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节 民族》教案设计

2018-05-14沈凤仙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分布图民族教材

沈凤仙

教材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中国民族分布特征。

2.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从世界看中国”的最后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各民族风土民情等知识,目的让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知识,是学生必备的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指导收集一些主要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服饰、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进行课堂交流,是本节课的重要学习任务。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学知识与前面所学中国疆域和人口知识紧密联系,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初中区域地理打下坚实基础。

3.教材处理

本次授课为4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考虑到尽量让学生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比较重视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并且结合一系列音频、视频,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既完整又具体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

初二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

2.知识障碍

学生对少数民族知识了解较少,民族观念不强。

3.动机和兴趣

由于当前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造成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大部分学生自律能力较弱,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积极性无法持续太久。因此,结合当今信息时代学生能够广泛接触各种媒体,容易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我将采用采音视频结合、任务驱动等方法来进行教学,力求用最短的时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最具吸引力的情境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

(2)运用民族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有关民族风俗、传统节日等,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筛选材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观察中国的民族构成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利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掌握民族分布状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3)通过收集、分析民族资料与参与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重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难点:1.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

2.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五、教学方法

交流谈话法、诱导启发法、读图分析法、情景教学法

六、学法

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节课通过观看大量的民族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展示让学生收集的一些主要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服饰、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进行课堂交流,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获取地理知识,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习能力和思维

能力。

猜你喜欢

分布图民族教材
教材精读
MINORITY REPORT
中国癌症分布图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
传承 民族 文化
人生真相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