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技巧的探究

2018-05-14黄镇宝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水平评价思维

黄镇宝

一、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最优化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目标是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提问的数量要适宜,突出重点。教师要抓住关键性的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使得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了解教材的重、难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并对设计的问题做深入的研究,使问题能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而且还是课堂教学的“R化剂",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的“学习共同体”。提问作为课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把问题作为学生求知的向导,提高学生的思维学技能,也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师提问的好坏影响教学的质量水平。其次要把握提问的时机、切中要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能一味的追求提问的数量而忽视问题的质量。总的来说,教师的提问应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同时,主要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来提问,要做到问题的数量少而精,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提问的目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当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效果

1. 问题水平较低

问题的水平是指问题所处的层次。提高问答技能。在问答的环节中,要求教师要掌握停顿时间的技能。提问的水平对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在提出问题后,不要立即让学生回答。然而,笔者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小学课堂的提问水平仍处在较低的层次上,同水平的问题与学生的思维有教学的难易和不同水平的问题,等待时间是不同的,如对简单问题,时间可缩短些,对于有难度的问题,等待的时间可以长。根据不同的问题,要等待一段時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及组织语言的时间。若要让学生思维不断的发展,就要提高问题的水平,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息息相关。

2. 问题数量多,重点不突出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要随意打断、阻断学生的思路,不要立即反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要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有时间做补充或完善答案,学生能系统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完整的回答。之后教师再提问,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的反馈,让学生体现师生互动。教师通过提问能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但问题的数量过多将使学生忙于应付教师提问,而未能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弱化,学生探索不足。

3.叫答方式较单一

叫答方式是教师在提问后用何种形和时间,减少课上时间的损耗,不能把提间作为惩罚不注意听课式来让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的叫答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以保证教学有序顺利的完成。

4.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积极评价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心。这大都是教师点名的学生。而教师未点名的学生在这节课中就失去了和教师的互动。渐渐的学生们的主动性也消失,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受到限制,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的所在,教师在提问后,要针对不同的信息,明确指出问题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的评价,评价用语切忌笼统,应有效果。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表扬。但并不是表扬的越多越好。

5.评价用语简单、笼統

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的反馈。积极的评价方式在教学中被提倡,要求教师多

鼓励。然而在实际的课堂中却出现了表扬形式的简单 ,如果教师在提问后,对学生的回答只用简单的语言(如“好”“正确”等)对学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同时也要指出学生化,常以简单的词语如“好”“不错”等进行反馈。所以,教师要多表扬学生。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适当的表扬。回答的不足之处,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有效、有针对性的表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知识水平是相联系的。由于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同。

二、农村小学提高课堂提问技巧的对策评价

提高教师的叫答技巧。口叫答方式的优化,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选择不同的叫答方式。教的叫答方式多种多祥,可以随机叫答、即一定的规则答、也可以集体回答等等。毎种叫答方式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教师在运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教师要扩大叫答的范围,教师在叫答过程中,不能只叫自愿回答的学生回答,而忽视不主动回答的学生。要保证每个学生享有均等的机会,使毎个学主都能参与到提何辻程之中。另外,教师要正确、合理地利用上课的时间,减少课上时间的损耗,不能把提问作为惩罚不注意听课,以保证教学有序、顺利的完成。

猜你喜欢

水平评价思维
张水平作品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