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018-05-14党卫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文本语言

党卫华

语言文字运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体现的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语言文字学习,需要有充分的实践运用训练作保证,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领悟语言文字内涵,逐渐探索语言文字学习规律,并在不断实践体验中形成语言运用的表达技巧,为全面提升语言素质奠定基础。

一、重视文本朗读训练,增加语言文字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应该是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方法。学生在朗读中,可以认识文字、记忆字词、感知语言、积累词语,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选择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提升朗读强度。 如同桌读、小组读、表演读、竞赛读等,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并在朗读中有所感、有所获。教师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就是给学生以增加语言文字积累的机会。

二、创设语言运用活动,实现语言内质转化

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特点,设计更多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感知语言文字。如故事会、演讲、诗朗诵比赛、辩论会等,都能够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重要舞台。教师还可以将语言文字学习延伸到课外。 如座谈会、社会调查、家庭汇报等等,都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表达训练。这对提升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第九课《推敲》时,为让学生有更多实践体验,教师设计了一道语言方面的教学活动。 提出分组辩论题目:“‘僧( )月下门到底用‘敲好,还是用‘推好?”在这个辩论活动中,学生根据当时情境,不仅对文本语言内容有了一定认知,也锻炼了分析、判断、归纳、整合等思维素质,提升了即时表达能力。 因为辩论气氛浓烈,需要表现力更强、战斗力更强语言运用,这对历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提倡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大量丰富写作词语

阅读是“吸收”知识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教师通过对课文的讲解,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学生对看似平常的词语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作文时遣词造句自然有方法可用、有规律可循了。教师重视学生朗读课文,通过对文本内涵的解读领悟,语言文字学习积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四、培养良好写作习惯,构建多重交流平台

语言文字的积累,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运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积累渠道,增加学生积累意识。文本阅读能够这样,一篇文章往往有独特的语言特色、结构特点、绝妙之处和点睛之笔,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精读品味,才能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五、学会观察,感受生活,发现素材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宝库。作为学生,往往对身边新鲜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因为孩子们认为作文要写就写大事,对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不重视。鉴于这样,老师一要引导学生多体会每天生活中的乐趣,如“ 每日一憶” 的写作训练,想想什么事可以挑选出来写;二要多发现,不要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让学生知道只要对自己值得记或有教育意义的事都可以写出来。如“做作业抄别人的”被老师批评是坏事,但使我认识到做人要诚实;“放学,我与人打架”,老师的教育使我明白同学之间要团结等,只有深入感受生活,才能创作出一篇篇佳作来。

六、帮助学生熟悉作文技法,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除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素材外,更应教会学生主动选择和分析有用的素材并养成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做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篇文章能否写出真情实感,是写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写作时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真人真事。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感受才真切,体会才深刻,写出文章才是真挚情感的流露;只有自己受感动的事情才可能去感动别人。

总之,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语言文字学习有明确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教学方案,要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立足课堂实践,努力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文本语言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我有我语言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