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2018-05-14黄爱明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小猫动画课件

黄爱明

一、利用多媒体动画表演故事,创设有效情境进行教学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对故事的情节也非常感兴趣,并且百听不厌,于上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把课本中的知识点用小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同学,这样更能吸引他们,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活跃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就会非常乐意的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如在教学《0的认识》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用动画表演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天气非常的晴朗,猫妈妈带着小猫去河边钓鱼,猫妈妈坐在河边一心一意的钓鱼,而小猫一会儿钓鱼,一会儿跑去抓蝴蝶,一会儿又去抓蜻蜓,所以一条鱼都没有钓到,猫妈妈钓到一条鱼,用“1”表示,钓到第二条鱼,用“2”表示……而小猫也想用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它钓到的鱼,可是它一条也没有钓到,要用什么数字表示才好呢?大屏幕呈现故事的过程中,同学们都睁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动画课件,仿佛同学们都是那只小猫,都在替小猫想办法,该用什么数字表示小猫钓到的鱼。其实,相对于其他内容,“数的认识”的教学比较单调、乏味,可是利用课件动画表演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就与众不同了,同学们看到这个熟悉的故事,对于这么贴近生活的问题就更加感兴趣了,都非常积极的思考,分析,讨论,在小组里各抒己见,不仅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动画表演故事,创设有效情境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利用课堂游戏,创设有效情境进行教学

波莉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所以,探究新知识时,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材料,设置“动”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对新知的主动探究中。那么这就需要在枯燥的数学课堂中加入游戏这一“动”境,因为设置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数学游戏,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PPT教学课件中的练习环节我经常创设“首尾接龙”“快乐的搭配”“夺宝旗”“摘金星”“登宝座”等游戏竞争的情境,通过这些小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例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当学生探究了计算方法后,便创设了小组登山赛的情境,先说明比赛规则,各组做好准备,随着“开始”一声口令,各组快速计算黑板上自己组的题目,每算对一个就登上一个台阶,看哪组学生能最快地到达山顶,夺得红旗,在这个游戏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地计算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创设有效情境进行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创设了三个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活动情境,我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模拟购物。在讲台上摆放了一些文具,让学生上台购买,当买1元的笔记本时,使学生体会“10角就是1元”,并通过数出10角的活动,抽象出“1元=10角”。同時,让学生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认识并熟悉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积累丰富的购物经验,为使用人民币做准备。这节课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生活场面来创设情境,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也带入生活去学习数学,这样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有效情境进行教学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大部分小学都是PPT教学的展示,这种新颖的教学展示让数学课堂也变得丰富多彩,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取而代之是一些生动的图片、视频,由以前的静态展示变成如今的动态的表现形式,更加具有视觉冲击感,教学效果更好。但是,在利用课件创设情境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学会数学地思考”。如在讲《比例尺》一课时,我利用课件出示学校的教学楼,在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五花八门、不尽人意。我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认为,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确定,一个是不知道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画多长。造成所画的平面图不是自己头脑中理想的结果。这时我就因势利导,利用课件呈现: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才准确?学生在小组里积极思考、探讨,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然后我再将实际长度缩小的动画呈现出来)。这节课没有一开课就讲比例尺的知识,而是创设让学生画教学平面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具有能更有效地展示数学知识内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兴趣爱好等特点,通过转变教师的理念、创新学生的思维、因地制宜的创设教学情境以及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为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小猫动画课件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小猫
动画迷,变身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动画总动员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