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已婚职业女性社会压力与疏导

2018-05-14粟茂徐兴强

今日财富 2018年14期
关键词:职业女性生育家庭

粟茂 徐兴强

我国当代职业女性面临着过大的社会压力,这不仅会对这些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会束缚其自身的发展,也会使我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受到影响。通过调查已婚职业女性面临的社会压力现状、来源与内在原因,结合国家“全面二孩”新政给职业女性带来的影响,找准她们在职业发展与家庭维持中存在的矛盾与困难,寻求一系列解决策略。尽量缓解已婚职业女性的社会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与职场的顺利发展,减少职业女性生育的后顾之忧,从而提升其生育与再生育意愿,以期能够让更多的适龄已婚女性响应国家“全面二孩”新政,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事业生活同发展。

一、职业女性正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根据国家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女性的就业率高达61%,职场中女性占比44.7%。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女性在保健、医护零售、和顾客服务等行业中就业数已占大多数。但调查发现,七成家庭中收入高的为男性,收入接近或相等的占9.7%。由于女性就业集中在一线岗位,随着就业率的扩大,薪酬的平均增长幅度并未超过男性。

《2017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数字时代女性职场影响力报告》从GDP贡献、职场规划、事业家庭的角度显示了以下数据:1、世界排名GDP贡献: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约为63.3%,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57%)和亚太国家(62%)的平均水平。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女性,中国女性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最大,为41%,是世界第一。2、职场规划:中国职业女性在情商方面表现更强,78%的女性想在职场进入管理层。 3、家庭事业: 61.82%的女性和57.46%的男性认为家庭和事业同等重要。男性(33.95%)较女性(30.67%)认为家庭比事业更重要。

已婚的职业女性不仅在经济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家庭中承担的职责也未见减少。数据显示,71.3%的家庭中女性在子女教育中占主导,62.1%的家庭中女性做家务更多。虽然一半的受访者说各自照顾自己的父母,但是仍有40.7%的人表示在照顾父母方面,女性做得更多。随着女性作用和地位的提高,能力得到更多的施展,需要关注的方向也不断增加,这给女性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不同角色中的转换,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节奏,职业女性既需要公平的机会,也需要体谅和关照。

十八大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这不但肯定了女性在社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也为女性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职业女性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巨大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关注职业女性的职业发展与职业变动,疏导与缓解此部分女性的社会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国家倡导“全面二孩”的政策背景下,关注已婚职业女性的就业、职业变动与职业发展,实现工作-家庭平衡,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显得尤为重要。

二、“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对中国职业女性的影响

我国2013年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新政,在这一新政实施之初,国家卫生计生委曾预计,我国每年将新增人口200万。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出现官方预计的生育井喷,申请二孩的人数远远低于此前国家卫计委的调查预期,说明民众对二孩的申请热情并不高。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目前我国年轻人承受的家庭、工作以及社会压力都比较大,生活成本高,生养孩子的成本更高。其中女性作为生育主体,由于在生育行为中扮演了主导性的地位,面临着更大的社会压力。尤其是已婚的职业女性,本身工作压力很大,为家庭和孩子所付出的精力与时间也会比男性更多,因此,相较于男性,她们对于生育二孩有着更多的性别忧虑。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即“全面二孩”政策,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我国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据世界银行的统計数据来看,约64%的中国女性都在工作岗位上,这一比例在全球最大的10个经济体中首屈一指,最近几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总人数中也约有一半是女性。因此,新生育政策对中国职场女性产生的影响或许会非常大。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对城市职业女性的影响。传统的家庭角色定位和职场上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使许多已婚已育的职业女性在家庭和事业方面已经难以兼顾,角色冲突的现象普遍存在。已婚女性在职业变动中难以摆脱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双重困扰,同时易遭遇劳动力市场的性别隔离和性别排斥。因此,已婚职业女性通常面临着比男性和单身的职业女性更多的社会压力。

三、“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我国已婚职业女性面临着较大社会压力

通常情况下,与个人生活际遇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与个人心理感受最密切,这些环境包括工作(组织)环境、家庭环境、工作家庭冲突、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与个人微观环境相关的因素包括个人的健康状况、个人的经济压力等。社会压力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指社会秩序对个人冲动的作用;二是指团体对个人的非正式约束或限制。社会压力是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学领域的一个较新的课题,相关研究并不多。但对于压力管理、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的研究比较丰富。国内有关职业女性压力问题的文献中,虽然很少见“社会压力”的概念,但已经或多或少地包含了社会压力的内容范畴。 职业女性,尤其是已婚的职业女性面临的社会压力主要包括来自于工作、家庭、社会以及工作与家庭二者难以平衡的压力以及来自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对待。

