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传统文化渊源

2018-05-14蒲俜

新传奇 2018年27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外交理想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要的思想渊源。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共鸣点,能够增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底蕴,为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奉献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

倡导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出自儒家经典文献《礼记·礼运篇》,用以描述古代先贤追求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指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共享,选举品德高尚、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的大同世界。“天下”的观念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仅是一个与王朝疆域范围相关的地理概念,而且是一种与“家”“国”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寄托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崇高的政治理想与道德信仰。在中国古代的王朝兴衰、更迭中,中国的“天下”观念始终焕发着生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强调的是运用内在道德修养的力量,通过文明教化去实现天下太平的目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抒发的是中国人的济世情怀;“达则兼济天下”的追求,承载的是负责任的共享意识。

近代中华民族遭遇危机,“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成为中国人求强御辱的思想武器。康有为在其所著《大同书》中,设计了大同世界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描绘了“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理想社会。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也将“天下为公”作为奋斗目标,他将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民有、民治、民享的西方思想相融合,创立了“三民主义”,提倡建立全体人民作主的“公天下”。

“天下为公”从古至今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一脉相承。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国内政治生活中,“天下为公”的情怀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国家和民族的富强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对外关系中,“天下为公”的理想体现为超越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体现为中国外交始终致力于与同世界各国建立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支持世界人民的正义事业。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使命,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正是“天下为公”政治理想在国际关系中的发扬光大。“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作为一个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中国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基因的世界意义,着力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优势转变为国际话语权的优势,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

追求和而不同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在维系中国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和”,古代传统典籍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西周末年的思想家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万物由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而成,无差别的单一事物不能产生新的事物。《左传》中记载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意思是像一曲美妙的乐曲一样和谐动听,强调多样性的统一。老子主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同样将“和”视为万物对立统一达到的和谐与平衡。《中庸》中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将天地各得其位、万物生长繁衍的境界称为“中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将“和”看作是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孔子还在前人有关“和”与“同”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观点。《尚书》中则记载有适用于国家间关系的“协和万邦”立场。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因素比“天时”、“地利”更为重要,体现出对“和”的高度重视。

“和”的核心是和而不同。“和”与“同”体现了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和”是保存差异和个性的对立和谐,“不同”之间求“和”是要在承认多样性、矛盾性的前提下找出统一性,求同存异,真正达到“和”的境界。

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从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到建设和谐世界理念,都是对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而不同的理念已经融入中国的外交政策,奠定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視运用中国传统“和”文化,善于将和而不同的理念注入中国的对外政策和策略中,向世界各国推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世界意义。“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重视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道德型文化,道德观念、道德理想占据重要地位,不但体现在个人的道德修养、行为规范上,而且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延伸到治国安邦和国家间关系中,成为判断是非的最高标准。

春秋时管仲将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推崇国家的伦理道德基础。孔子和儒家重视仁、义、礼等道德价值。孔子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儒家认为,国家实行仁政,统治基础才能稳固,只有仁政才能使天下人心悦诚服。“义”是道义,正义,儒家主张以义制利。《论语》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求人们“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用道义去限制对利益的追求。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一者也。”“礼”是社会的规范、秩序和法度,对于个人、社会、国家都是不可缺少的。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荀子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诚信也是备受儒家推崇的基本道德规范。儒家认为,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治国安邦之道。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人无信不立”等道德信条。汉代的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伦理规范的“五常”,使“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

古代中国历代王朝与邻国的外交实践,大多是以仁义宽宏推行怀柔政策,兼收并蓄、慎战避战。新中国成立后,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仍然从深层次影响着中国的国际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渊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亲力亲为开展元首外交,在一系列重要的演讲和讲话中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与当前国际关系发展结合起来,展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深邃的哲学内涵。习近平主席指出:“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

上述阐释极大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了解,展现出中国领导人为人民谋福,为国家负责,为世界担当的博大情怀,将正确义利观确立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价值取向。同时,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经过现代性的发展,焕发出新的时代意义,符合当今国际社会追求公平、正义、平等、秩序的潮流,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渊源。

(人民网2018.7.1 蒲俜/文)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外交理想
黄河文化对眷村文学的影响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刍议师范生伦理道德的养成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