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研究

2018-05-14廖和军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民族历史教育

廖和军

新课程改革虽已开展十多年,初中历史科还是处于“副科”的尴尬地位。据我调查,部分学生不喜欢历史课,一是认为历史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二是历史难学,年代、人物、事件复杂繁琐,学习历史没用!那么学习历史有什么用? 2011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延续旧课标,继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在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中指出:“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由此可见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三维目标特别是育人功能上。本文试从新课标三维目标三方面来分析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

一、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指导初中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阐明了国家要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目标,从六个方面阐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第五个方面是要求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1]这就指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第一个教育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我认为是与众不同,有独立见解,有一定理论依据或证据的事物,都可以归为创新,即“创造新事物、形成新思维”等。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初中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说出自己与众不同、批判性的真实想法。学习历史要做到“三解:了解、理解和见解”,其中“见解”是高层次的要求,不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教师可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环境,以“问题”为突破口鼓励学生多思考善质疑。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并指出历史教材的错误,这是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培养的重要表现之一。比如针对人教版2003年12月第1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第8页倒数第二段楷体字:“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学生提出问题:“1937年苏联就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变成强盛的工业国,为什么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才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呢?”当时我也被考住了,我说去查一下,结果发现是教材错了,应该是“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我后来上课热情洋溢地表扬了该生。人教社直到2008年6月第2版才改正了这一错误:把“1940”年改为“1937年”。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还不尽人意,教师应加大力度研究和实践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途径。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就是要摒弃旧的死记硬背、满堂灌的教学法,要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分工收集历史资料,从多角度、多方面探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背后的深层次背景、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历史影响等。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就是由于具有对前人的批判思维和想象思维等,在此基础上数十年如一日搞科研在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的第二个教育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获取历史素材、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打一个比喻,在课堂上,教师好比是“导游”,学生好比是“游客”,学生集中上课好比是“跟团游”,而学生自主学习好比是“自由行”。 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学法指导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要求学生在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前提下,独立快速阅读课文,快速理解、快速记忆,初步扫清阅读障碍;要求学生一边做记号,一边初步记忆重要的时、地、人、事,发现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能够提问;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提炼有效信息,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七八年级学生的快速阅读训练,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阅读速度比以前提高了,阅读效果也变好了,能在短时间内闭卷回答出我所提问的重要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在教学中加强指导学习方法。教师通过教给学生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独有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和比较等历史能力,逐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我在七、八、九年级第一学期历史课的第一节导言课上专门讲述“学习方法”,如课前自主预习课文、课上自主听课、课后自主复习、自主做作业等等。平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适时地指导记忆方法、解题技巧、记笔记等,使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编历史歌谣、口诀和寻找特征发现规律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历史年代的记忆,我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用口诀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抓轴对称:“淝水之战”于383年发生,可记为“两个3夹一个8”。还可用数字谐音联想法:把数字转换为谐音词语再用相对联想和连锁联想。如618年唐朝建立:见糖留一把。如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油炸馍吃得多,等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实现育人功能

2011年版的历史课程标准从六个方面阐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二:“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三:“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第四:“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类历史上物资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第五:(见前面,略)第六:“认识到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这六个方面的内容,都是结合历史课程内容的教育意义,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角度上进行阐述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公民。 [1]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初中历史教学承担着民族精神教育、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乡土历史教育、史鉴教育的责任等。

(一)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1.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与民族自豪感教育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有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古代文明,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有着连贯性的国家,其文明从古到今从未中断,在高峰与低谷中不断顽强前进,再创辉煌!中华民族有着举世无双的连续不断的上下五千年历史,这既是我们民族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象征,又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源泉。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与自信心。

2.忠于祖国,为维护祖国尊严、统一与革命传统的爱国教育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浩瀚天空中,出现了众多的耀眼星星——杰出人物, 他们以安邦救国为已任,对国家和民族持有强烈的责任感,同心同德,和人民群眾在生产和斗争中共同推动社会向前进。这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到今,爱国者频现,比如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悲壮诗句,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明末清初郑成功“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等等。到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涌现了一大批的民族英雄,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收复新疆的左宗棠、黄海大战为国捐躯的邓世昌等等。千百年来他们一直成为人们此起彼伏反压迫、反侵略斗争的爱国力量。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底线。中国近现代丰富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多样化的革命传统教育。如杨靖宇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等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挽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闽西近现代历史的案例也很多,如龙岩人邓子恢、郭滴人等领导了闽西“土地革命之先声”——后田暴动等等。

3.国际主义教育

我们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国际主义教育”主要通过世界历史教学来实现。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迁,传统上的“国际主义的教育”正在向“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教育的方向转化。真正的爱国主义者肯定是一个国际主义者。一个学生,也只有具备国际眼光,才会更加包容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也才会激励自己去学习不同的文化。一个互相理解、尊重、包容、和谐发展的世界,才能为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个和平良好的国际氛围,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人文素养教育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养教育,它在人文素养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历史是人文学科,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熏陶来弥补自然科学的不足,这是历史教学所承担的最基本功能,这方面功能的开发在21世纪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只重视自然科学而忽视人文科学的发展,必将陷入社会发展的深渊:物资极大丰富,发明层出不穷,而人文、道德、环境等陷入极大的危机:环境污染破坏、贫富差距拉大、贪腐横行、互相坑害、道德沦丧、战火频繁······人类不知将往何处去?因此历史教学必须加强人文教育功能的开发,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二)德育功能——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乡土历史教育、史鉴教育等

除了以上的民族精神教育,初中历史教学还可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历史教育通过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和情操。[2]

初中历史教学也可进行乡土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精神。爱国不是抽象的,是从热爱自己家乡开始的。闽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二十年红旗不倒”之美誉。我把《闽西历史》地方课程适当地穿插到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当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即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可谓一箭双雕!

初中历史教学还可实现“学史明智,以史为鉴”。中国的唐太宗认识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让学生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获得一些经验教训和感悟,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借鉴,促使其思考自己未来将成为怎样的人,对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就是“以史为鉴”,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防止历史悲剧重演,从而在人生之路上少走或不走弯路。

我国明星赵薇继2001年严重的“日本军旗装事件”之后, 2016年她又在电影《没有别的爱》起用台独男演员和支持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反华女演员来赚钱,引起网友的强烈抵制,再一次挑战国人的底线,最后惊动了人民日报等官媒为此事警告:“底线不可触碰,台独必遭抵制”,结果剧组被迫撤换男主演和删除日本女演员的戏份。龙岩某校长去上海学习考察,居然想去黄埔军校参观,成为人们的笑柄。某位女明星觉得《满江红》的词不错,居然要请其作者岳飞填词!还有我国某招商与投洽会将“九·一八”定为开幕日,后来才改为“九·八”。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历史“以史为鉴”教育、爱国教育还应大力加强,加大普及宣传中国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力度,以免某些“史盲”闹出笑话,搞出风波,酿成大祸!

总之,历史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我们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基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如何向前发展的,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尊重和包容其他国家、民族所形成的文明成果,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论述,希望一定程度上在回答和解决学习历史有什么用的困惑方面有所帮助吧!

猜你喜欢

民族历史教育
MINORITY REPORT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历史
传承 民族 文化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