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脚印》教学设计

2018-05-14张媛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思乡脚印乡愁

张媛

一、概述

任教学科:语文 专业:计算机 年级:一年 班级:一班

《脚印》是一篇出色的思乡美文,选于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

这篇文章的视角独特,从关于脚印的传说入手,结合多个故事与传说的拓展与点化,回顾人生的种种滋味,抒發对于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

此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直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后两个部分分别围绕一个传说与一个故事展开。同时,后两个部分之间又构成递进关系,最终将作者的思乡之情推向极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文中出现的传说、典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那种浪漫略近颓废的思乡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2.教学难点: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情感。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职专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学习语文的思路还停留在初中分析问题的浅显思路上。对于有关思乡的课文赏析,有过大概的了解。比如:余光中的《乡愁》和朱自清的《背影》,这两篇课文对于孩子们的身心都有过或多或少的触动。

今天所学的《脚印》这篇课文,对于孩子的触动不仅仅存在于表面,更是处于更深层次,在内心深处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作者的思乡之情有一定的认识。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的指导方针是“以读代讲”,即通过诵读体会文意。

共分为四个步骤:深情地朗读——细腻地品读——优美地解读——丰富地联读,以此来让学生“以读促赏”,通过不断诵读品味诗歌的感情。同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音乐以及相关图片等,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更好地把握情感。并且通过质疑、自主探讨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交流讨论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2.设计特色

散文教学还是离不开诵读。教师不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在进行不同形式的诵读上,培养学生对散文的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质疑、协作学习等,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当堂仿写诗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飞速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的设计

多媒体教室,课件教学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评价

这一“诵读——解读——激情——拓展”的教学模式,充分做到了实现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而且学生在这一节课中也充分实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很好地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退居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学习。

九、教学总结

《脚印》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散文,教师用心去教,用感情教,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人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振。

1.课堂导入设计新颖,诗歌《乡愁》渲染气氛,配以背景音乐自然引人新课,让学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奠定感情基调。

2.课堂气氛融洽,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很默契。尤其在“有时候,我一想起这个传说就激动;有时候,我一想起这个传说就怀疑”的问题上,我采取由易到难,步步设疑,步步解答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我使学生了解到作者怀疑的是什么,即鬼魂没有时间,也没有记忆去捡拾脚印,进而产生怀疑。一问一答中,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然后,抽丝剥茧,使问题简单化。谈笑风生中,将问题顺利解决。

3.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恰到好处的辅助作用,体现了课堂资源的整合。课前的诗歌欣赏《乡愁》,再加上老兵高秉涵的视频,最后以费翔的《故乡的云》作为背景音乐,都给人以审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

猜你喜欢

思乡脚印乡愁
乡愁
乡愁
静夜思乡情意浓
思乡
本期主题:思乡
回头一望是乡愁
奇怪的脚印
思乡美丽又忧伤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