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发展现状与展望

2018-05-14李俊坡李文莉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4期
关键词:总承包项目展望

李俊坡 李文莉

摘 要:工程总承包是国际工程管理领域的最新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工程总承包、项目总承包、BOT、BOOT和PFI模式。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以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关系,这样既能够体现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又能够体现我国人民主人翁的意识不断加强。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我国的工程项目开始实行总承包模式。但是由于发展时间不充裕,发展条件不完善,导致总承包模式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从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我国项目总承包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项目;总承包;管理;展望

1 前言

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是一种非常好的项目管理方式,它避免了业主单位由于没有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而直接管理所带来的缺陷,能够充分发挥总承包方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但就当前我国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来看,其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业主和总承包方的关系协调不力、设计质量控制不严、承包商对于建设进度的片面要求不合理与管理失当、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有缺陷,在质量、成本、进度上的合同目标往往不能实现等。

2 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2.1 建筑业企业推行项目管理的历史回顾

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从1984年我国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以及“鲁布革”工程实施开始,为引进学习阶段;从1987年五部委联合发文推广“鲁布革”经验,到1993年呼和浩特项目管理工作会议,论文网为研究试点阶段;从1994年九江项目管理工作会议,到1997年西安项目管理工作会议,为全面总结推广阶段;从1997年西安项目管理工作会议到2000年,为完善和深化规范项目管理阶段[1];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至今,为创新发展阶段。

2.2 建筑业企业推行项目管理的基本经验

首先,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施工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市场经济、操作性强、比较系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其次,明确了建筑业的结构调整思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施工队伍为骨干、劳务作业队伍为依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结构。再次,进行了企业内部两层分离实践,创造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规划多种经营、实行多元化战略的经验。再次,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懂法律、会经营、善管理的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加速了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最后,促进了中国项目管理的发展,为建筑业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加快与国际惯例接

轨、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2]。此外,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实践运用中经受了考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完成了一大批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的代表工程。

2.3 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项目管理找到了建筑业改革的理论基石根据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建筑业生产力不但应包括社会生产力、部门生产力、企业生产力,还应包括项目生产力。因此,项目管理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方法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理论的趋前和体制的创新。其次,创造了项目经理部这一新型的施工生产组织形式项目经理部是推广“鲁布革”经验之后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对项目管理的具体实践。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实施,是解决项目缺乏明确责任人的有效方法,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有效制度。

3 我国项目总承包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总承包组织结构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在过去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在总承包过程中会存在企业、部门和地区三方面的权利分管的情况,而且在很长时间之内都难以形成共同合作的承包模式。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所以在行业内存在许多改革政策与方向还不是非常明朗,例如勘察、设计等单位的改制方向还没有将项目总承包当做主导方向等问题。

3.2 对于总承包的管理模式理解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更加的复杂多样,对于各种国际同行的MC模式、NC模式、BOT模式等模式的了解还不充分,导致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没有话语权。

3.3 对于总承包管理没有彻底认清

很多人对于总承包的组织关系没有彻底的认清,只是简单的以为总承包管理就是多加了一笔管理费而已,“小业主、大管理、总承包”这样的观念依然存在,说明总承包管理的地位仍然被忽略[3]。

3.4 业主的行为不规范

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由于业主建设的目的,筹资的方式存在差异,而且对于建筑法和招投标法的理解也不相同。这样的差异就会致使业主会选择逃避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的限制,从而把整个工程进行随意的拆解,而且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批、分段的进行招标,甚至还通过压价承包、垫资承包、随意分包、收取回扣等方式获取非法收益。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对于工程总承包管理的开展容易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4 对我国项目总承包管理的几点展望

4.1 进一步重视总承包管理机制

对于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要明确总分包的管理责任制,要根据合同作为总承包的权利与责任的划分标准。即总承包商要对业主全权负责,而分包要对总包全权负责。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保证权利与责任进行相互对接,形成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的管理机制。总包单位对于施工管理、造价、索赔等方面的工作也会与业主进行全权负责。这样的结果就能够使得总包单位能够为分包单位提高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和保障,而且也能对业主进行负责[4]。

4.2 进一步提高总承包管理水平

由于我国目前的工程咨询公司通常的业务是对于项目进行编制建议书和醒目可行性报告,设计院对于采购和施工管理也不负责,监理公司也只是对于实际的施工阶段进行质量监督。为此,总承包管理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科学管理工具的作用,不断的对我国目前总工程承包管理的不足和缺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总结。

4.3 进一步提高业主的行为规范

基于我国我国目前建筑市场行业法制法规不完善的现象极其普遍,为此必须要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建立健全市场规范以及相关的规范和制度。要保证制度的覆盖范围广阔,相互之间的配合一定要匹配,避免制度出现相互重叠或者出现空缺。各个执法部门也要强调自身调控只能,充分运用法律法规等手段,不断的培育和发展建筑市场的规范性,保证建设项目的全部施工过程都依法执行[5]。

4.4 进一步发挥总承包的优势

工程总承包的整体优势十分明显,所以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执行整体性,从而使业主对于自己的管理能力与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在签订总承包合同之后,要积极的进行工程的组织管理形式进行全面的监理,从而把总承包商的责任全面惯着到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提高总承包的总体质量和整体效率。

5 结束语

总体而言,我国的工程总承包行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法规不健全、业主不成熟、企业实力偏弱的特点。广大工程建设者应当不断追赶项目管理的国际先进水平,创造出更多的改革经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旭林.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6.

[2] 王春.异形超高层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6.

[3] 曾琦.N公司EPC工程總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

[4] 苏琪.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3):297~298.

猜你喜欢

总承包项目展望
以设计引领装饰工程总承包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做好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工作的分析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火电项目EPC工程总承包的安全管理探讨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