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研究

2018-05-14黄孟确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师生有效性

黄孟确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

1.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就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互动中,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和经验的指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与促进者。

2.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师生的有效互动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疑惑,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有机会分享同学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3.有利于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师生的有效互动往往是从提出问题开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又在解决问题结束,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师生的有效互动可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学生通过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使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成为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习主体,没有互动就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二、數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形式单一,重师生互动,轻生生互动

2.内容单调,重认知互动,轻情感互动

3.缺乏深度,重形式互动,轻实质互动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

1.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

所谓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即粗放式的问题,这种问题应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可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作多种假设与猜想,不是按既定程序作一蹴而就的验证。

2.设计合作学习,拓宽互动途径

合作学习是课堂互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拓宽了生生互动的途径。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尽量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个性不同进行异质分组,组内每一位成员都要有自己的职责,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小组学习时,要让每一位组员在小组内部充分发表意见,小组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时,要鼓励小组成员积极补充。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内,参与学生学习,从中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相互交流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个体间发生互动,了解他人学习方式,模仿他人行为,增进彼此感情,提供互相借鉴的机会。

3.设计有效提问,激活学生思维,提高互动的效率

教师的提问要有思考价值,能够巩固已学知识、启发思维活动,引起对所学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公理》的教学中,判定公理的推导过程可以这样设计提问。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7)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它有什么用处呢?

提问既可以师生对答,又可以进行生生互答,教师在适当时候点拨提炼,也可以由学生向教师进行提问,提高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增强的互动的需要性和有效性。

4.掌握倾听艺术,将有效互动引向深处

在课堂教学中,倾听似乎是学生的事,教师娓娓道来,学生细细倾听。事实上,倾听别人发言、理解别人的意图是与人交往的前提。初中生天生具有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倾听学生的想法,精心呵护他们心灵的成长和智慧的萌发,他们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教师的倾听,不仅仅要倾听学生的言语表达,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观察学生脸上的表情、了解他们言语背后的情绪,从而判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思维的方向是否准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妥当,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增强课堂中师生的有效互动,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师生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麻辣师生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