵城市理念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2016(55):8~9.

猜你喜欢

给排水设计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的节水优化措施分析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