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青春·你看到的我是蓝色的
2018-05-14池甜
池甜
我是一名大学生,高中毕业来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西三环学区(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我还是一名海军战士,大学期间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南海舰队进行实战化训练后,进入海军参谋部对潜收信专业,2017年9月退出现役。
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了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走向深蓝·让青春绽放血性之花
从2008年加入共青团,到如今十年走来,我从最初的一名普通共青团员,到高中时作为团代表参加省市共青团代表大会,再到后来考入中央团校……共青团于我而言是特别的,它不仅融入了我的生活,更融入了我的生命。
因为年轻,所以总是看不清,因为对未来的一无所知,所以时常感到迷茫和恐惧,青春施加给人生的真正压力,正是悬而未决的不安。从小到大,我的目标就是好好学习,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但当真正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仿佛迷失了,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没有了目标,浑浑噩噩地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我会厌恶自己,感觉现在的自己对不起高中三年的努力;我时常惶恐不安,不想再这样继续下去,却又害怕改变……直到看到了征兵宣传,我应该给青春的我一个机会,给我的青春一个机会。
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时常问自己什么是初心?我的使命又是什么?现如今,回首过往,我认为初心就是一颗“赤子之心”,纯真而又热烈,弱小但充满生机,就如同共青团般总是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永远朝气蓬勃。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去当兵?因为梦想。《战狼》中解放军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让我振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血军魂点燃了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永远不是说说而已……
我热爱这个国家,我热爱中华民族,我热爱共和国的每一寸土地,一个人的成功不算什么,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才是真的成功,我希望将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国强军实践,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军队。
于是,我选择了走向深蓝,走向离战争最近的地方——中国南海,我希望能捍卫我万里海疆。登上战舰,驰骋在大洋上,自豪地说:“行走在移动的国土上,我就是中国。”
诗人莱蒙托夫在诗歌《帆》中写道:“他只是向前航行,脚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拥有这样傲然的姿态,浩瀚的情怀,人生便永不寂寥。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选择,很多时候,并不是选择本身有多么正确,正确的是你选择了它,并坚持走下去。我们的理想与激情时常被残酷现实吞噬,生存的压力和精神的缺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但我认为青年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无论未来如何,都可八面来风、岿然不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于我而言,我选择了走向深蓝,让青春绽放血性之花。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逐梦深蓝·诗和远方是海上的月亮
我喜欢花,我喜欢海,我喜欢青春靓丽的节拍,但我更爱这身迷彩,这才是花季最酷的色彩,今天开始我不再是一个女孩,我是一名战士。穿上军装,剪了超短的头发,上交了洗面奶在内所有的护肤品……这一切都让我应接不暇,就像是`對我人生的一次“格式化”,这里的每一个第一次,都诠释了一个崭新的开始和全新的我。
我的新兵连,在南海舰队,是鸦片战争的古战场,被誉为“水兵摇篮”。那里走出了20多位共和国将军和30多万名水兵,训练以“狠”为准,改革后全面开展实战化训练,以练为战。
铭史承志,筑梦军营。第一次思想政治教育,我面向国旗,许下铮铮誓言;第一次因为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热泪盈眶;第一次唱军歌,觉得每一句都在说自己……每天全副武装进行训练,队列训练,瞄靶射击,手榴弹投掷,拆装枪械,消防灭火,战伤救护,战术匍匐,体能训练,三公里,蛙泳……很多人在高压的训练环境下,出现了呕吐、晕厥、水肿、膝盖积水等症状,我们戴着防毒面具跑步冲圈,呼吸困难使胸口火辣辣地疼;我们在满是石块的地上匍匐前进,胳膊蹭破了皮,又在不太干净的水里游泳,破皮处化脓;我们穿着迷彩服,腰上挂着迷彩鞋进行游泳考核。
