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房突围:战绩堪比平型关的传奇之战
2018-05-14王贞勤
1939年5月初,日伪军8000多人向转战山东泰西陆房村的八路军115师一部发起九路围攻。八路军指战员绝地反击,最后不仅以较小代价胜利突围,还取得了歼灭日军1300余人,战绩堪比平型关的重大胜利,成为背水一战的又一部现代经典传奇。
日军兵分九路对八路军115师进行“铁壁合围”
1939年3月,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桓和代理师长陈光,奉党中央之命专门率115师师部和主力343旅686团,挺进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
115师在鲁西首战樊坝、歼灭郓城县伪保安团800余人后,罗荣桓和陈光决定,让686团3营留在鲁西坚持斗争,686团团直和1、2营在新任团长张仁初、政委刘西元的带领下,继续往东直插泰山西麓的山区。随后,八路军在泰西地区连续发起新的攻势,多次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直接威胁到日军占据的战略要地济南和津浦路的安全,引起日军驻山东最高指挥官——第12军中将司令官尾高龟藏的警觉。他很快就通过情报得知,八路军115师已经进入他的“地盘”。
尾高龟藏坐在济南的司令部内,两眼失神地望着桌上那一份份如雪片般飞来的战报,似芒在背,如鲠在喉。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平型关设伏,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自此,八路军115师的威名,日军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为报平型关的一箭之仇,尾高龟藏打算消灭八路军115师。1939年4月底,尾高龟藏纠集两个旅团的主力及驻济南、泰安、兖州等17个城镇的兵力共5000余人,伪军3000余人,出动汽车、坦克100多辆,携带不同口径的各式火炮100余门,在他的亲自指挥下,兵分九路对泰西八路军115师活动地区进行“铁壁合围”。
当时,由于115师是向敌占区开进,情报保障不好,通讯设备差,掌握敌情不够准确和及时,对敌军的“铁壁合围”战术未能提前识破,等发觉形势严重时已经晚了。
5月2日-8日,日伪军先后“扫荡”了东平、汶上地区,9日开始向肥城、宁阳间山区向心推进。5月10日夜,八路军115师、津浦支队、中共鲁西区委和泰西地委的指战员和地方干部3000余人,被重重包围在泰西肥城县境内的陆房村一带。这一地区为盆地,四面皆山,纵横不过10余里,我军3000余人被困在这一狭小地区内,天明后四周只要有一处被敌突破,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形势十分危急,115师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5月10日深夜,陈光在陆房村召开紧急会议,并做了战斗部署,要求部队在11日拂晓前抢占陆房四周的有利地形,做好战斗准备。
散会后,陈光单独把686团团长张仁初和政委刘西元留下,把保卫陆房的任务交给了他们团,要求他们一定要守到第二天天黑。
陆房四周的山地成为日军坟场
686团由原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改编而成,经历过井冈山5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对日军作战也是战绩显赫,继平型关大捷之后,还参加过广阳战斗、井沟午城战斗、汾离公路三战三捷等著名战斗,不仅善于山地战,更积累了丰富的对日作战经验。
张仁初和刘西元回到团里的时候,东方已经出现鱼肚白,两人顾不上洗把脸,立即进行了战斗部署:将团指挥所从陆房移到村西边肥猪山坳的簸箕掌,686团1营教导员王六生带领3、4连抢占肥猪山;1营副营长徐敬元带2连抢占肥猪山的前哨岈山。肥猪山海拔在570米左右,是这一带的最高峰,日军只要突破了这里,整个陆房很快就会被他们收入囊中。
