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业劳务用工问题研究

2018-05-14颜梦瑶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4期
关键词:建筑业问题研究

颜梦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撑企业。本文基于建筑业发展的新时代背景,分析了我国建筑业劳务用工领域存在着劳务从业者数量减少、单个成本增加、劳务人员技能水平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我国建筑业应从提高劳务人员待遇水平与技能水平,推进建筑业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务用工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业;劳务用工;问题研究

1 引言

近年来,建筑企业在经济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形势下,根据市场形势的新变化,以实施结构调整为主线,开展系列应对举措,保持较快增长,产业规模稳中有进,但在安全生产方面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2 在新时代下我国建筑行业的背景

我国建筑业从上世纪末开始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特别是本世纪初更是出现了飞速发展的局面。为了促进我国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关于建筑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正在逐步落地的政策,必将为我国的建筑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层次的规划,也为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业指明了发展方向。2015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从国家层面为城市建设搭建了顶层设计,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城市建设工作描绘了规划蓝图。为此,住房城乡建设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全面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为进一步简化工程建设企業资质类别和等级设置,减少不必要的资质认定,2016年4月1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浙江、安徽、陕西3省开展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试点。安徽省自2016年6月1日起,取消了建筑劳务企业资质;浙江省逐步取消建筑劳务企业资质,积极发展建筑业专业作业企业;陕西省弱化劳务企业资质,发展小微建筑专业技能企业。十九大报告强调,更好发挥政策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为生态小镇、绿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方向。“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尤其是陆地沿线的各个国家大多数是欠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严重阻碍其发展,我国可通过援助和贷款支持的形式促进各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这为“中国建造”输出提供了一次难得机会。

3 在我国建筑业劳务用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劳务企业资质审批与动态管理脱节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定,目前劳务企业的资质审批权限下放到各地级市。但由于建筑劳务用工流动性强,地市级住建部门很难对劳务企业做到动态管理。另外,各地区劳务企业资质审批缺乏统一标准,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不严,一些突击成立的劳务公司形同无资质的“临时包工队”,因此用工单位无法全面了解、辨别劳务队伍资格的真实、有效性,导致冒名顶替、以次充好等情况时有发生。

3.2 劳务人员技能水平不高

传统的国有建筑企业一般都有成体系的培训制度,劳务人员的技能水平都有较高的保证。但随着建筑企业管理层与劳务层的分离,只有少部分国有建筑企业还组织自有劳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只追求经济效益的一些国有建筑企业、劳务公司与社会班组对劳务人员的技能不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提升,这些劳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只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逐步的提高,但因缺乏系统的培训,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且差距较大,多数劳务人员的技能水平不高。特别是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因工作地点不断变化,服务的单位也不断变动,个人缺乏提升技能水平的主动性,单位更没有培训技能的积极性,造成建筑劳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不高。

3.3 建筑劳务从业者数量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抽样调查结果,2011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5、1.5、0.5和0.6个百分点。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例由2014年的22.3%下降到2015年21.1%,下降了1.2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占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占比下降了0.9个百分点。建筑劳务从业者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青壮年劳动者因建筑业生活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而不愿意从事建筑业;二是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增加,外出从业者不断减少;三是随着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有了更高的受教育水平而不再从事建筑劳务工作。

4 劳务用工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调整劳务企业资质审批和动态监管制度

在2016年,陕西、安徽、浙江3省陆续公布《劳务用工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安徽省试点取消建筑劳务企业资质;浙江省试点逐步取消建筑劳务企业资质,积极发展建筑专业作业企业;陕西省试点弱化劳务企业资质,发展小微建筑专业技能企业。因此,推广建筑劳务用工改革,推动建筑业劳务企业转型,大力发展木工、电工、砌筑、钢筋制作等以作业为主的专业企业是未来趋势。另外,还可由建筑行业协会对建筑劳务企业的市场准入、信誉状况、业绩状况定期做出评判,有效引导、激励先进企业,

4.2 提升劳务人员的技能水平

劳务人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技能培训、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形式进行。借鉴义务教育的经验,国家可以对建筑劳务人员进行免费技能培训,提高他们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并通过发放技能水平的鉴定补贴,吸引劳务人员主动进行技能鉴定。通过组织多层次的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并对获得较好成绩的人员和所在企业进行一定的表彰和奖励,从而调动劳务人员提高自身技能的主动性和企业加强自有人员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此外,国家也可以通过强制施工企业使用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劳务人员的方法提高施工企业对劳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的主动性。

4.3 提高劳务人员的待遇水平

根据经济学的供求理论,一般商品的价格越高,其供给量越多。目前建筑劳务从业者数量少就可以通过提高其价格,即待遇水平来增加。较高的待遇水平不仅仅表现为较高的工资收入,也可以是较高的社会保险水平(如缴纳社会保险、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较好的福利水平(如增加劳动保护投入、体检等)。还可以是劳务人员身份的转变,将短期用工改成长期用工,临时用工转为正式职工等。另一方面,随着单个用工成本的提高,国家可以通过调整定额标准的方式提高施工合同中人工费用预算标准,从而保证施工企业有足够的人工费用预算。此外,加强工程款的及时结算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劳务人员费用,从而保证劳务人员待遇水平的提高。

4.4 推进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

建筑业的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是我国建筑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是建筑业从分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全过程。

5 结束语

建筑用工问题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劳务人员流动频繁,使用劳务用工管理问题日益暴露。用人企业必须更加谨慎地处理好相关的劳动管理事务和劳动争议事宜,以避免劳资纠纷,减少用工风险,使用工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王田青.建筑业劳务用工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J].建筑安全.2015(2):73~75.

[2] 高亚春,付韶军.我国建筑行业劳务分包用工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0):171~173.

猜你喜欢

建筑业问题研究
俄建筑业工作对女性开放
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2018年一季度建筑业总产值3.8万亿元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3600万建筑业农民工纳入工伤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