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NSYS Workbench车架的有限元分析和轻量化研究

2018-05-14赵艳梅郑艳萍

科技风 2018年34期

赵艳梅 郑艳萍

摘 要:本文基于ANSYS Workbench仿真平台,以云南红塔金麒麟、玉麒麟系列卡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实现对车架的静力学分析和轻量化研究,为车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限元建模;静力学分析;轻量化设计

随着社会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轻量化已成为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车架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约占据着汽车重量的1/10,因此车架便成为汽车轻量化的首要目标。

1 车架的有限元建模

有限元建模是有限元分析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本文采用 ansys Workbench 15.0版本,对云南红塔金麒麟、玉麒麟系列卡车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车架采用的材料为Q345,该车架全长6924mm,轴距3500mm,前端宽835mm,后端宽745mm,由左右2根纵梁和8根横梁组成,是一个典型的边梁式结构。基于相关建模原则和网格划分方法,依次实现了:1车架几何模型的建立-考虑到车架结构的复杂性,为了提高建模效率,本文选用建模功能强大的SolidWorks软件建立几何模型;2单元类型的选择-车架纵、横梁建立为面模型,吊耳结构建立为实体模型,悬架系统采用弹簧单元来模拟,Workbench自动识别后,分别采用SHELL181,SOLID186和COMBIN14三种单元进行模拟;3连接关系的模拟-在Workbench中,纵梁和横梁以及纵梁和吊耳均采用Bonded接触关系,而悬架系统采用弹簧单元模拟板簧;4有限元网格的划分-依据网格划分标准,并结合计算精度和成本,对车架进行了合理的网格划分。通过这一系列过程,建立了车架的有限元模型,为后文的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车架的静力学分析

有限元法对车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可以得到车架在静态载荷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并可预知车架的薄弱位置,为车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和参考。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满载弯曲工况,并采用质量点的方式施加基本载荷,动载系数取为2.5。经过详细的统计,得到基本载荷驾驶室和成员共530 kg,动力总成630 kg,货物4000 kg,得出静力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静力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车架的强度是足够的,并且强度余量很大。通过有限元分析的具体应力云图和位移图得出,在纵梁和第四根横梁的连接处应力值也是较大的,而在其他地方的应力值都普遍偏小,可以考虑对这些地方的板厚进行适当减少。车架的最大变形为4.58mm,相对于车架总长,这种变形量是非常小的,说明车架的刚度也是足够的。

3 车架的轻量化

3.1 车架优化设计模型

本文所研究的车架模型,在设计初期,纵、横梁的板厚均取为6.5mm,车架的总重量为468.62kg。基于此,本文将采用满载弯曲的计算工况,需要寻求最合适的优化方法,在满足相关性能的前提下,使车架重量最轻。

3.2 优化设计参数选取

设计变量选为车架的板厚,即2根纵梁和8根横梁的板厚,总共10个变量,板厚的变化范围确定在3~10mm;选择车架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作为状态变量。结合满载弯曲的静力计算结果,考虑经验值1.5的安全系数,最大应力的上限设为230MPa,最大变形的上限设为5mm;选用Workbench中的响应曲面优化法,其中实验设计类型选择CCD,响应曲面类型选择Kriging。

3.3 车架轻量化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在满足车架刚度和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车架的材料得到了合理的分布。优化后,车架的重量为390kg,相对于优化前的重量(468.62kg)减轻了16.8%,优化效果明显。本次优化的整个过程,可以为车架的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为深入进行车架的轻量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钿英,王家林.机械工程结构强度计算有限元基础[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1990,78-103.

[2]Ao.Kazuo,Niiyama.Analysis of torsional stiffness share rate of truck frame.Technical Paper Series,1991:18-21.

[3]聶玉明.有限元法在半挂车车架设计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1990,7(1):49-53.

[4]郝文化.ANSYS7.0实例分析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陶全心,李著景.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赵艳梅,就职于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第二作者郑艳萍,就职于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