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汝波:一生做11万件好事创世界纪录
2018-05-14
他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捡起了路上的垃圾、为孤寡老人理了发、赶跑了小偷……把11万件小事坚持做了40年,直到把平凡坚持成了伟大。6月10日,中国世界第一认证世界纪录官网发布消息:世上做好事最多的人是中国好人沈汝波。
他立誓一生做10万件好事,并40年如一日践行自己的誓言,共做好事11万余件。6月1日,他走了,享年58岁。
“要像雷锋一样,做一辈子好事”
1978年,18岁的沈汝波走进军营。他出生在山东临清,家里兄妹五个,他是老大。家境贫寒,于是他早早帮父母分担养家的责任。 “认吃亏,别占便宜。”这句父母从小经常叮嘱的话,沈汝波一直记在心里。
在那个年代,能够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去保家卫国,是所有年轻人心中无上荣光的事,沈汝波也不例外。沈汝波所在的炮十师三十三团七连炮四班是“英雄师”里的“英雄班”,班长是连里的“学雷锋标兵”,经常为当地居民做好事。“那时候就是这种氛围,人人抢着做好事。”
一次谈话时,指导员靖贵山提到毛泽东的一句话,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在沈汝波的心里激起了波澜。是啊,怎样才能督促自己,一辈子把做好事坚持下去?目光所及,他被书架上的一本书吸引,“《十万个为什么》,那么我能不能在一生里,完成10万件好事”?“他指着那本《十万个为什么》说,这一生我要做十万件好事。我很惊讶,提醒他这可不是几年、十几年能做到的,是要用一辈子做的事。可他说,一定要做到。”
几天后,靖贵山把沈汝波下决心一辈子做十万件好事的事情在全连做了表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在那个年代,年轻人许下类似的豪言壮语并不鲜见,随着时过境迁,很多人也就渐渐淡忘了。可沈汝波却真的把他的诺言,用一辈子时间来兑现。从许下诺言那天起,他给自己下了任务,每天至少做4件好事,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在部队6年,沈汝波换了6个岗位,养猪、养鸡、挖煤、种菜……哪里有需要,哪里最脏最累,他就毫无怨言地去哪里,而且在每一个岗位上,表现都非常出色。尽管在部队工作忙、训练辛苦,但沈汝波一有闲暇时间,就去帮战友和驻地百姓做好事。他承诺的10万件好事,在部队里完成了8600多件。
1984年,沈汝波退役后来到秦皇岛市蔬菜公司。像在部队里一样,他啥活儿都冲在前。
1991年,沈汝波和单位几位党员成立了党义服务小组。业余时间,他为困难户、残疾人、军人等免费理发。
沈汝波从蔬菜公司下岗后,妻子没工作,孩子上学,全家仅有的固定收入是他每月230元的失业金。即便如此,他刚拿到第一个月的失业金,就给部队的战士们买了一车西瓜送去。
2003年,沈汝波租房开办“党义理发店”。他在店里公示:残疾人、五保户、特困户、军烈属和现役军人免费理发,节假日所有人半费,行动不便老人、残疾人、婴儿上门服务……
“党义,就是为党和社会尽义务。”沈汝波这样解释店名。
家里日子过得紧巴,沈汝波和妻子甚至割过草、捡过废品。有人计算过,多年来,沈汝波为别人免费理发、按摩,如果收钱的话,早已超过百万元。
“只要活一天,就要把好事做下去”
2015年7月,他查出患有食道癌,做了手术之后,一次次的放疗、化疗,150多斤的体重瘦到了80多斤,只能吃流食。
“只要我活一天,就要把好事做下去。”面对重病,最淡定也最坚定的人,就是沈汝波自己。手術清醒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志愿团队成员打电话:“咱们的巡逻和义务服务不能停,我归队了马上跟你们一起去。”
即便躺在病床上,他做好事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止。手术的刀口还没完全愈合,他就在医院捡垃圾、拾烟头。看到化疗室门前散乱着十几双鞋,他吃力地弯下腰一双双摆好;看到病友头发长了,他就叫妻子取来工具,跪在床上给病友理发。
团队该去哪里服务了,谁家的贫困老人头发该剪了,更是他时时牵挂并一次次叮嘱队员们要替他做好的事。
一位爱心市民送来2000元钱让他补身体。这本来可以让贫寒的家境缓解一点儿压力,他却转手让妻子买了10份慰问品,挨个送到10个困难户家里。“我这样做,就是把一份爱心放大成10份,让更多的人得到温暖。”
出院后,尽管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可每当做起好事时,他似乎就忘了自己是个病人。慰问部队、看望养老院老人、清理小广告、捡垃圾、给孩子们作报告……有啥义务活动,他总要坚持参加,别人根本拦不住。有时走不动了,就让别人搀着去,“我去了,哪怕干不了啥,对大伙儿也是个支持”。
今年年初的省人大会议,身体已经难以承受奔波劳累的沈汝波却坚持“爬也要爬去”!他说,人大代表是党和百姓赋予的责任,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会议期间,每当看到路上有烟头、垃圾,他都要吃力地弯下腰捡起来。
病房里,他把好事做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5月4日,靠仪器和药物维持生命的沈汝波,做了一生中最后一件好事:向来探望他的一位癌症患者捐了500元治疗款。
沈汝波在本子上记的“正”字,停留在1.6万多个,算起来是8万多件。而这个数字,其实是非常“保守”的。因为即便一天为100多人理发、为30多人按摩,他都只算一件好事,还有很多他认为举手之劳的小事,根本就没计算在内。“只说8万多件,是为要给自己留个目标,留个动力,还要继续朝着它努力。”
5月31日晚上9点,夜色沉沉。
党义爱心团队的成员王勃和王凯风尘仆仆地从辽宁鞍山赶回秦皇岛。他们紧紧抱着手中的包裹,一下火车,就急匆匆奔向市第一医院。他们抱着的,是沈汝波最后的一个心愿。
当天,他们代替病重的沈汝波,在鞍山接过了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亲手授予的“郭明义爱心团队秦皇岛党义爱心团队分队”队旗。
当这面鲜红的队旗在病床前打开,已处于弥留之际的沈汝波眼睛里又有了光彩,手臂也在努力向上扬,似乎想敬一个庄严的军礼。也许是心愿已了,4个小时后,与病魔斗争了三年的沈汝波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他太累了,该歇歇了。”按照他的遗愿,亲友们流着泪,为他穿上了最爱的绿军装。
沈汝波的事迹影响着众多的人。去年年底,沈汝波创建的党义爱心团队扩大成党义志愿者公益服务中心,集结了22个分队,1万多名成员。“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是沈汝波在自费做的“雷锋纪念胸章”上印上的两句话,有人来到他的小店,他就送几个。他要用这样的方式,传递“雷锋精神”。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新闻媒体,分别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集中采访报道了沈汝波的先进事迹。如今,整个港城已经被沈汝波的精神感染。一年多来,超过60万人次投身于“全民洗城”“烟头革命”等志愿服务活动,
58岁,年轮定格于此。他用生命诠释了一个优秀党员、优秀士兵、优秀公民的本色,诠释了在和平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
(《秦皇岛日报》2018.6.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