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良心行业,不能只当作一门生意来做
2018-05-14李钰
李钰
Q:《留学》记者 A:唐博
唐博,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曾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计算机系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助理。现在,她是北京师说国际教育创始人,北京电视台留学生节目长驻金牌规划师。
在8年的留学行业工作经历中,唐博专注于世界顶级名校申请,擅于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及优势。
Q
唐总从事留学行业八年有余,如果让您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感悟,您会怎么总结?
A
如果说一句话的话,我想说,教育行业是良心行业,不能只把它当作生意来做。
有一个案例,是上周刚发生的事情。就一名国内的学生,想申请博士,当时我们把这个案子给到另外一个老师的时候,那个老师就说,你要把他本科和研究生的GPA给我,先帮他看看申请博士能不能做。后来了解到这个学生的GPA只有70,导师就直接说“这个博士是做不了的,我只能帮他想一想,能不能申请到研究生排名靠后的学校。”
反过来讲,现在有客源过来找到机构,老师如果能把实话告诉学生,这就是一个有良心的公司。但是很多现实的情况却是,导师会说“你先过来吧,把钱交了,然后我看看能不能做”。这样就很不道德,很有可能给了学生希望,却达不到他期待的目标。
现在越来越多工作室、中小型机构,或者是更专业的只做某个国家的中小型公司,老板本身也是学术派出身,在创业后仍然在亲自带学生。我一直认为教育是良心行业,不能真的把教育当做一门生意來做。
Q
听闻唐老师,跟国际学校也经常有合作,国际学校里面不是都有为学生配备的升学顾问么,为什么很多学生和家长还要自己寻找中介进行两手准备?
A
确实很多国际高中的学生和家长找我们进行背景提升或者申请学校,比如周围的101中学和清华附中的学生。他们的国际班都配有升学顾问,但是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顾及过来,通常国际学校的升学顾问是外教,也不可能那么细致的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升学方案。
国际学校或者普通高中的国际班也追求学生的升学率,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条件没那么好的学生,就成为了牺牲品。因此,很多普高国际班和国际学校的家长会在校外再为学生做一个两手准备,让学生出国的事情更保险。
Q
唐总是否可以透露一下公司目前的
经营目标是什么?
A
我们当初做教育行业,就是想把我们以前走过的弯路总结一下,告诫其他的小朋友不要再走一遍。当然,也有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希望可以分享给他们。当时觉得国内,无论理工科,还是文商科,不论是去再好的大学,或者再好的中学,师资不一样,资源不一样,可能对这个孩子一生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还是致力于想让教育资源更公平化,更平均化,让每个学生自己的价值都能得到体现。
所以我们现在的发展路线,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更偏向于小而美,可持续性发展。在可预期的时间里,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再慢慢地扩大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