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基于“城市记忆”的地方文献建设研究
2018-05-14李薇
李薇
“城市记忆”是地方文献的最主要的特征,公共图书馆以此为基础,可以深入发掘有价值的地方文献。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公共图书馆中,地方文献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机构发展、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内容;其次,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基于“城市记忆”的地方文献建设策略,希望能为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内各个地区的地方图书馆,都体现出了有别其他图书馆的独特之处。此种现象的呈现,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建设和发展。因此,如何更加全面地分析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建设发展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城市记忆更好地融入到地方文献建设工作中,推动公共图书馆发展,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1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现状
1.1 机构发展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中,已经在内部设立了专门的文献机构。地方文献机构的设立,对于地方文献的建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性保障。根据相关领域的调查显示,省级图书馆应基本完成了独立地方文献机构的建设工作。全国34个省级单位的公共图书馆,分别建立了不同等級的地方文献机构。还有部分市级单位,建立了专门机构,比如佛山、汕头、苏州和宁波图书馆等。国内县级单位的专门机构并不多见,浙江省近几年正致力于建设省、市和县三级图书馆,对地方文献进行分级管理,推动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1.2 人员配备
国内省级图书馆,已经基本上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地方文献的采集、整理以及开发和使用。大部分的市级图书馆、部分县级图书馆,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还有部分规模较小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管理人员并非专职,而是一人身兼数职。人员的配备、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的发展。
1.3 经费投入
公共图书馆中,地方文献的建设工作,主要的采集和获取途径为购买、民间征集和社会捐赠等。稳定的经费支持,可以为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收藏,提供长久稳定的支持。国内省级和部分市级县级的公共图书馆,具有相对稳定的经费支持。比如,湖南省图书馆文献建设工作,始终位于国内公共图书馆文献建设工作的前列。经费投入以每年几万元不等的速度增加,为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集量的增长,提供了相对稳定的保障。
2 公共图书馆基于“城市记忆”地方文献建设策略
2.1 动员群众主动收集文献
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中,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地方文献建设举措。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该项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调度,可以提供充足的保障。地方文献的建设工作,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到文献收集中,有利于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精心挑选出符合城市内部居民共同价值观的城市记忆。比如,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在进行地方文献建设工作时,对长期生活在当地的摄影爱好者们,征集了能够反映上海历史变迁的摄影艺术作品。通过此种方式,真实再现了上海的历史风貌。
2.2 利用网络资源数字编辑共享
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中,地方文献的建设工作,需要积极地转变管理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数字编辑和资源共享。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图书馆系统中,搭建了资源共享平台。将各类不同的资源,通过不同的协议和标准,转化为网络环境下,可以统一识别的数字信息资源。通过此种方式,当地公共图书馆将分散在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都进行了数字化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实现交互传输,提高了资源的共享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记忆工程建设工作,之所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离不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与配合。首都图书馆“北京记忆”中的“北京文汇”栏目,已经涵盖了超过1200种数字化文献资源。
2.3 加强宣传推广发挥文献价值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以外,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工作,同样离不开宣传和推广工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发起了关于“世界记忆”的工程项目,目的是为了将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记忆保留。实现文化资源的认识、保护、宣传和利用等建设目标。公共图书馆的宣传,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长时间、多途径、多空间和多载体的宣传方式,可以将“世界记忆”框架下的“城市记忆”理念,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心中。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将城市记忆融入到地方文献建设工作中,采取了以下几种宣传方式:(1)网站宣传;(2)公共图书馆大厅多媒体宣传;(3)知识讲座;(4)制作并发放精美宣传册;(6)城市广场LED设备宣传。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充分地提升了宣传效果。
3 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记忆贯穿了城市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地方文献的建设,可以为城市记忆的保存,提供载体。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地投身到城市记忆保留工程中。借助地方文献载体,将城市记忆保存到文献资料当中。通过形成共同的文化理念和历史记忆,可以使城市内部居民,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此推动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持续稳步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丽水市莲都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