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子在幼儿园游戏中的运用

2018-05-14苏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玩法竹子材料

苏芳

《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陈鹤琴老先生也强调“活的教育、活的题材,要到田间去,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的教材,是知识的主要源泉”。

我园是所乡镇幼儿园,位于两座山之间,随处可见竹子、竹林。同时,大部分幼儿都是农村来的,经常能见家里老人编竹凉席、竹垫、竹篮、竹筐等。我镇竹子资源相对丰富,我们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制作了一系列的竹子教玩具:竹杆、竹高翘、竹马、竹圈、竹梯、竹推车、竹篮、竹筷、竹瓢……开展以“竹”为系列的活动。我们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幼儿年龄特点,利用同种材料在各种活动中创造出不同的玩法,促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中获得富有个性化的教育。

我们“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 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在践行《纲要》理念和贯彻落实精神的大背景下,运用整合教育的思想,以游戏为教育手段,运用“竹”资源,开展有本土气息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充分挖掘竹文化的教育价值, 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下面就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游戏环境的布置,“竹子”的巧妙开发

一个好的环境应该是“会说话、能互动”,就如新《纲 要》中 指 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用引发、支持幼儿的游 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 相互作用。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巧妙地利用活动室内、外、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大量易于接受的、常見的竹艺制作品,创设了充满“竹”趣的互动性环境。如“竹林里的图书室”点缀的株株翠竹则尽显了其雅致、脱俗的韵味,在这里,孩子们吟吟诵诵体会着 诗词中竹的意境、看看画画品味着画作中竹的秀美、说说讲讲分享 着书籍中竹的知识。在进行班级环境创设时,我们也以“竹”为特色布置出具有乡土气息的“一班一品”的“竹文化”班级环境。原本是不起眼的自然弃物,在幼儿园却成了艺术想象和审美创造的重要素材,有的班级以竹帘为主调,有的以竹匾为主调等等来装饰,在老师的构思和孩子的遐想中变化无穷,富有情调。

二、游戏材料的投放,“竹子”的巧妙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 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 条件。可见,材料是为人服务的,在区角中投入竹资源材料能增强孩子操作的兴趣。在考虑材料的投放,要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竹本身坚硬的特性隐藏着危险,所以首先在投放之前,我们将这些材料进行裁剪、去角、磨光,保证无尖角、无竹刺;然后对幼儿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安全教育,使幼儿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最后,与幼儿一起制定了合理的区角活动的活动规则,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在各区角的醒目位置进行张贴,多种角度切实保证各种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注重在一物多玩中充分发挥原材料的使用价值。如竹筒:在美工区可用来绘画、在音乐区可作打击乐器、在科学区做动力小船、在运动区作梅花桩等;竹丝:在美工区作线条表现物体特征、在生活区可进行编织、在益智区用来玩小棒游戏;竹笋壳:可用于主题墙布置,用于美工剪贴、用于做娃娃……

三、游戏过程的指导,“竹子”的巧妙玩法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我们将“竹韵”的文化元素渗 透于幼儿的各类游戏中,不仅能丰富、拓展幼儿游戏的内容与形式,同时富有竹元素的游戏活动也能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去感受文化的特色,理解文化的蕴意。如在户外体育游戏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竹跨栏、竹圈、竹高跷、竹竿、竹软梯等新颖的运动器材,指导孩子独自尝试走不同难度的高跷、或两两探索竹软梯的玩法、或小组练习合作完成跳竹竿……具有文化特色的竹玩具不仅激发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不怕困难、团结合作、勇于尝试等良好的“竹”之品格也在活动 中得到了发展与历练。我们还利用丰富的大自然资源,通过走近竹林认识竹子、挖春 笋、捡竹叶等,使孩子亲近自然、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得到了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个性化得到了发展。

四、游戏活动的评价,“竹子”的艺术欣赏

每次游戏活动结束,教师应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出现的问题、新的表现和玩法,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交流,鼓励他们相互启迪、示范推广新玩法,大胆表现自己的能力。活动的评价中运用简练、形象的语言,帮助孩子梳理经验。如中班竹叶粘贴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粘贴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动物造型的,在评价时教师就可以说“今天小朋友真棒,利用竹叶开了一个动物运动会,动物们可开心了。不过,那些水果呀,交通工具它们可不高兴了,它们希望小朋友下次也用竹叶来和它们交朋友,好吗?”通过教师的语言评价,使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一个认识,同时对物品的归类知识又得到了提升。家庭资源是幼儿竹文化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资源。我们向家长宣传我园“竹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通过 发放“竹文化问卷调查表”,力求与家长达成共识。我们还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特色活动中来,亲自体验竹文化创作带来的乐趣,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特色创建的支持者、参与者,从而使家园教育更趋一致。实践证明,竹文化教育特色资源的开发为幼儿提供了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认识竹子、欣赏竹器、粘贴竹画、学做竹制品等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意识,提高了大胆创新、合作、实践的能力,培养了幼儿的良好品质。

猜你喜欢

玩法竹子材料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大熊猫吃竹子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可爱的小瓢虫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材料
向时尚ICON借衣之“花”式新玩法
摇摇鹅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