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018-05-14蓝雪利
蓝雪利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要和理解相结合。对课文理解得越准确,就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同时,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们必须从培养兴趣入手。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方式多角度进行培养。
(一)凭借教材,激发学生的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教师凭借教材,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用自身的情感,引发、调整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进入一定的境界,这样才能使教材内蕴的理念与学生的心灵相沟通,产生强烈的共鸣效应。朗读教学实践表明,用教师良好的范读渗透力和影响力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充分的运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优化教学,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时,我充分结合文中优美流畅的语言,配上一段舒缓、动听的音乐,在饱含深情地进行范读,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感染。我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下雨时的情景,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再通过画面品味语言,然后把握好语调、语气、语速,边想象,边领悟,边吟诵。这样反复启发引导,反复吟读,学生最终领悟文章,找到美的感觉,读起来入情入境,令人叫好。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我们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课文朗读比赛”、“儿歌表演评比”、“读书读报竞赛”、“故事大王”、“郎诵会”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
二、加强朗读的指导
低年级的课文,篇幅比较短小,内容比较浅显,大多容易理解,更应多读多讲,要尽量用指导朗读的办法代替从头至尾的串讲,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凭借朗读来理解课文。朗读应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而且在不同类型的课,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
(一)看图学文的朗读指导
看图学文就性质来说属于讲读课文,朗读时这种类型课文最重要的阅读训练,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要启发他们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的内容,读出相应的语气。
例如,朗读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第五、六段时,可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相互祝福的场面。课文中用了“泼呀,洒呀”、“笑呀,跳呀”等语句,把节日欢乐地气氛推向了高潮,使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效果。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启发学生借助图画,展开想象,入情入境,用恰当的语调读出感情来。本课的最后三段,每段内容很少,只有一两句话。教师在教学时,可采取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几段课文所表达的傣族人民与周总理共度泼水节的欢快心情和深切感受,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人民热爱周总理,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二)讲读课文的朗读指导
一开始,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第二步可结合认识自然段,一段一段地朗读、理解,特别要重视理解词和句。第三步是在理读好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全文、理解全文。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再知道学生读出语气,读的有感情,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不懂就要问》一课的问句较多,朗读中要根据句子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的背,有什么用呢”要用肯定的语气。对先生厉声问孙中山的话:“你会背了吗?”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同学问孙中山的话:“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要用疑问的语气来读。这样读,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做好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
朗读的技巧主要有:重音的把握,停顿的处理,节奏的控制、语气和语调的变化等。在朗读中,对一些在表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我们可以把它读得重一些长一些,以引起听者的注意,教师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对学生的朗读作必要的指导,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他们,这样,学生的信心树立起来了,就会乐于读,这时教师再加以指导,学生就会很快的掌握朗读方法,经常这样训练,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能力。
四、朗读教学要抓好三个层次
一是感知性的读,通读课文,读通读准,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二是理解性的读,边读边议,边读边思,抓住关键句段,以读代讲,以读悟情,把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手段。三是鉴赏性的读,就是抓住课文的精华部分熟读精思,边读边品。如: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描写精美,应当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味,悟出课文中传神的字字句句,与作者产生共鸣。这三个层次的读,分別运用在整体感知课文、讲读课文、巩固全文这三个环节之中,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体现了训练的层次性、过程性,充分发挥了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朗读训练,能培养学生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阐明观点能力,这种能力也必然会迁移到书面语言的表达上,从而加强书面语言的逻辑性和感染力:朗读是增强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人的思维过程是以语言作为载体来进行的。流利准确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仅能充分体现思维过程的流畅、严密和逻辑性,而且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可见,加强朗读的训练,也是促使学生思维品质成熟的一种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