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2018-05-14田孝永
田孝永
在我所教的班集体中,有一多半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数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婆外爷看护,祖辈们大多年老体衰,且文化程度比较低,对孩子学习方面的辅导少之又少,甚至有些留守儿童都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语文是最富情感化与人文化的科目,它可以将人性中最美好的爱和生命意识以及生命价值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语文科目本身具有的特性来熏陶留守儿童的情感,促使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通过语文教材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精挑细选出来的文章,都表达了浓厚的情感。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留守儿童深刻感知课文,来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感知,并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学《怀念母亲》,这一篇课文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所写,课文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对亲生母亲的悔恨,对祖国母亲的眷恋。母爱对留守儿童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们渴望母爱,但是他们又享受不到充分的母爱,他们对母亲有想念,有陌生,有不理解,有各种复杂的情感。甚至有的学生都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离开自己,去那么遥远的地方。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教师首先要促使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如课文中描写的“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这是作者看到的一个母亲期盼儿子回家的情景,千千万万的母亲都是一样的,都抑制不住地期盼在外求学或者工作的子女回家。我们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使,要促使学生明白:留守儿童的父母也希望他们能够经常陪在子女身边,但是为了给子女们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为了实现他们自身的人生价值,他们在外拼搏,在外不辞辛苦地奋斗。爱的方式有很多种,陪伴是一种爱,留守儿童的父母也在以独特的方式爱着他们的子女,无论他们的子女是否感知到,父母的爱始终都未曾远离他们。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学生,他们的父母爱他们,他们的父母很爱他们。而且我们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他们心中对母爱的理解,谈一谈他们感知到的母爱,这样也能促使學生在心理上对母爱有全新的理解。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下,一个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我们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促使他们明白,假如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小女孩将不再寒冷、不再饥饿、不再孤独、不再痛苦。
二、通过日记与留守儿童近距离沟通
留守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惑,有时候他们和祖辈无法沟通,又不能经常与远在他乡的父母及时沟通,这些小的问题与困惑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就会造成更大的问题。而有的时候学生又不好意思当面向老师寻求帮助,因此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心中的所感所想,所思所惑全部以记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我们更多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而且在学生记日记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认真仔细的阅读,要用真情实意去解决他们的思想负担,长此以往,学生们不会再把记日记当成一项任务,而是与教师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我们班有一名学生,他的父母离异,他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印象中的母亲非常模糊,有一次他在日记中写到:过年了,同学某某的父母都回来了,给他带回好多好东西,我恨我的母亲,恨他狠心抛弃我。看到学生写出这样的文字,我既惊讶又心痛,我能理解学生心理上的无助,他之所以恨他的母亲是因为他渴望得到母爱,而他又得不到母爱。因此在该日记的下方,我写到:大人们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也许你的母亲有不得以的苦衷呢?也许你的母亲心理上也正在备受煎熬,希望与你见面又害怕与你见面。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应当学会原谅,原谅母亲,也原谅自己,通过学习把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理梦想更进一步,来保护我们想保护的人。而且我还多次家访,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名学生,促使他感受到社会中的温暖。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应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对于长期生活在缺乏父母关爱环境下的留守儿童而言,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点燃智慧之火的火源。我们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倾注更多的耐心、鼓励和帮助,鼓励他们融入班集体,减少他们心理上的偏见,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