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这篇惊世雄文如何改变中国
2018-05-14丁飞景明
丁飞 景明
如今,回忆文章出炉的前后,胡福明坦言:“文中的观点并不是我的首创,只是由我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把它写了出来。当时是万万没有想到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时代是思想之母,这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为历史转折服务的……”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该文原稿由时任南京大学政治系教师胡福明撰写,后经数度修改,最终以《光明日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文章发表后,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成为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影响和推动了中国改革的整个进程。
在文章发表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媒体采访了文章的主要作者胡福明。回忆起当年那段历程,这位83岁的老人依然心潮澎湃。
文章起笔于医院走廊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联合发表了一篇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在这篇社论里提出了“两个凡是”的论调。在胡福明看来,这种说法简直“不可思议”。
“如果承认了它,那就意味着中国停滞不前、寸步难行,我开始认识到,阻挠国家发展的根本問题就在这里。”胡福明说,“我想了很久,决定批判它,我没跟同志们商量,决定一个人写,文责自负,一人做事一人当”。
1977年7月初,胡福明便把文章的主题、结构确定下来。但此时,妻子住进江苏省人民医院手术。为了照顾妻子,他只得上午到学校讲课,下午到医院进行陪护,晚上则在医院走廊过夜。“于是,我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和《毛泽东选集》陆续拿到医院。”溽暑时节,胡福明借着走廊上的灯光,蹲在地上,趴着凳子,把里面一条条关于实践的理论论述找了出来。
1977年8月下旬,文章写好了,胡福明拟的题目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有8000字。
《光明日报》的“特约评论员”
9月初,胡福明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寄给《光明日报》哲学组记者王强华。
1978年4月上旬,经过近3个月修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原定在《光明日报》哲学专刊第77期上发表。但新任总编辑杨西光看完这篇文章后,觉得放在哲学副刊发表可惜了,作为重要文章,要放在头版发表,影响更大。
恰此时,胡福明要到北京参会。4月13日晚上,胡福明到北京的第二天,杨西光便把他请到光明日报,在座的有王强华、光明日报理论部主任马沛文和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
“大家讨论了很多,杨西光最后讲了修改意见,我归纳起来是两点。”胡福明说,“第一点,要增强针对性、现实性,提高战斗力;第二点,要仔细推敲,防止授人以柄。”
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在此之前,杨西光曾同胡福明商量:“文章公开发表时,不署你的名字,用‘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我们没有约你写这篇文章,是你自己投稿的。我现在就聘请你为《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你就是《光明日报》的特约评论员,你看怎么样?”胡福明当即答道:“很好,只要文章发表了,能起更大的作用,目的就达到了。”
文章刊发后,新华社当天全文转发;5月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转载,紧接着一场全国性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拉开了序幕。
“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比胡福明的原标题,《光明日报》刊发时加了“唯一”两个字。
“标题上加的‘唯一二字,是何人所加,长期说不清,现在查了原件,是杨西光、马沛文、王强华三人改稿时所加。”胡福明说,原稿中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已包含“唯一”的内容,题目加上“唯一”两个字,更有分量,读起来更有气势。
胡福明强调说:“这篇文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如今,回忆文章出炉的前后,胡福明坦言:“文中的观点并不是我的首创,只是由我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把它写了出来。当时是万万没有想到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时代是思想之母,这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为历史转折服务的,我写了这篇文章,来推动这个历史的大转折,只能说摇旗呐喊,这个作用我起到了。”
永远坚持实践标准
因为这篇文章,胡福明的人生也出现了转折。本来在南京大学政治系担任教师的他,收到了去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的通知,让他去担任副部长。到省级机关工作后,他历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于2001年退休。退休后,他依然关心国家大事,读书、看报,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决议,历次中央委员会的决定和公报,他都认真学习。
“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研究新事物、新问题,不断做出新的概括,把理论推向前进。”40年后的今天,重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话,字里行间仍然闪耀着智慧和活力。“就像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一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论断也不会过时,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胡福明说。
他认为,一切工作都应该坚持用实践标准检验。“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可以说实践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的辉煌历史。”
(《瞭望》新闻周刊、《中国之声》2018.5.1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