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生产中的应激因素及消除方法
2018-05-14王卫东刘元平
王卫东 刘元平
摘要:实际的鸡生产过程中会经常有应激因素出现,但是在实际临床生产过程中却很少有表现出临床症状或者是死亡的鸡,大多都会造成鸡的生产能力下降,所以一般饲养者并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实际上鸡生产力下降比鸡感染疾病或者是死亡给鸡养殖场造成的损失还要大。如果鸡生产的饲养环境温度不适宜、通风状况比较差、鸡患病、环境周围有噪声、鸡早转群或防疫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因素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从而导致鸡的心理和生理以至于行为都有相应的变化出现,所以在生产中饲养者必须分析并查找出可能导致的鸡受到应激的因素,并且针对应激因素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消除。
关键词:鸡;养殖;应激因素;消除方法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2-0023-01
1 生产中常见的应激因素
温度:通常鸡的正常环境温度约41℃,但是在鸡不同的生理阶段对于温度的需求也都不太一样。鸡在孵化期间如果温度不稳就会对孵化率造成一定的影响,通常雏鸡和产蛋期成鸡需要的适宜温度在18~21℃,这样的温度环境可以保证产蛋不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如果环境温度突然降低就会刺激呼吸道而引发鸡感染呼吸道疾病,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0℃就会停止产蛋并且导致机体的局部被冻伤。但是如果环境温度超过32℃的时候,鸡体调节代谢降低同时采食量相应的减少,就会导致鸡摄人的营养不够,最后就会导致鸡场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湿度:在临床的养鸡生产中湿度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应激因素,但是如果环境湿度一直都比50%低的情况,雏鸡就会因为环境干燥和灰尘量大,致使鸡患呼吸道疾病,但是如果环境持续高湿状态还会引发其他疾病的出现。
密度:如果鸡舍中每平方米饲养的鸡量超过标准,或者饲养者并没有给鸡分配合理的饲养密度,分群过晚,都会导致鸡群的供氧量不足且散热不好,导致鸡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并且最终患呼吸道疾病。
转群:目前我国大多的饲养场都是采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但是大多饲养者为降低成本,经常会采取早期在保温舍进行育雏操作,在鸡20日龄之后转到育成舍,但是这种因为受到条件限制而经常转群的鸡,通常都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抵抗力下降,最后非常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换料:蛋鸡在全程饲养的过程当中至少要经过2~3次的饲料更换,但是通常会因为饲料形状和营养水平及适口性的不同造成鸡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从而引起其免疫力降低,非常容易感染疾病。
防疫:蛋鸡在每次接种疫苗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应激刺激。通常鸡在接种之后会发生呼吸道疾病、支原体感染;或者是因为饮水免疫停水时间过长而造成过强的刺激;所以,鸡在免疫之后是非常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的。
有害气体:如果鸡舍在建筑的时候比较低矮而且鸡舍配制的通风设备也不够建全,此时如果舍内的通风状况不良,就会导致供氧不足,舍内的有害气体含量超标,直接导致鸡的局部防御机能降低。鸡舍内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如果不能及时的排出就会将舍内的环境污染,时间长或者浓度过大就会导致鸡出现呼吸道疾病或者是腹水症。
此外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对鸡造成刺激,所以飼养者必须加以重视,以减少鸡场的经济损失。
2 消除应激的方法
保证良好通风:在建造鸡舍的时候应该将窗户的位置设计合理并且安装好相应的通风设备,然后根据鸡场的饲养密度计算出合理的通风量,按照舍内外温差、湿度差和风速几个因素将通风的时间确定好,尽量保证鸡舍的通风情况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适宜的温、湿度:鸡生活环境中适宜的温湿度对于鸡群生长特别重要,但是目前个别规范化鸡场配置的供暖系统并不能够完全控制育雏的温度,如果是简陋农户的鸡舍对于温度的控制力就更加差,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利用湿度与温度的合理调整,使鸡舍的环境更适宜鸡生存。
合理的饲养密度:饲养场都应该根据自场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饲养密度,但是不可以生搬硬套其他场的经验而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这样最终会导致鸡在生长后期的死亡率增加,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控制有害气体:饲养者必须对于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含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建造鸡舍的时候就应该考虑配备齐全排风结构和设备,饲养者平时应该检查设备,如果有问题就尽快解决,减少对鸡造成的不良影响。
规范的饲养操作:鸡场应该遵循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并且对鸡群进行合理的分群处理、饲养操作都应该规范,鸡群应该有充足的饮水供给,给鸡群更换饲料的时候应该有充足的过度时间,进行断喙、转群捉鸡操作的时候都要做到轻拿轻放,日常生产中还要防鼠避鸟,此外还要加强防疫消毒灭病等处理措施。
减少鸡群的应激刺激还可以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药物的方式,在鸡进行常规的防疫、转群、运输、断喙等应激操作的时候,可以摄入一定的复合维生素,避免应激带来的刺激。维生素C也是很好的抗应激因子;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都能够增加鸡的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