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显化研究

2018-05-14雷蕾

科技风 2018年34期

摘 要:語料库翻译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近些年新兴发展的一种翻译研究范式。显化则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方法,也越来越受到翻译学界的关注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对其作品有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利用语料库对翻译中的显化进行研究,这对于翻译实践研究,尤其是文学翻译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描写性译学;显化

Abstract: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which emerged in the 1990s,is a new paradigm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recent years.Explicitation is a common method in translation,and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translation circles.Through the study of it,we can have a further in-depth study of its work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ranslation practice,especially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to make use of corpus to study the manifestation in translation.

Keywords:corpus translati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explicitation

1 绪论

自从有语言活动开始就有了翻译。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交际的社会行为,不仅是语言的活动,更是思维的活动,是基于体验的一种认知行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通过解码来获取输入语的相关信息,在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认知体验、认知整合后,以输出语为表现形式对其进行解码。译者的翻译行为,给语言带来的影响,往往远远超出译者本身的想象,尤其对于语系差距较大的语言。人们对于其它文化的经验和知识是通过翻译来达成的,在这点上最显著的例子便是文学翻译,文学翻译在翻译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重点转化为翻译过程的客观实证描述,用过程分析法对翻译行为进行研究。

语料库翻译研究正是在此大背景下产生出来的,从而产生了一个新兴的学科、研究新范式,即语料库翻译学,Sara Laviosa(2002)在其著作《语料库翻译研究:理论、发现和应用》中指出:“语料库翻译学的产生主要受两个研究领域的影响,一个是语料库语言学,另一个是描写性译学研究[1]。”语料库翻译学就是语料库语言学和描写性译学相互结合的产物,从而产生的一种翻译研究的新范式。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法既适用于产品导向和过程导向,也适用于归纳和演绎研究。[2]

1.1 语料库翻译学

语料库翻译学,是指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及翻译学理论,系统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等内容的研究。[3]Mona Baker(1993)的论文《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启示与运用》被认为是语料库翻译学的开山之作。利用语料库的技术优势,以真实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源语文本与译文文本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翻译的特点与规律,探究翻译的行为原则以及运作因素。

1.2 描写性译学

如果说语料库翻译研究在技术层面依托于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为其提供研究方法;那么在理论层面上描述性翻译研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这两者的融合为语料库翻译学奠定了基础,描写性译学研究最早起源于1953年J.Mc Farlane发表的论文《Models of Translation》,他提出翻译研究应根据翻译的实际现状研究翻译本质和翻译过程。[2]而真正提出描写性译学这一概念的是J.Holmes,他是在1972年发表的题为《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此概念。描写性译学具体研究语言与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翻译现象进行描写、分析,进一步解释这些现象。

2 显化

2.1 显化的内涵

显化又被称之为称明确化或是明晰化。法国学者Vinay与Darbelnet(1995)[4]对比了法语和英语文体特征的对比,将其作为一种翻译技巧而提出。指为了将源语文本中未曾明言的明确的阐释出来,使其这个信息明确化过程,方便读者对于源文文本的理解,而适度增加的译文。[5]

显化的主要动因是翻译过程动因、语言文化差异动因、译者动因。翻译过程动因,主要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译者的文化背景,语言文化知识都会很重要的影响,由此对于最终显化的结果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语言文化差异动因主要是由源语和目标语言之家存在的文化差异所决定的,不同的语言规范对于特定背景下的语言理解会有很大的不同。译者动因是由译者自身决定的,译者的翻译风格、翻译策略都会对显化产生影响。

2.2 实证研究

例1:Es sollte nicht wieder geschehen,zumindest nicht diesmal,war es eine Komdi,so wollte er mitspielen.[6]

Wyllie英译本:He didn't want that to happen again,not this time at least;if they were play-acting he would act along with them.[7]

Mitchell英译本:It was not going to happen again,at least not this time.If it was a hoax,he was going to play along with it.[8]

钱素满中译本:那种事决不能再发生了,至少这一次不能重演;如果这是一场喜剧,那他就要坚持演到底。[9]

韩瑞祥中译本:那样的事不能再发生了,至少这一次不能重蹈覆辙。如果这是一场喜剧的话,那我就要奉陪到底了。[10]

例2:dass die hohen Behrden,in deren Dienst wir stehen,ehe sie solche Verhaftung verfügen,sich sehr genau über die Gründen der Verhaftung und die Person des Verhafteten unterrichten.[5]

Wyllie英译本:to make sure that the high officials we work for find out just what sort of person it is they're going to arrest,and why he should be arrested,before they issue the warrant.[6]

Mitchell英译本:before they order such an arrest,the authorities in whose employment we are will go into the reasons for the arrest and the particulars of the person to be arrested.[7]

钱素满中译本:我们为之服务的高级机关在下令逮捕一个人之前,一定很了解逮捕理由以及犯人的特征。[8]

韩瑞祥中译本:我们为之服务的当局在下这样的拘捕令前,都会十分审慎周密地弄清拘捕的理由和被捕人的情况。[9]

为了更加清晰地说明,在此特地引入了两个中文译本:钱素满中译本和韩瑞祥中译本。在例1中,最后一小句“到底”凸显了主人公的情绪,更清楚地表明了人物的思想进程,而在英文译本中并未体现出相同的显化,英译本都采用了直译。在例2中,钱译本中增加“特征”,韩译本增加了“情况”,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在英译本中也出现了相类似的显化特征,sort of和particulars of。从上述的两个实证中,也能看到中文与英文的一些异同,在此不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3 结论

语料库的使用对于显化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其技术的优势可以大量提取真实而丰富的语料进行分析对比研究,而且可以在多个文本(多位译者)间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从而充分验证显化存在的真实性、必要性,以及显化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敬国,陶友兰.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历史与进展[J].外国语,2006,162(5):66-71.

[2]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内涵与意义[J].外国语,2012,35(5):59-70.

[3]魏淑遐,李淑琴.语料库翻译学发展现状及转向[J].长春大学学报,2013:856-861.

[4]Vinay J. P. and Jean Darbelnet. 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 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M].Amsterdam: Amsterdam&F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 1995.

[5]胡显耀.语料库翻译研究与翻译普遍性[J].上海科技翻译,2004,4:47-49.

[6]Kafka.Der Process[M].Stuttgart:Reclam,2014.

[7]Kafka,Wyllie.The Trial[M].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2017.

[8]Kafka,Mitchell.The Trial[M].New York City: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1999.

[9]Kafka,錢素满.审判[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7.

[10]Kafka,韩瑞祥.审判[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SK201704)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认知翻译下“和谐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雷蕾(1981-),女,汉族,江苏无锡人,博士,讲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