天亮了,日军向晨雾弥漫的陆房上空打了3发信号弹,接着展开了猛烈的炮击。鬼子的炮火虽然厉害,却并未沾着八路军指战员的毫毛。原来,指战员运用了一套成功的山地作战经验:当敌人将要火力急袭前,部队迅速撤至背向敌人进攻方向的半山腰隐蔽。因为,所有的火炮弹道都是弧线运动,都有它们不同的死角,炮弹打不中山顶就要超越山顶落到山下,他们选在弹道弧线的死角地段隐蔽,敌人的炮弹自然就伤不着他们。
敌人见向岈山冲锋未能奏效,便分兵数路,在猛烈炮火掩護下,从山脚疯狂地朝肥猪山包抄上来。一时间,肥猪山上炮声隆隆,枪声阵阵,硝烟翻滚,木石横飞。
张仁初发现肥猪山形势危急,给刘西元打了个招呼,就离开团指挥所,直奔肥猪山主阵地研究反击问题,他要求大家避敌锐气,以小组分散隐蔽,近距离开火。3、4两连按他的要求打,很见成效,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
中午时分,战斗已达最激烈的高峰。这时,鬼子已冲到离686团2营阵地前沿的三四十米处,指挥员振臂一呼,勇士们应声喊出震天动地的冲杀声,猛然跃起,紧接着,一排排手榴弹、掷弹筒、炸药包纷纷扔入敌群,轻重机枪吐着火舌怒吼著,敌群中闪着火光,冒着黑烟,血肉横飞,死尸狼藉,陆房四周的山地成为日军坟场。
下午,剩余的敌人兵分两路,继续向岈山发起猛攻。岈山西面的敌人没前进多远,就被2连咬住了,2连很快把敌人打了下去。溃退下去的残敌与另一路敌人会合在一起,嚎叫着改向3连阵地扑来。面对数倍于我的敌人,3连指战员毫无惧色,他们奋起反击,愈战愈勇,甚至发起白刃战,打退了敌人第9次进攻,日军终于领教了这支“长征精华”的厉害。
安全突出重围,歼敌堪比平型关
黄昏终于来临了,日军在我军各阵地前丢下了1000多具尸体,早已精疲力竭,而且不习惯夜战,于是逐渐收缩兵力,准备第2天再战。
陈光利用敌人这一致命弱点,决定实施夜间突围。5月11日下午3时左右,罗荣桓发来电报,说他那个方向没有敌情,建议部队向他所在的西南方向突围。
陈光下达了死命令:不惜任何牺牲,坚决突围出去。并决定分三路突围:686团掩护师机关,沿岈山小路向西南方向突围、过汶河去东平无盐村,这一路由陈光亲带骑兵连在前探路;中路辎重部队经下庄、孙伯过汶河去汶上城东;津浦支队掩护鲁西区党委、泰西地委,从寨子向南经摩天岭、过汶河到荣华树村转移。接下来,大家展开了紧张的突围准备工作:炊事员用绳子和草团捆垫炊具;骑兵用棉布包裹马蹄;干部们逐个检查战士们的装束和武器……
22时许,部队集合起来开始分路突围。敌人为防止我军突围,在陆房周围的各个制高点和大小路口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大火映照着往来巡逻兵的钢盔和刺刀,清晰可见。师部这一路,在夜幕掩护下,当地老乡作为向导为部队带路,由刘西元率1营开路,师部居中,张仁初率2营殿后。当翻过岈山时,战士们清晰地看到炮弹爆炸的闪光映红了陆房周围起伏的山岭。原来,日军被八路军专门留在陆房的小股部队迷惑住了,以为115师还在他们的包围之中。
5月12日拂晓,八路军突围部队渡过汶河,到达了东平以东的无盐村和南陶城,同罗荣桓政委会合了,津浦支队、鲁西区党委、泰西地委也都安全转移到了汶河南岸。至此,3000余名指战员和地方干部终于安全突出了重围。
此时,日军的大炮正把陆房周围的山岭打得火光冲天。当他们小心翼翼地爬上山顶时,却连个人影也没见到。尾高龟藏不信,亲自赶到陆房一带察看,顿时气得七窍生烟。
陆房突围战,我军歼敌堪比平型关。日军自己承认伤亡1300多人,其中包括50多名军官和一名大佐联队长。日军在报纸上吹嘘说:他们取得了“消灭”一万多八路军的“赫赫战果”。其实,八路军被围人员加上地方干部,总共才3000多人,实际伤亡是340人(另有360人、200余人等几种说法)。
陆房突击战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日军围歼我军的梦想,保存了我军的精华,而且极大地振奋了山东抗日军民的斗志。
(《军事文摘》2018年第6期 王贞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