每天夜里,我们都在走廊的地板上压被子,硬生生把松松软软的大棉被压成纸壳一样,只是为了能叠出漂亮的“豆腐块”;每天凌晨,整理内务,拿着小牙刷把毛巾上的每一根毛都梳理得整整齐齐、向右看齐:每周盼着那5分钟的打电话时间,强忍泪水告诉爸爸妈妈我很好……
我也会不堪重负,默默流下泪水,问自己“难道这就是你的梦想?”我后悔过,后悔自己是多么地想不开,才来当兵。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告诉自己,这样的生活再也不会有了,你要珍惜,这么苦这么累都能挺过去,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能将我打倒。我是一名军人,一个战士,并且我有一群战友——同年兵,我们一起带着耐力差的战友跑3公里,一起打扫厕所,一起藏零食,一起偷吃,一起受罚,一起在停水的时候跑去淋浴间接洗澡水喝,一起分享各自男朋友写的信,一起倒计时盼着退伍……逐渐地,我觉得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虽然被虐得很惨,但却很享受这个成长的过程,每一天我都在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我的字典里,只有“我很累”,没有“我不行”。今天的训练就是为了明天的战斗,成长的故事还在继续,无论明天面对的是什么,既然选择了远方,便要风雨兼程。
直到真的要走了,才意识到这就是部队带给我们的,战士的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乐有声有色。每天,我都能看到天边的第一缕晨光熹微,伴着码头传来的汽笛声,我都可以看到操场上巨大的宣传牌:从这里学会打仗,从这里走向战场。
多年以后,当和朋友提起,我会给他们讲述我青春的故事。那些逐梦深蓝的岁月里,有一个女孩在祖国的海疆追寻她的诗和远方,一身浪花白倒映着海上的月亮,一起在余波中摇晃,她的一生,走过很多地方,唯有军营让她倍感荣光。
建功深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为一名通信兵,虽然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战火硝烟,每天面对的就是电脑和键盘,但“三尺机台”亦是履行使命的战场,军队里的执勤保障,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战友的感情是过硬的、过命的。巡航演习战斗的战备拉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团结互助,只有每个人恪尽职守,部队这个大机器才会有效运转。
我的专业是对潜收信,在专业技能比武中,我最终不负众望,获得了金牌,获得了“优秀士兵”和嘉奖。我不再临阵退缩,不再孤立自傲,不再推诿敷衍,我会迎难而上,我相信团结就是力量,我深知使命在肩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此刻我无比自信,听党指挥,让我能走到更宽更美好的远方,未来的我,你不会失望。退戎装不退荣光,卸肩章不卸担当,当一个人的青春与拼搏可以和祖国紧密相连,这是多么幸运和荣耀。建设强大军队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使命,现在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肩上。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同样也是军队的中坚力量。2017年9月,习主席给南开大学8名新入伍大学生的回信饱含深情,这是对青年学子从军报国志向和激情的充分肯定,习主席勉励大家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这是国家领导人、党的领袖、军队首长对青年大学生参军报国的褒奖,也是对我们的期望和重托,更为大家指明了方向。我感到无上光荣,也体会到了无上的责任。
梦想需要坚守,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人的一生,有光荣梦想也有平淡平凡,军旅之路也一样,有“金戈铁马”也有“边关冷月”,一路走来也许是平川坦途,但也难免有险滩陡坡,我们要始终相信,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正如冰心所说“愿你生命中有足够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你就是尖兵,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牢记习主席的殷切嘱托,始终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投身强军兴军火热实践,争当“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贡献智慧和力量。
闫肃先生有一首诗,叫《风花雪月》,“楼兰夜雪,磨砺英雄肝胆;边关冷月,照我盘马弯刀。高歌队列中,心底在冲锋。战胜一切强敌,我是中国兵。”我希望每一名战士都能牢记,自己还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坚定理想、矢志不渝在军营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每一名共和国的青年,都能有一颗赤子之心,與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将红色的基因深深根植于血脉之中。最后,将这句话送给我自己和所有退出现役的战士们,“愿你纵横四海,归来仍是少年。愿你走出半生,依然有战必归。”
如今,我又回到了大学校园,做一个光芒万丈的好姑娘,继续书写青春的故事……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