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核司令”程开甲:一生为国披甲铸盾

2018-05-14

新传奇 2018年16期
关键词:程开甲两弹一星勋章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试验场外,一个中年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50年后,96岁的他从习近平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证书。他就是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 ——程开甲。

程开甲,江苏吴江人,1918年8月出生,1962年11月入伍,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正军职常任委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他是忠诚奉献、科技报国的“两弹一星”元勋,是我国核武器事业开创者、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他先后参与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试验,以及两弹结合飞行试验等在内的多次核试验,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功勋。

这位被尊称为“中国核司令”的科学巨匠,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

隐姓埋名近40年,默默坚守我国核试验领域

1941年,程开甲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程开甲谢绝了恩师、“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玻恩教授的挽留,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开启了他实现科学报国之志的人生旅途。

回国前的一天晚上,玻恩和他长谈了一次,知道他决心已定,便叮嘱他:“中国现在很苦,自己多买些吃的带回去。”

程开甲感激导师的关心,但在他的行李里,什么吃的也没有,全是他购买的建设新中国急需的固体物理、金属物理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1960年,一纸命令,把程开甲调入中国核武器研究所。从此,“程开甲”这个名字走入国家的绝密档案。

从1963年第一次踏入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到最后回到北京定居,程开甲在茫茫戈壁工作生活了20多年。20多年里,作为我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他成功地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增强型原子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和首次竖井试验在内的多种试验方式三十多次核试验任务。

为了国防事业,程开甲在核试验领域默默坚守,隐姓埋名近40年。一直到1999年9月18日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勛奖章,他才从幕后走向台前。程开甲说:“我做的一切都和祖国联系在一起。”

2013年,程开甲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时他已95岁高龄。

2014年1月10日,96岁高龄的程开甲登上了有“中国诺贝尔奖”之誉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接过国家主席习近平颁发的证书。

“核司令”何以获得“八一勋章”

去年,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我军新设立“八一勋章”,并组织开展首次评选,程开甲出现在候选人名单中。

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隆重举行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习近平主席亲自将“八一勋章”颁授于程开甲院士。

程开甲曾在给母校的信中写道:“习主席为我颁发‘八一勋章,是对核武器事业的肯定。‘八一勋章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都一样,是党和国家对从事核武器事业群体为国家强大、国防强大作出贡献的表彰,这些荣誉属于为此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每一个人。”

事实上,程开甲获得此荣誉可谓实至名归。

比如带队伍、培养新人时,程开甲总是坚持言传身教。每次核试验任务,他都会亲自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去检查指导技术工作。20世纪70年代,他多次进入地下核试验爆后现场,爬进测试廊道、测试间,甚至最危险的爆心。

一天,施工正在进行,程开甲来到现场。在坑道口,工程队简要汇报了施工情况,防化部队汇报了剂量监测情况,研究所的现场技术人员也做了介绍,并说明了一些现象。因为洞内极其恶劣的高温、高放射性和坍塌等危险,技术人员担心发生意外,极力劝阻他进去。程开甲说:“你们听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吗?我只有到实地看了,心里才会踏实。”

最后,程开甲穿着简陋的防护服,顶着昏暗的灯光进入坑道。他一边详细地观察询问,一边嘱咐科技人员一定要把现场资料收集齐全,仔细观察记录每个现象。程开甲说,自己“深入虎穴”观察到地下核试验的许多现象,与只听汇报的感受大不相同。每次进洞,都会有新收获,每看到一个现象,都会增加对地下核爆炸现象和破坏效应的感性认识,使他对下次试验方案有进一步考虑和新的设计。

在当年的试验中,程开甲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对核爆炸现象、核爆炸规律、核武器效应与防护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理论研究。他还带出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出10位院士和40多位将军,取得丰硕科技成果。

程开甲认为,核武器研制和试验事业也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造就了一支过得硬的勇于开拓创新、勇于拼搏奉献的科研和试验团队。

为国披甲铸盾,一生功高德劭,但程开甲院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就是有限的,精神才是永恒的。”

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

在去年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程开甲院士也专门发去贺信和祝福视频,希望浙大为实现“中国梦”拼搏奉献,铸就更加辉煌的明天。

到了晚年,程开甲院士依然笔耕不辍、执着创新。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回忆这一生,我很感慨。如果当初没有回国,我干得再好也只是一位二等公民的科学家,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幸福,我是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紧紧连在了一起,把我的追求和祖国的需要连在了一起。”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正是怀着这赤子之心,程开甲两易专业方向,奉献大漠20多年。每每想起在核试验场区的生活,程开甲总是充满感怀,因为,那里有他付出的心血,有他辉煌的事业,有他充满激情的岁月和挥之不去的眷念。

程开甲说,自己还要“努力不懈,不老长青”。

如今,程开甲已过百岁,但他仍然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前行,仍然心系国防科技发展,仍然在为强军兴军的伟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科学导报》2018年09期、《人物周刊》2016年05期等)

程开甲心语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我做的一切都和祖国联系在一起。

我的目标是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是我的信念。正因为这样的信念,我才能将精力全部用于我从事的科学研究和事业上。

创新是科学的生命之源,人才是创新之本,有了创新和人才,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迷信权威、敢于离经叛道、追求真理的精神比物理学成就对人类的意义大得多。成就是有限的,而精神是永恒的。

科学技术研究,创新探索未知,坚忍不拔耕耘,勇于攀登高峰,无私奉献精神。

科学实验就得讲严谨,没有严谨就没有成功。

猜你喜欢

程开甲两弹一星勋章
送你一枚小小勋章
金色的勋章
程开甲“养猪”
“六一”时光机
师兄弟争论
学普通话没有完成
殷殷情深
研发“两弹一星”叶剑英和张爱萍心连心
从“两弹一星”到天宫二号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