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孝道的“变”与“不变”
2018-05-14
传统孝道是古代中国“养老文明”的内核,是“中国式养老”的文化基因。数千年来,传统孝道承载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晚年生活,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孝贵在敬”,是孝之常道
传统孝道的核心要义是子女“善事父母”。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论语·为政》),“能养”是孝最基本、最基础的表现。“能养”不仅是从饮食上供养父母,而且要“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论语·为政》)。也就是家有辛劳之事,应代父母承担,物质享用上应当优先父母。在孔子看来,“爱护”“守护”“保护”父母是“能养”的应有之义,即使在父母物质生活有保障、身体健康的时候,关心和爱护父母也是子女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这些都是做人的本分,是社会对人子的基本要求。
一个人只是尽到自己作为人子的本分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敬”。“敬”是尊敬、敬爱,有学者指出,敬之根本,是发自内心的对于父母真诚无私的爱。如果出于功利目的,比如,父母可以给自己带孩子、做家务,或者父母有可观的财产供自己继承等而善待父母,则这种爱是一种自私的爱,不是“敬”。“孝”必须和“敬”紧紧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
“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经过代代相传,“孝”逐步演化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它所表达的既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爱敬的情感,更是每个人为人处世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成为浸入中国人骨子里的德性,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近百年来,尽管“孝”的文化价值经历了“误读”甚至被“否定”,但是,以“孝敬”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孝道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而被国人认可,并被创造性地传承与弘扬,发挥着整合社会意识、引导人们行为的作用,直到今天,“孝”依然是评价一个人价值观的主要标准之一。
“孝贵在敬”,这是孝之常道,没有变,也不会变。带着自己的儿女“常回家看看”“更多地陪伴老人”,在很多老人心目中是最具分量的孝道行为。尽孝难在“(色)敬”(《论语·为政》)。这种发之于心、形之于外的对父母的尊重、爱敬,是传统孝道里“孝”的题中应有之义,时至今日,依然是当代家庭孝道孜孜以求的良好境界。子女“常回家看看”,并且“更多地陪伴老人”,既是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赋予子女的看望义务,也培养一种看望习惯,升华一种亲情力量,更传承亲情和美德。
“立身行道”,是子女尽孝的最高境界
“不让父母担忧”成为老人心中普遍认可的孝道行为。子女事业有成,担当有为,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既了却了老人之“忧”,又彰显了老人今生对子女养育的成就,更寄托着老人对未竟梦想的追求。“立身行道”是传统孝道“变”中的“不变”。
如何不使“父母忧”?儒家“孝”的理论从三个向度给出了答案。
第一个向度,珍爱生命、洁身自爱,做到“受全归完”。《孝经·开宗明义章》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告诫人们,人的身体是父母赋予的,保全好自己的身体发肤,是“孝”的开始。
第二个向度,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做到“继先传后”。中国人具有强烈的生命本根意识,突出表现在对先人的“追孝”,即对祖先或死去的父母的祭祀上。“慎终追远”的根本目的在于“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礼记集解》),“是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也是对“我们从哪里来、根在何处、要到哪里去”的独特思考与回应。“父母生之,续莫大也。”(《孝经·圣治章》)当人们试图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实现生命的永恒价值时,自然地选择了“传宗接代”,把生儿育女、延续生命视为最重要的事情,并将其作为传统孝道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三個向度,继承父志、完成父业,做到“立身行道”。古代的“父子”,就是“父母与子女”。子女应当肩负起使家族事业兴旺发达的历史使命。“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继承父志、完成父业,使父母获得尊重、荣耀,既是孝道的重要内容,也是孝行的具体体现,是子女尽孝的最高境界。
在现代化、理性化逐渐渗透家庭伦理道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老人认识到,子女过好自己的生活,减轻父母的负担,不给父母增添麻烦,从一定程度上讲,是父母做人成功的标志,是父母人生价值实现的具体体现之一,子女做到了这一点,就是孝。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子女“珍爱生命、修身近仁,继先传后、生生不息”进而“立身行道”是传统孝道“变”中的“不变”。“子女过好自己的生活”,了却了父母之忧;“子女事业有成、担当有为”,昭示着父母养育的成功,彰显了父母的生命价值,让父母感到自豪与荣光,也使父母放心地将未竟的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以此,“不让父母担忧”自然成为当代社会老人心中普遍认可的孝道行为。
“居家养老”,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让老人在家中安度晚年”成为老人心中最看中的孝道行为。当代社会老人仍然普遍在意血缘亲情关系,在他们看来,无论时代怎么变,家的情怀没有变,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和归宿是家庭,是“祖孙同堂、天伦之乐”,家是幸福和希望所在。“居家养老”是传统孝道“变”中的“不变”。
家庭在中国人的生命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非常在意血缘亲情关系,具有独特的浓郁的家的情怀。对于老人来说,家这个“血缘共同体”里有他奋斗的成果,是他“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承载着他全部的期盼和希望。当老人日渐衰老,生活在病痛与死亡的悲哀中时,子女的孝敬可以使他们继续保持活着的意义与尊严,从天伦之乐中感受到血脉延续、生命的不朽与终极价值。
家庭成员修“孝”在家庭建设中十分重要。身之本在仁,仁之本在孝。“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被视为最高的家庭伦理规范。对于子女来说,家这个“血缘共同体”是“诚意修身”、积极入世的逻辑起点。一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耳濡目染的是“善事父母”的教诲,是厚人伦、移风俗、孝老爱亲的教化。所以,从他成人的那天起,“孝敬父母”就会成为他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就会自觉地担当起孝敬父母的道德责任和伦理使命,不求任何回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家庭养老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数千年来,祖孙同堂、孝老爱亲的传统习俗为老年人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与情感归宿。一方面,中国人认为,生命中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来源于家庭,所以重视团圆,享受天伦之乐;另一方面,中国老人的生命和家庭早已经连为一体无法分离,他们熟悉家庭环境,能及时感受家人的温暖、家庭的温馨,也便于家人照顾,子女尽孝。
家庭养老传统是在两千多年的实践中形成的中国人独有的逻辑范式,今天,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养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父母在家就在”“回家过大年”既是子女对家的眷念,也是孝在当下的生动写照。虽然当代中国社会已经不再是家国同构的传统家族社会,家庭模式也已经从传统的数代同堂的大家庭为主演变为两代人共同生活的核心家庭为主,但家庭养老仍然是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养老模式。
与传统社会不同,当今社会结构和家庭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变,变中有不变。对于每一位公民而言,在家庭层面孝敬父母的德行不能变,在社会层面敬重尊长的责任不能变,在国家层面报效祖国的义务不能变。
(《光明日报》201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