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商精准扶贫背景下涞源县农产品电商策略探析

2018-05-14王晓华

科技风 2018年34期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电商扶贫顶层设计

王晓华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推动乡村。”本文首先通过对重点扶贫地区涞源县的农产品电商现状的分析,进而发现涞源农产品电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产品电商的三个对策:积极转变观念,强化电商意识、创新农产品经营模式、加强政府顶层设计。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电商扶贫;顶层设计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推进,涞源农村电商也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先后在涞源县建立了283个村级服务站并组织了近800人次的电商基础知识培训;开办了网商孵化培训班,帮助老百姓开设网络店铺近百家,上传本地农特产品15款。推出了“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政策性保险”等一系列惠农、务农的项目。本文将在以上基础上重点对农产品电商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一、涞源县农产品电商现状

(一)基础产业情况

截止2017年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4个,县级园区发展到7个,注册农产品商标236个,全县种植核桃9万亩、中草药6万亩、谷子4万亩,蔬菜大棚1300座,规模养殖场160家、畜禽饲养量100万头(只),家庭手工业82家,旅游农家院209家。

(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根据涞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8.8月份数据,已经完成县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改扩建,设置交流室、电教室、会议室、办公室、农产品研发体验中心(100—200平米);完成231个服务站建设改造工作,服务站室内有电商区,并配备电脑、背景墙、电视42寸、上网行为数据管理器、收发货物流筐、公告牌及其它相关的设施设备;初步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培训达到3000人次以上;物流快递网点的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能为村站提供服务,与村站实现资源共享,主体改造完成县级仓储物流中心;完成了农产品分级、包装、预冷、初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涞源县农产品电商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薄弱,观念落后

涞源地处山区,又是扶贫的重点,当地人民对于电商这样一个新事物,显然接受度与其他地区有很大差距,观念更新速度慢,而电商中的商机需要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浪潮中及时发现并通过对实体商品的生产、培育、营销,再由物流及售后完成,这个过程对于当地人民来说是不容易实现的,他们在参与电商方面,非常谨慎,限制了电商的发展。

(二)农产品电商化程度低,效果不明显

涞源地区在农业产业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确定了三种两养殖的战略,但是在电商化进程方面,处于萌芽状态。

(三)农产品电商营销手段单一,缺乏创新

涞源地区目前建设有两百多个电子商务农村服务站,旨在帮助农民更好的提供电商服务。从农产品上行的角度看,效果不理想。农产品的销售手段缺乏创新。最早的做法是帮助农民将产品传到网上或者开个网店,等待客户下单,事实上农产品网上销售远不是一根网线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有好的顶层设计、有配套的供应链体系等。

(四)农产品电商缺乏特色品牌支持

涞源地区,有一定的规模种植优势,目前农产品品牌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缺乏特色知名品牌的打造与引领。在更好的结合本地特色开发品牌的内涵和价值方面,力度不够。

三、涞源县农产品电商策略

(一)加强对电商主体的分层教育引导,强化电商观念

农村电商主体承担着繁荣农村市场、连通城乡发展的任务,其中,实现消费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是他们的重要目标。广义的农村电商主体包括政府主体、公益性主体以及盈利性主体等商事主体,狭义的农村电商主体仅指为了农特产品的网上销售而衍生的周边服务主体。首先,对于当地政府以及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通过“互联网+教育”利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武装头脑;还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尽可能多的了解其他示范地区好的经验。其次,对于广大的农民群众,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循序渐进的进行指导与学习。通过以点带面,强化模范带头作用,加大农产品电商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让他们对电商有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二)结合电商行业的特点,挖掘本地特色产品的内涵与价值

首先,创新经营模式,逐步尝试“互联网+旅游+体验式农业”的新思路。涞源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6大景区218个景点,其中白石山为国家级“5A”级景区;涞源还是革命老区,可以发展为红色旅游基地,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当地一批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其次,积极布局线上电商的同步运营与宣传。消费者离开,并不是交易的终结,而是消费的开始,我們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继续将消费延续到网上,建立不间断的互动交流。

(三)加强地方政府的引领作用,做好顶层设计

(1)积极利用电商企业资源。当前,我国比较大的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纷纷进行渠道下沉策略,在农村电商领域有很多投资。政府可以对接大的电商平台,在推出特色农产品品牌方面进行筹划,如地区特色馆等。效果还是容易显现。还可以在在物流、金融、培训等方面展开合作。

(2)引导农产品的种植与新产品的开发。如当地的核桃,皮薄肉大,有不错的口碑,就可以拿出一部分,做网络销售。根据阿里巴巴农产品报告显示,农产品坚果类核桃的销量居于领先,恰巧提供了网络销售条件。如前几年畅销的红枣加核桃,每日坚果等互联网适销产品,都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3)积极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推广平台,创新农产品的营销手段。积极为农户提供基础保证服务,加强技术知识的培训力度,如目前比较好的短视频和直播、微商等,可以积极为农户提供技术和服务保障,将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杨燕曦.新零售背景下湖南农产品电商 品牌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5):76-80.

[2]孙清华.引爆品牌卖点:解密电商爆品的策划思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35).

[3]沈玲,李利军.多主体推动下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比较及趋势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1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 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Q172032)本课题成员为:姬静、胡婷婷、姜玉婕、杨文静、赵鹏博

猜你喜欢

农产品电商电商扶贫顶层设计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电商扶贫工作
甘肃清水:做活“电商扶贫”拓宽增收路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电商扶贫的可行性探析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电商环境下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的SWOT分析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