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德育案例

2018-05-14岳丽亚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舍友农民工子女

岳丽亚

案例背景

我有一个学生叫于晶,这个学生是从上一届休学后进到我们班级的,当时在上一届的时候就是因为性格和全班人都不合,后来上届班主任建议她休学一年。她进入我们班的时候,之前的班主任和我说了些她的问题,这个学生性格很孤僻,不和其他人接触,宿舍的人怀疑她偷东西。进来之后的第一个礼拜我就已经和她沟通过了,基本上每周都会和她谈一次,对她进行开导。我想着在我的班上相安无事渡过三年就皆大欢喜毕业。

二、案例过程再现

犹记得那天上午一二节课的时候我还悠闲的在教师宿舍喝着咖啡,备着接下来三四节需要上的课程,忽然我们班班长一个电话打乱了我的节奏,她对我说:“老师你快来教室里来,于晶这次在教室里面爆发了。”为什么说这次是教室呢,因为这个学生之前基本都是在宿舍和舍友产生冲突,在教室上课的时候还是很太平的。之后我从班上同学口里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当天在上课,估计是后面的同学碰到了于晶同学的椅子,那个同学也没有在意,结果于晶却大爆发了,她觉得所有人都对她不怀好意,都对她有敌意,对她有偏见,她认为后面的同学是故意惹她。她自己先是捏爆了自己的可乐易拉罐瓶子,然后把易拉罐瓶子朝后面的同学砸去!当时上课的老师被她的行为震惊了,只能停下课。之后我就接到了班长给我的电话,于晶同学被我领回了办公室进行谈话。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我对于晶同学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我找了好几位同学聊天,她的舍友和我说了让我更加震惊的事情,因为舍友们也会在高年级同学口中对于晶有所了解,所以基本上没有人和她讲话,她基本就是独来独往,有的时候会莫名其妙的撞击自己的,也会敲砸自己的物品。也从她之前的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她在之前的班级中确实有偷同学东西的事情发生,被全班同学排斥后才会休学的。在了解到这些后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失职,在她进到我自己班级的时候对她的了解,关心实在太少。我就开始思考应该怎么帮助她,怎么开导她,怎么能够给她更多的关怀。

三、成因分析

单从他们家庭的原因来讲,我调查了相关的一些资料,觉得首先是随迁子女家庭的收入都比较低,农民工每个月的收入情况直接决定着能够为孩子提供的教育投资。对他们来说衣食住行样样都需要开支,家中老人赡养、子女上学开销都是他们的负担,实在无力拿出余钱为子女做更多的教育硬件投资。

其次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已经筋疲力尽,很难有充沛的精力关爱孩子的心理状况。

再次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子女教育质量难提高。随迁子女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家长原先掌握的知识已经过时,当其在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指导教育时,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学校对随迁子女关注度不够。虽然学校会定期召开家长会,但由于非强制性,很多家长不愿耽误工时去参加家长会。另外,老师精力有限,很难做到与父母一对一的沟通交流,或者只是简单地讨论一些孩子的情况,对父母在教育的方式上并未提出建议。

整个社会对贫困者或者是弱势群体从各方面存在着不公平待遇,造成这些家庭的子女从小就有着自卑心理,从小在不良的环境下成长,所以性格上和其他城市的家庭子女有些偏差。

四、教育对策

针对上面这些原因,我就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于晶同学进行心理疏导。首先,我把基本每周都会把她叫到办公室和她聊聊天,也不特意强调她和同学的关系,只是天南地北的聊一些不相关的,和她聊聊她的兴趣爱好,和她聊聊近期的流行音乐,近期的电影之类的。同时还对她说的一些话表示赞同以及赞扬,从一开始的基本是我在讲,她在听的状态,慢慢的我发现她愿意和我接近,愿意和我交流,我想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同时,我也会把他们宿舍的同学也叫过来,单独和他们聊,开导他们要慢慢接近于晶,不能孤立她,不能歧视她,他们也真正这样做了。在开班会的时候也强调了班级团结,以及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尤其让班委带头对她改观。

最后,通过各种途径,电话,家访的形式和他们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于晶性格上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有尽量多的时间关心她,鼓励他们多多赞美、少一些批评,因为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五、教育结果

经过全班同学对她越来越关心,父母也尽量多空出时间来陪她,甚至以前一直不來开家长会的爸妈在学期结束的时候也来了,我明显感觉到她看到她爸妈来到学校眼神里面的欣喜,她渐渐的不再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不再是有的时候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而是愿意和人交流沟通,也坐在原来固定的座位上不随意更换了。我还是会定期的和她聊,但是聊天的内容越来越轻松,不像以前那样总是低着头。一学期之后有一次她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岳老师,今天我女儿竟然在超市里挽着我的手臂一起买东西了,以前她都不愿意和我出门。”我就回了她一句:“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六、案例反思

随迁子女也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不能因他们的出身贫穷就对他们冷眼相看。随着国家对农民工问题的逐步重视,进城子女上学问题已经逐渐得到解决。但由于自身家庭的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和城市家庭子女相比,其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不是国家的一项政策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的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为随迁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温馨的学习环境。让随迁子女和城市子女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追逐梦想。

猜你喜欢

舍友农民工子女
生活的快乐源泉——“奇葩”舍友
Tomb-sweeping Day
无债一身轻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新技能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