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令乾隆父子寝食难安的女悍匪

2018-05-14

新传奇 2018年29期
关键词:起义军嘉庆

在战斗中,王聪儿非常注意军纪的整顿和赏罚分明。齐林之徒曾大寿在成为起义军将领之后,违抗军令,王聪儿下令斩之,整肃军队。和清将贪生怕死的狼狈相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王聪儿不仅亲临前线指挥,而且身先士卒,每次战斗总是冲杀在前。

人们印象中的悍匪大都是男子,那么女子中有没有令人闻风丧胆的悍匪呢?还真有,在乾隆晚年嘉庆初年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位女悍匪。这名女悍匪叫作王聪儿,对于朝廷来讲,她是女贼,是女悍匪,让乾隆和嘉庆父子头疼不已。但是对于民间的老百姓来讲,她却是女中豪杰。

浪迹江湖,卖艺结下姻缘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聪儿出生于湖北襄阳的一个贫苦家庭。相传王聪儿七岁那年,一位道姑见到她,惊异于她的骨骼奇佳,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武学奇才,于是收她为弟子。该道姑是武林中天山派掌门人,身怀绝技武功。道姑遇到王聪儿那年已是年逾古稀,此前从未收徒。王聪儿是她所收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弟子。

道姑果然没有看错人,王聪儿天资聪慧,任何武学可谓一学就会,甚至还能将所学的举一反三,加以改良。不出三年,她的武学根基已经异常扎实。

王聪儿的父亲曾是安襄郧荆道衙内的差役,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丧父后,王聪儿便随母亲浪迹江湖,跟着母亲学习杂技,跑马走绳,舞刀使棒。母女俩凭着一身技艺走南闯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母女俩所从事的行当——江湖艺人,在当时封建社会里被统治者看作是最卑贱的职业,王聪儿自小就尝遍人间的艰辛,练就了坚强不屈的性格。

有一次,母女二人在襄阳表演杂技时,一群流氓地痞上前挑衅,王聪儿凭着一身功夫打伤了几个地痞,不料却被官府缉拿入狱。危难之时,一位年轻人出手相助,母女俩才摆脱了麻烦官司。这个人是白莲教首领宋之清的大弟子齐林,随后王聪儿也加入白莲教。

入教后,她成为齐林的得力助手,两人情投意合,16岁的王聪儿嫁给了齐林,结成良缘,被称作齐王氏。齐林在湖北收徒,教号“大师父”,王聪儿号“二师父”,人称“齐二师娘”。齐林和王聪儿在民间以卖艺作为幌子,一方面劫富济贫,帮扶弱者,另一方面秘密宣传白莲教,劝人入教。

继承夫志,秘密组织起义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的一种民间秘密宗教结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元、明两代,白莲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至清初,逐渐发展成为反清秘密组织。

清王朝曾有过“康乾盛世”。到和珅掌权的时候,清王朝已十分腐败,地方官吏贪污横行,百姓怨声载道。乾隆后期,鄂、豫、川、陕等省又屡遭天灾,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为此,在湖北、河南一带,白莲教又盛行起来。参加白莲教支派收元教的人越来越多。收元教首领宋之清的大弟子齐林,利用自己身为襄阳差役的合法身分,掌握了千人以上的差役,在他们中间传教收徒。白莲教教徒宣传说,清朝快要灭亡,将来会出现新的世界,入教的人可以分到土地。贫苦农民纷纷加入了白莲教。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秋,清廷大規模镇压鄂、豫、川、陕等省的收元教和混元教。各省地方官吏奉乾隆帝指令,大肆搜捕白莲教徒,白莲教首领除刘之协等人逃脱外,几乎全部被捕,这就是著名的“六省教案”,同时被杀的还有王聪儿的丈夫齐林。

此后,清廷便以邪教为名大肆抓捕教民,行敲诈勒索之实,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反抗。王聪儿决定继承丈夫遗志,完成丈夫未竞的事业,率领教徒和清廷抗争,以解救生活在贫苦中的民众。

