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8-05-14陈礼萍
陈礼萍
一、营造鲜活、和谐的课堂
如《1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片断:
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微笑着问学生:“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
“还有4只。”有一个学生说道。
“应该是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全都吓跑了。”
“还有3只小鸟。”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嘈杂声响起。
“怎么会是3只呢?不对,不对。”其他学生纷纷反对。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还有3只小鸟吗?”老师用温柔的语调鼓励着。
“因为5只小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走了鸟妈妈,还有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老师和全班同学禁不住为他鼓起掌来。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当孩子的回答不在你的标准答案内时,请轻轻地问声“你是怎么想的呢?”;当孩子的做法出乎你的意料时,请悄悄地说句“你为什么这样做的呀?”。相信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我们才能听到“1001”与《一千零一夜》合奏出的美妙旋律,才能看到“7”与“北斗七星”连缀出的斑斓夜空。也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孩子们才会深刻地铭记住:3只可怜的鸟宝宝,以及它们那被打死的鸟爸爸和被吓走的鸟妈妈。
二、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1.切实掌握有关计算知识
⑴数的认识 ⑵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⑶计算法则 ⑷运算顺序
2.弄清算理,以理明法
一是课堂中通过教具演示说明算理。如一年级教学初步认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性质时,先让学生观察老师左手有3根红色粉笔,右手有5根白色粉笔,让学生根据老师出手的顺序列算式,并计算结果,学生列:3+5=8。调换出手的顺序再让学生列算式为:5+3=8。结果一样,通过演示直观形象的说明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二是通过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如教学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时,出示9+2=?的算式,学生很快地计算出结果是11。教学9加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学生很快计算出结果,重要的是揭示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让学生掌握“凑十法”9+1+1=11的思考过程,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设计有效、针对性的练习
课堂上的巩固练习不在多,而在精。由于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答案,因此对计算题数据较大的时候会有排斥心理,缺乏自信和耐心,导致不能认真看题,容易导致把计算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所以在巩固练习时题目做到精而又有针对性,有效性,每次计算8至10题足矣。
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俩位数时,有一下几道练习巩固题:
1.用竖式计算:132×21 13×421
132 13 421
× 21 × 421 × 13
2.选一选
153×21=( )
①453 ② 1213 ③ 5231 ④3214
学生做完这道题的时候,当问学生是怎样想的时候,气氛非常的活跃,学生用估算排除了① ②,很容易学生用此方法排除了③,最终绝大部分确定选④,但是班级一个孩子提出疑问,看乘数的个位相乘个位应该是3,这时候部分学生已经恍然大悟了,老师此时来了一句把④3214改成④3213就正确了吗?此时所有学生开始默默动手算了一次。
计算教学时一定要精心设计练习,达到灵活计算的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强化口算的基本训练
1.口算天天练
每天利用5分钟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
2.对比练习
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通过有目的的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以提高辨析能力,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
3.改错练习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收集错题, 定期上一节纠正错误课,让学生会诊,当“错题医生”,反复练习,便于对症下药。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很多学生对计算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部分教师也比较忽略计算方法的教学,没有相应的正规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不良的计算习惯,书写马虎,字迹潦草是首当其冲的坏习惯,一部分学生连自己草稿时写的“6”和“0”,“5”和“8”都分不清楚了,随意草稿也是很要不得的一个坏习惯,有些学生的作业本,练习本,课本封面上都是竖式草稿,更有甚者,在桌面、手掌上打草稿,还有在卷面上直接草稿的,班级中更是少有检查的学生。如此不良习惯怎么可能会有提高的计算正确率。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检查习惯,会大大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1.重视书写
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字迹要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教师要率先垂范,对学生有明确要求,作业设计要精心,避免学生产生应付的心理。
2.清晰审题
我认为这是计算正确的首要条件, 审题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还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简便就简便,,做题前要做到心中有数。
3.认真校对
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学生作完题后,再一次校对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做到不漏不错。
4.仔细验算
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认为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计算完一道題后,或采取笔算验算,至少也要采取口算、估算验算;教师对验算要有明确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学生计算后再去验算感觉厌烦和抵触情绪。
总之,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主攻目标的教学原则,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