(一)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其实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也被称之为工作应激、职业应激、职业紧张、工作紧张,是由工作或者与工作有关的行为给人们所带来的心理上的紧张感。相较于男性员工来说,女性员工由于性别因素,在体能和身体素质上存在生理局限,在处理高强度的工作时难免会感觉体力透支,力不从心。另外,完成工作所需担负的责任和风险也是造成工作压力的一个原因。女性员工一般心思更缜密,会更多地关注于细节和工作责任,这样也就进一步增加了知识型女性员工在工作中的压力感受。职业女性工作压力源与年龄、工龄、职位、学历相关;人际关系、企业文化、工作本身、性骚扰和顶头上司均可能会造成女性工作压力的因素。

(二)来自照顾家庭的压力

已婚职业女性,通常承担着多重的社会角色,其中有职业者、母亲、配偶、女儿等角色,而且受到传统社会角色期待的限制,女性角色中对家庭的责任要比男性更突出,这不可避免的导致女性进入职业领域后会经历更多的工作家庭冲突。许多已婚职业女性在工作之外,要负责接送小孩上学、放学,辅导作业,教育小孩;还要做家务、搞家庭卫生,为一家人做饭洗衣。作为女儿和儿媳,可能还需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公婆,打理各项家庭人情往来等杂务,这都会使这些女性疲惫不堪,大量透支她们的体力与精力。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以后,由于具备了生育二孩的政策条件,加之受到一些中国传统社会观念比如养儿防老、多子多福、儿女双全等的影响,不少已婚女性还会面临着老公和公婆催生二胎的压力。这更让不少职业女性感觉压力巨大,想要追求职场的进一步发展更是感觉难上加难。

(三)来自社会与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与性别隔离的压力

随着社会性别意识和男女平等观念的不断传播,显性的性别歧视被有效遏制,但是它却以隐性方式存在于职场当中。职场女性面临着比男性更为激烈的竞争压力,不少女性在步入中层以后都会遇到所谓的“玻璃天花板”。这一冲突在全面二孩政策以后会更加突出,不仅未婚示育和已婚未育女性面临着一些企业要求已婚已育的无理要求,甚至已婚已育有一孩的女性在求职或跳槽的时候仍然会遭遇到用人方的排斥。即使没有生育的顾虑,作为企业也会考虑到女性对家庭和孩子承担的更多责任与照顾,而在同等条件下放弃录用女性员工或者不对女性员工予以重点培养和考虑晋升,仅将其放置在一般性岗位,报酬也相应偏低。这对已婚职业女性来说确实是有失公平,并已经成为已婚女性员工在职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从目前来看,我国各类型企业中的女性管理者人数近年来虽在不断增长,呈上升趋势,但与男性管理者比较而言还是有相当差距。

(四)工作-家庭难以平衡的压力

已婚职业女性既要承担起工作责任,同时也是家庭中的妻子和母亲,承担着大部分的家务和小孩的哺育、教育任务。这双重角色都需要她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两者之间时常会产生矛盾,由此造成了工作-家庭之间的冲突。她们有时甚至在工作时间为孩子的照管问题所担忧,这种担忧可能对其生理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工作家庭冲突是工作与家庭这两个领域的需求不相容造成的,这也是女性的工作角色与家庭角色在一定程度上矛盾所造成的。

四、社会压力过大对已婚职业女性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会对女性造成不良的生理影响

女性的身体健康很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过大的压力会导致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不适,内分沁失调,影响身体健康,埋下疾病隐患。

(二)导致女性出现心理问题

比如心烦气躁、郁闷、情绪低落甚至出现抑郁倾向等,工作中也容易出现疲倦与倦怠,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三)会引起女性对社会、对企业、对家庭产生不满情绪

这不仅会降低女性在社会领域的职业表现,影响女性整体素质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而且这还是很多家庭矛盾产生的根源,不利于两性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五、已婚职业女性社会压力的疏导与缓解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给女性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多元选择,拓宽了女性的就业领域,加之十八大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这不仅肯定了女性的重要地位,也强化了女性的竞争观念和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价值等现代观念。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女性就业者的素质,使她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承担社会角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以缓解和疏导已婚职业女性的社会压力。

