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2018-05-14熊纪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美的教材小学生

熊纪平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是个懂得审美的民族,而一个不懂得审美的人必定是个不完整的人。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决定了审美教育必须从小学开始。审美教育愈早,审美的视野也就愈开阔,对审美的认识愈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审美教育对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判断意义重大,那么,我们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

一、审美教育的内容以及当下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审美教育?所谓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行为美、心灵美、生活美、和谐美等一系列的审美教育活动。审美活动的内容就是让小学生在审美活动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使精神世界得到美化。审美教育是国民系列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当下、审美教育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它们是: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模式根深蒂固,教学宗旨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片而追求平均分、及格率,偏离了美育教育的方针;在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下,功利主义首当其冲,审美教育形同虚设;缺乏系统的小学系列美育教材、缺少专业的美育教师以及相关培训机构;课程教学中很少渗透美育教育。几大不利因素的存在,小学教育举步维艰。

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藏的审美价值,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内容相当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教育价值,在此,分类列举数例加以阐述。

关于社会美的教育。所谓社会美就是指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了人类正义的事业,为了宗高的理想而体现出来的美。具体表现为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体现为敢于与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斗争,体现为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体现为藐视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风貌,体现为吃苦耐劳、勇于攀登的进取精神。

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关于社会美的篇章。比如,《梅花魂》中的老华侨虽然洋装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爱国之情,难以言表。《幸福是什么》中的三个小男孩在历经三十年后,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同的贡献,终于诠释了幸福的真正含义。《二十六年前的回忆》讲述了李大利同志为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慷慨赴难英勇就义。《狼牙山五壮士》中的马宝玉等人宁可跳崖,也不做俘虏。《青山处处埋忠骨》《再见了,亲人》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中的小男孩面对凶恶的敌人,机智勇敢。《普罗卡修斯》《女娲补天》中主人公为了给人类获取火种、补救苍天而饱经磨难。《有的人》中那些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的人将获得永生,名垂千古,反之,那些以人民为敌,替法西斯卖力、违背历史潮流的人将遭人唾弃、遗臭万年。《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表达了对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威胁的强烈愿望。《晏子使楚》中的晏子为了国家的尊严、舌战楚王、不卑不亢。《文成公主进藏》中的文臣公主,千里迢迢,奉命出塞,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团结。《詹天佑》中的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自行设计修筑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为国人争气争光,令西方列强刮目相看。《呼风唤雨的世纪》《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梦圆在今朝》讲述了科学研究的神奇,颂扬了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小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浓厚的兴趣,上述篇章为社会美教育提供了歷史依据。

关于自然美的教育。所谓自然美就是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美。通过对自然界的审美活动,可以让小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自然美的内容具体包括:灿烂的星空、皎洁的月光、汹涌澎湃的大海、雄伟险峻的山峰、辽阔无际的草原、奔腾咆哮的江河等方面的内容。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一幅幅色彩鲜艳、徇丽无比的自然画卷。比如《秋叶飘飘》是多么的潇洒,《小小竹排画中游》是多么的浪漫,《富饶的西沙群岛》《金色的草地》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迷人的张家界》《索溪野的野》《桂林山水》是多么的诱人,《山中访友》是那么让人感到惬意,《雅鲁藏布大峡谷》《草原》又是多么的令人向往。上述山水风光的篇章提供了自然美的审美教育依据。

关于艺术美教育。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美。包括音乐美、舞蹈美、绘画美、造型美等。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就是一种欣赏和评价的过程。

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如下艺术美教育的篇章。比如,《画》中的“远看山有色,近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就是一幅精妙绝伦的艺术画卷。《刷子李》中的李师傅熟练的操作,精湛的技艺令人惊叹。《顶碗少年》中的少年精彩的杂技表演令人拍案叫绝。《藏戏》中的传统的戏原汁原味,颇富特色,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月光曲》中贝多芬演奏的月光曲,让人如痴如醉。《秦兵马俑》中的兵马俑,栩栩如生,个性十足,大有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之妙。《民居》中的客家民居造型独特,傣家竹楼、风格迥异。《颐和园》中的颐和园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中西合璧的典范,上述艺术美教育的篇章为艺术美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关于行为美、心灵美教育。所谓行为美是指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表现为,热爱劳动,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心灵美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美,是一种内在美,它通过行为美的实施又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完美的情感操守,高尚精神品质的升华等。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形成,离不开心灵美,行为美的启蒙审美教育。

