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心先生的父亲为她撑起天空

2018-05-14冯东

参花(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冰心父爱爱国

冯东

女儿是水做的,像流水一样的诗,像垂柳一样的歌。父亲爱女儿,护得沉重,抚得深沉。不是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吗?

如果说冰心先生有辉煌的文学地位和享誉世界的作品,我想,应该特别感谢她的父亲。父亲如山的厚重、似海的深邃成就了她“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先生的父亲谢葆璋出身行伍,是严复的学生,是近代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爱国将领。他喜好读书,颇有情趣,思想新潮,热爱生活,疼爱子女,教子有方。

父亲这样的行伍经历、军人气质、秉性爱好,对冰心先生的读书治学、成长成才影响深远。她是家中长女,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儿,自然被父亲疼爱有加,捧为掌上明珠。童年的她,幸福,快乐,如不受羁绊的野马;中年的她,文艺范儿,特浪漫,如撒了欢儿的孩子。他会带她在海边漫步,看潮起潮涌,谈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他会领她骑马打枪,过一回当兵的瘾,体验一番海军的滋味。生活的味道,为她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奠定了基础。

兴趣其实就是催化剂,更是萃取剂。一旦有了燃点,便会燃烧,进而燎原。

冰心先生在《忆读书》里回忆道:“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她与书为友,与书同伴,小小年纪就开始啃读《三国演义》,尽管不求甚解,但也读得有滋有味。贴心的父亲带她去戏园里特意点有关“三国”的戏,用京剧唱念做打带她穿越历史。虽然他并不喜欢看戏,但却陪着她,用恰当的方式激发她读书的乐趣。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童年里,父母给孩子播下什么种子,他们长大后就会送给家长结出什么果实。

冰心先生打小便跟在父亲身边。她看着父亲的一举一动,父亲看着她的一笑一颦。小孩子最容易模仿大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仿佛夜晚月儿挂上柳梢。习惯成自然,她像父亲一样喜欢安静地读书,像父亲一样直爽豁达,像父亲一样追求民主自由。父亲舐犊情深,循循善诱,关怀备至。他反对给她扎耳朵眼,反对给她裹足穿小鞋。他愿意化作一片云彩,化作一棵大树,给她成长的空间和自由的原野。

父亲民族情结浓烈,满腔爱国热忱。他经常带着冰心先生上军舰,把舰上的设备、生活方式等有趣的东西,活灵活现地讲给她听。他告诉她,只有民族觉悟,自立自强,才能扬我国威,振兴中华。曾去过英、法、意、日等地的他,作为巡洋舰上的青年军官,留洋归来却气愤地说:“我觉得到哪里,我都抬不起头来,你不到外国,不知道中国的可爱,离中国越远,就对她越亲。但是,我们中国不振兴起来就会被人家瓜分了去……”

父亲为她播下爱国的种子,它破土而发,勃勃生机,鼓舞着她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道路。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之时,她把攒下的十块压岁钱送到申报馆,用作劳军。当“五四”运动爆发之时,她义愤填膺地积极投身到爱国运动中。

伟大的父亲,成就了伟大的女儿。

难怪冰心先生对父亲如此感激,始终铭记在心,在诗文中多次描述:“早晨勇敢的灿烂的太阳,自然是父亲了。他从对山的树梢,雍容尔雅地上来,他温和又严肃地对我说:又是一天了!”

童年如梦,父爱随行。人生之路,父爱相伴。

猜你喜欢

冰心父爱爱国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吹泡泡
迎“春”冰心
父爱如山
母亲
爱国学·晒佳作
《寄小读者》
父爱在哪里?
爱国学·晒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