(一)转变传统观念,倡导女性就业

应该承认并感谢我国的职业女性为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所做的巨大贡献;对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女性进行奖励与正面形象的宣传,鼓励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与职场。应该认识到女性所具备的一些特质比如耐心、有亲和力、坚韧、忠实、仔细、责任感强等并不仅仅只适合照顾家庭,也是职场发展所需要的重要特质。需进一步转变观念并依托政府、社区和各类公益组织进行广泛宣传, 使新观念逐渐被更多人认可。

(二)加强政府支持,消除就业歧视

女性生育不仅仅是实现自己和家庭的生育意愿,同时也是增加国家人口规模、缓解老龄化的重要实现途径,因此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这就要求政府需要进行补偿以实现社会最优生育水平,否则如果由企业和家庭进行补偿,其补偿成本最终还是会转嫁到女性个人身上,造成对女性的就业歧视并会减少女性的生育与再生育意愿。因此在女性怀孕、生育或其他特殊时期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补助和支持,切实减少企业雇佣女性员工的顾虑;严格执行《劳动法》,尽量消除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性别就业歧视,实现真正性别歧视的就业;出台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女性员工的正当权益,实现职场上与男性员工的平等发展。应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来保护女性员工的合法权利,接受并及时处理与女性生育相关的职业投诉。对于违反劳动法或有明显歧视女性员工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并可列入违反诚信企业黑名单,以促进企业主动承担促进女性从业机会平等的社会责任。

(三)率先调整各级行政机构及下属企业用人政策

各级行政机构作为政策的制定与推行者应该做出表率。首先,国家可以在各级行政机构、事业单位以及下属国有企业中先行推行促进女性从业平等的措施。科学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合理确定不同年龄段女性的数量,并为女性职业者提供平等的培训和晋升机会。保障35~45 岁女性职业者的比例,使女性生育二孩后能获得更多的再就业机会。

(四)加强社会支持,降低家庭养育负担

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女性就业者的素质,使她们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承担社会角色;而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社会文化赋予女性的家庭角色,使女性承担了大量的家庭义务与责任,如相夫教子、照顾家庭、操持家务等。家庭-工作平衡的难题主要是在于时间分配的困难,不少职业女性由于需要照顾孩子分身乏术,不得不放弃工作或是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而影响职业发展,也降低了生育意愿。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除了实行生育补贴以外,还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婴幼儿看护领域并予以政策扶持与货币补贴。另外,还需要对其服务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减少职业女性的顾虑,让她们从孩子看护中解脱出来,在上班时间可以全心全意地工作。

(五)调整传统家庭分工,并从法律上予以保障

美国学者弗里丹在1963年时就已经提出“减少女性的家庭劳动,要求男女共同参与家庭劳动”的观点。而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当代社会我国女性参与家务劳动的比例和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仍明显多于男性。照顾家庭和负责子女的生养与教育已经成了许多职业女性工作之外的沉重负担。在“全面二孩”政策下,考虑到女性有平等参与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的权利,男性必须分担育儿等家庭责任。建议通过法律政策明确男性的育儿义务,并从国家层面加强正面的宣传。例如,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明确增加已婚男性的生育陪伴假期并要求各类单位强制执行,并明确界定男性的育儿责任。

(六)已婚职业女性要做好个人心理调节与减压

已婚职业女性应在家庭内动员丈夫和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家务劳动与育儿,而不是自己大包大揽。做好家庭事务和子女教育的分工协作,给自己留有一定的空间用于自我的放松与提升。通过健身、阅读、音乐、与朋友的闲聊来放松身心,学会自我减压。利用空闲时间提升自我,减少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减少恐慌情绪。避免对自我要求过高和完美主义的思想,正视家庭要求生二孩的压力,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决定,不盲从、不跟风,在条件允许且自己身心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生育决定。(作者单位为常州大学)

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的已婚职业女性社会压力与疏导研究”(2016SJD630137)最終成果。

猜你喜欢

职业女性生育家庭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家庭“煮”夫
近三年,中国女性生育年龄推迟一岁
愧疚感损害职业女性健康
生育保险费由谁缴纳
职业女性参与健身俱乐部瑜伽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恋练有词
生育登记流程明确
累积情境风险与职业女性自杀意念的关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