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如下行为美、心灵美审美篇章。比如,《爷爷和小树》《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小鸟》分别写爷爷如何保护小树,父亲如何保护小鸟、小男孩如何把鱼投进大海。《穷人》桑娜如何收养邻居的孤儿。《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跨越海洋的生命桥》分别写了鲁迅先生如何关爱他人,台湾同胞为大陆青年捐献骨髓的感人事迹。《钓鱼的启示》《万年牢》《中彩那天》讲的是做人要讲究诚信,做人做事是按规矩办事,讲究原则、讲究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将心比心》讲的是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搭石》写小山村的男女老少为了家乡的公益事业无私奉献,默默无闻。上述篇章写的虽然不是什么宏篇大论,但字里行间却闪耀着心灵美和行为美的思想光辉。

关于和谐美的教育。所谓和谐美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植物之间的高度统一。和谐美是审美对象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多样统一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类向往的终极目标,体现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与动物之间的高度默契,动植物之间的相对平衡。和谐让人们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现行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如下关于和谐美的篇章,比如,《珍珠鸟》《跑进家的老鼠》《老人和海鸥》分别写小鸟、小动物与人如何和谐相处,如何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打扫森林》告诉我需尊重自然规律,动植物之间需要生态平衡。《开满鲜花得到小路》写动植物之间又是如何和睦相处,和谐美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

关于生活美的教育。生活美又称现实美,是指人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创造出来的更加美好的生活。对小学生进行生活美的教育可以激发小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如下生活美教育的篇章,比如,《小鹿和玫瑰花》写小鹿热爱生活。《葡萄沟》描写了葡萄沟的丰收场景。《槐乡的孩子》《麦哨》《童年的墨水画》《牧童》分别写了乡村儿童的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乌塔》中的小主人公年仅十二岁,生活上自立自强,环游世界,生活阅历相当丰富。《小桥流水人家》《乡下人家》写乡村生活淳朴自然。《和田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积极向上。《鲁滨逊漂流记》《汤姆历险记》中的主人公追求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浪漫生活。《找春天》《沙滩上的孩子》写天真烂漫,快乐无比。上述生活美的篇章告诉我们,生活犹如万卷花筒,丰富多彩,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

关于崇高美的教育。所谓崇高美就是一种宏观的美,是一种精神品质,是一种特别出众,引人注目的现象。包括无边无际的草原,连绵起伏的群山,直插云天的雪峰,汹涌澎湃的大潮,固若金汤的防御工程,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凌空而起,飞架南北的桥梁,气势雄伟的名山大川,起伏跌岩的林海等。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崇高美的篇章虽然不多,但选材却相当典型,比如《北京亮起来》写北京高楼林立,五彩缤纷,《长城》中的长城气势宏伟,高大坚固。《赵州桥》中的赵州桥,飞架南北,历久弥坚。《观潮》中的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颇为壮观。《火烧云》中的云彩,变幻莫测,令人遐想。《小兴安岭》中的林海苍苍茫茫,起伏跌宕。崇高美的教育可以把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当然,审美教育的内容不止这些,签于篇幅限制不再一一罗列。

三、小学语文教育必须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篇章可以看出:不论是诗歌、散文、游记,还是神话、传说、科普,可渭洋洋大观、形式多样,都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审美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挖掘蘊藏的审美价值,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示范作用。语文学科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多样性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是其学科无法比拟的,语文教育必须把知识的传授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四、审美教育的地位相当重要,审美教育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如前说述,审美教育对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判断具有极为重要作用。作为一门工具学科的语文自然而然地充当了最为重要的审美教育的角色,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审美教育的重任,小学语文系列的审美篇章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审美教育范例。在这些经典的审美教育范例中,不论是写人,还是叙事,也不论是写景,还是状物,也不论是历史文化的教育,还是对优民良的革命传统的回顾,对小学生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引申,有的放失的渗透教育,把审美意识的理念深深植根与幼小的心灵。不论是从物质的形态、声音、色彩,也不论是从听觉、视觉、触觉,还是从某种品质、某种精神,都大大拓展了小学生的审美视野。为小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等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审美教育相当重要,审美历程曲折艰辛。审美教育是永恒的主题,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美的教材小学生
教材精读
打破平衡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美的校 美的人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我是小学生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