乾隆六十年(1795年),湖北各地的白莲教首领秘密商定在“辰年辰月辰日”(嘉庆元年三月初十)共同起义。

嘉庆元年(1796年)四月,姚之富(齐林弟子)、王聪儿率起义军围攻樊城,因清军有备,起义军继而强攻襄阳城。在战斗中,王聪儿非常注意军纪的整顿和赏罚分明。齐林之徒曾大寿在成为起义军将领之后,违抗军令,王聪儿下令斩之,整肃军队。和清将贪生怕死的狼狈相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王聪儿不仅亲临前线指挥,而且身先士卒,每次战斗总是冲杀在前。王聪儿直接领导的数百名女兵,在战斗中都和她一样冲杀在前。

宁死不降,女侠殉难郧西

反抗清廷的浪潮在三省广大地区蔓延开来。嘉庆帝一看起义军声势越来越大,连忙命令各地的总督、巡抚、将军、总兵等大小官员,派出大批人马镇压。可是那些大小官员们只知道贪污军饷,根本无心打仗。

王聪儿率领的起义军打起仗来不但勇敢,而且机动灵活。他们在行军的时候不走平坦大道,专挑山间小路走,并找准机会时不时地袭击清兵。起义军还把队伍分成许多小队,几百人一队,有分有合,忽南忽北,把围剿他们的清兵弄得晕头转向。

王聪儿率领的起义军在湖北、河南、陕西流动作战,打击清兵,后来到了四川,跟当地的起义军会师。

嘉庆帝见官军围剿白莲教起义军失败,严厉督促各地将军集中兵力,围剿王聪儿起义军。清军将领明亮向嘉庆帝献了一条计策,要各地的大地主组织武装民团,修筑碉堡。起义军一来,就把百姓赶到碉堡里去,让起义军失去群众援助,得不到粮草供应。这种做法叫“坚壁清野”,起义军的行动果然越来越困难。

嘉庆三年(1798年)初,当王聪儿率部再打回湖北的时候,后有官军紧紧追击,前有地主武装民团的拦截,王聪儿不得不率领部下由陕西经过莲花池、两河口进入郧西。岂料郧阳守备王正常率官军、乡勇早已在现郧西县槐树沟设伏,专等王聪儿进入圈套。

三月六日,清兵分成若干部,接连不断地向起义军营垒冲击。面对危险局面,王聪儿果断地指挥起义军顺槐树沟直上向阎王碥突围。起义军且战且退,山沟越来越窄,难以前行。猛然间,山谷轰鸣,乱石滚下,起义军无处躲藏,死伤不计其数。

王聪儿、姚之富决定弃马登茅山,攀援而上,等登上阎王碥,已是人困马乏。清兵穷追不舍。王聪儿和众将士不顾伤痛和疲劳,继续挥舞战刀,大砍大杀,被杀的清兵从石崖坠入山谷,但清军仍一批接一批冲上来。此时,王聪儿身边只剩下助手姚之富和二三十名士兵,突围已是不可能了。王聪儿从容地接过战旗,整整衣装,率众从阎王碥跳崖自尽。这一天,是嘉庆三年三月六日(1798年4月21日)。

当清兵在悬崖下的乱尸中找到姚之富时,他早已气绝身亡,而时年仅21岁的王聪儿则一息尚存,清军首领德楞泰问话时,王聪儿面不改色,毅然承认自己就是齐王氏王聪儿,随后气绝身亡。

那场争战中,仅郧西本地驻军及乡勇战死者即有1400余人,而白莲教义军战死者7000余人,被生俘的1000多名起义军也被尽数斩杀于茅山或槐树沟。为表战功,清军于王聪儿就义地修建了一座茅山庙,此庙至今仍存。

王聪儿虽死,但白莲教其余各部转战于鄂陕一带长达4年之久,给满清朝廷以沉重打击。满清统治者共花了9年时间,才把这场起义镇压下去。在清代,这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还是第一次,它是清王朝由盛而衰的重要标志。

(《十堰日报》)

猜你喜欢

起义军嘉庆
嘉庆真是被雷劈死的吗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三河坝战役留下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神鸦”泄密,起义军溃败武当山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喜欢言情剧的嘉庆皇帝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嘉庆的尴尬映射大清衰亡
教皇帝说话
沐猴而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