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托成信托业突围新风口
2018-05-14林伟萍
林伟萍
未来5~10年,我国将有300万家族企业的“创一代”步入退休年龄,如何将企业与家族财富顺利传承给二代将是他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基于这一点,家族信托业务规模有望实現数倍增长。
随着早先资管新规落地,财富管理行业正在进行一场洗牌,其中信托业也正迎来刚性转型。
数据显示,2016年时国内家族信托业务总规模为441.8亿元,坊间预测2020年这一规模有望达到1640.5亿元。“资管新规落地,使得信托传统的通道融资业务遭遇更大阻力;而由于市场需求的爆发,以家族信托为代表的财富管理业务有望成为信托行业的新风口。”中金财富的执行总经理李嘉琪在接受《红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家族信托才是信托行业的本源,作为超级保险柜,家族信托能够有效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日益受到高净值人群的认可。”
“去杠杆”对家族信托影响不大
《红周刊》:随着资管新规颁布、消除多层嵌套及抑制通道业务等去杠杆措施出台,资管行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这将对家族信托带来哪些影响?
李嘉琪:“去杠杆”其实对家族信托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家族信托是法律行为,而非商业行为。具体说来,投资者放入家族信托内的资管,如果在信托机构的打理下实现翻倍增长,信托机构除了获得最初约定的管理费用外,不会从投资者家族信托账户中获取任何其他收益。另外,在极端情况下,假如信托公司破产了,投资者家族信托内的财产也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家族信托才是信托行业的本源。
《红周刊》:目前国内家族信托发展情况究竟如何?
李嘉琪:因为2017年全年的数据还未公布,我们以2016年数据为例分析。目前,国内有21家信托机构和14家银行机构开展家族信托业务。截至2016年底,国内家族信托业务总规模为441.8亿元,我们预计2017年的业务规模将在500亿元以上。此外,随着家族信托业务的开展,保守估计2020年家族信托业务规模也将达到1640.5亿元,部分海外机构甚至乐观预期未来国内家族信托业务规模将达到5.05万亿元。
家族信托选海外还是国内,关键看投资者资产计价方式
《红周刊》:相较于海外家族信托已经有700多年的发展历史,国内家族信托6年的历程稍显稚嫩;投资者在设立家族信托时,该选国内还是选离岸呢?
李嘉琪:海外家族信托和国内家族信托其实并不冲突,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就只能做国内家族信托,做不了海外家族信托,人民币计价以外的资产只能做海外信托,国内家族信托也是装不进去的。
此外,相较于海外家族信托仅具有法律契约关系,国内家族信托还可以帮投资者做好投资管理。因为国内信托公司都是金融机构,是需要金融牌照的;而海外信托公司则不需要牌照,如香港信托公司是不归香港监管机构监管的,注册信托公司只需去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就可以了。
《红周刊》:就国内家族信托而言,财产隔离效果也是市场热议的焦点,目前是否可以完全实现财富隔离的效果呢?
李嘉琪:国内家族信托是完全可以实现财产隔离,因为家族信托是个他益信托。例如之前某地方企业,做员工福利信托,受益人为员工。但在设立几年后,企业经营困难倒闭,债权人上门追债,想要动用员工福利信托内的资产,但法院无权对之前设立的信托财产进行强制执行,最终以债权人撤诉告终。
这个案例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目前国内信托是可以做到财产隔离的,二是从经营隔离风险角度来看,家族信托一定要在企业经营稳健、发展良好的情况下来设立。因为当企业出现债务纠纷时,法院会就投资者之前设立的家族信托时间点进行举证。因此对于有设立家族信托意愿,或者要继续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有对外融资需求的家族企业负责人,设立信托要尽量提前。
《红周刊》:但是,国人对于设立家族信托似乎觉得有交代遗嘱的味道,从情感上有所抵触;而且,国内家族信托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限制因素,比如说房地产、股权等不动产如何装入家族信托?
李嘉琪:的确,目前家族信托放入金融类产品或者现金货币类资产是比较方便的,但对于不动产,例如上市股权、非上市股权、房地产等交易还不是那么顺畅,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些资产目前不能放入国内信托。只是相对于海外市场,国内实际操作起来客户成本会比较高,目前无论是股权类还是房地产类家族信托都有落单案例。
以未上市股权为例,在企业IPO前,如果投资者持股5%以上,则需要拆架构才可以将相关股权装入家族信托。此外,目前国内将房地产放入家族信托是视同买卖的,因此税费也比较高,我们建议投资者将具有传承价值的不动产装入家族信托;而对于需要保持一定流动性的不动产,则不建议投资者将其装入。
有扩张需求的企业经营者,建议设立不可撤销家族信托
《红周刊》:在国人传统思维中,财产只有放在自己名下才最放心,投资者该如何处理家族信托控制权问题?
李嘉琪:对于控制权的问题,如果是经营企业的投资者设立家族信托,我们肯定建议设立不可撤销的信托,隔离经营风险。同时,信托委托人在家族信托投资决策过程中权限越小,起到的隔离防范效果越好。
目前,国内信托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全权委托,这也是能起到最好隔离效果的家族信托模式。这种模式是信托设立者将家族信托的投资管理权全权授权给信托或银行机构,由它们作为家族信托的投资顾问,打理家族信托资产。第二种模式是部分委托,也就是投资者希望对家族信托的管理有一定的参与权,通常是信托机构给予投资者资产配置投资建议,但最终决策由投资者自己决定。第三种模式是投资者设立家族信托,然后自己挑选信任的人来打理家族信托资产。这种信托模式比较适合没有经营企业、不存在债务风险的客户。
《红周刊》:家族信托的期限通常是50年、100年,因此稳定性对于家族信托而言非常重要,信托机构是如何来实现家族信托资产的保值增值的?
李嘉琪:因为家族信托是定制化的产品,所以每个客户对于资产的配置需求各不相同。因为家族信托内的资产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是需要传承下去的,所以安全性肯定排在首位。绝大部分投资者对于家族信托内的资产收益率可以跑赢银行理财就很满意。
《红周刊》:数据显示,国内家族信托的平均规模大概在3000万元以上,但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保险金信托等百万级规模的信托,对此如何看?
李嘉琪:家族信托作为财富管理工具,在国内开展时间并不长。国内富人群体对家族信托还处于理解到信任的过程。因此,现在部分信托机构会将家族信托门槛最低降低至300万元或者600万元,但这种家族信托更多是一种体验式的家族信托。根据我们的调查,用户在设立家族信托体检后绝大多数都会不断地往家族信托中增加资产,全市场家族信托的平均规模基本都在3000万元以上。而保险金信托是信托公司通过和保险公司合作衍生出的保险金信托产品,它是一种纯保单资产;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建议把两个工具结合起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