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十佳硬科幻
2018-05-14刘天舒
刘天舒
2016年,由科幻小说《火星救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全球上映,其小说本身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硬科幻佳作。中国畅销书《三体》也是凭借其严谨的天体物理描述和情节架构,荣获科幻界大奖“星云奖”。不同于以情节取胜、科技内容较弱的软科幻,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医学等为基础,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本期摘选了美国媒体评选的“史上十佳硬科幻小说”,喜欢的读者可以找来一读。
《海底两万里》
(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儒勒·凡尔纳,1870年)
凡尔纳被看作是“科幻小说”的先驱。在他的科幻作品问世60年后,这个提法才出现在公众视野。《海底两万里》应该算是凡尔纳最具预见性的作品,书里提到的潜艇战、水肺潜水甚至泰瑟枪在未来一一变为现实。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其尺寸、航速等性能居然与书中的“鹦鹉螺號”潜艇极为接近,所以以之命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时间机器》
(The Time Machine,H.G.威尔斯,1895年)
尽管威尔斯在描述这台机器的操作原理时有照搬自己旧作之嫌,但值得肯定的是,这部书使更多人意识到,时间旅行可以依靠科技手段实现,而不必像早期同类题材小说中提到的那样需要借助魔法。继威尔斯在书中描述四维宇宙中的时间旅行场景之后,近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们纷纷展开了对时光机器的理论研究。
《我,机器人》
(I, Robot ,又名《机械公敌》。艾萨克·阿西莫夫,1950年)
早在1941年,阿西莫夫就发明了“机器人学”这个词。在这部短篇小说集里,他提出了最为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除非违背第一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违背第一及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虽然阿西莫夫的作品中没有过多描述机器人的“电子脑”如何运作,但他提出了由于意想不到的指令冲突,会使机器运转良好但行为怪异的问题。这种不易察觉的漏洞对后来的计算机程序员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震荡波骑士》
(The Shockwave Rider,约翰·布鲁勒尔,1975年)
作为赛博朋克小说的开山之作,《震荡波骑士》比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早出版了整整9年,比“网络黑客”一词的出现早了整整5年。比起关于虚拟现实网络空间的描写,这本书更加独到的地方在于描写了一个电脑黑客,在全球的计算机网络植入了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程序。布鲁勒尔把这种程序称作“蠕虫”。1982年,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们发现,他们在分布式计算领域遇到了和小说中描述惊人相似的情形。到了1988年,现实世界中的第一个“蠕虫”病毒已经通过早期的互联网感染了上万台电脑。
注:赛博朋克又称数字朋克、赛伯朋克、电脑叛客、网络叛客,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以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为主题,小说中通常有社会秩序受破坏的情节。常见元素包括:黑客、数字空间、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控制论与电脑生化、都市扩张与贫民窟、大型企业、基因工程、毒品和生化、恐怖主义,特别是计算机恐怖。
《赛亭星》
(Cyteen,C.J.切瑞,1988年)
这部小说的背景设定在一个环境恶劣的星球,那儿的定居者们和地球人的关系不甚友好。故事里,人类的克隆不再是单纯的基因复制,科学家们试图通过制造相似的童年经历,来重塑一位最有价值的公民的性格。通过这部作品,切瑞巧妙地探讨了先天性和后天性的关系。
《天堂的喷泉》
(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阿瑟·C.克拉克,1979年)
假设有这样一台“太空升降机”,人们可以利用10万公里长的高压电缆搭乘它从地球表面到达高地球轨道。如果书里的这个设想成真,其预见性足以和小说《海底两万里》的“鹦鹉螺号”潜艇相媲美了!尽管克拉克没有提出太空升降机的具体构想,但他确实进行了一些实际计算来说明这个设想的工作原理。他甚至想到可以用碳纤维来制造这种电缆。20年后, NAS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次正式使用碳纳米管作为研制“太空升降机”的核心材料。
《钻石年代》
(The Diamond Age,尼尔·斯蒂芬森,1995年)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偶然间得到了一本奇妙的启蒙书,它可以适应阅读者所处的任何一种环境。通过描写这本书和孩子生活的世界,斯蒂芬森展示了工程师埃里克·德雷克斯勒关于分子纳米技术的前景设想,即微型机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无所不能。
《火星三部曲》
(The Mars Trilogy ,金·斯坦利·罗宾逊,1992-1996年)
故事中,人类对火星的殖民化从2026年开始,在200年后结束。其间,人类大致完成了对火星地形的改造,第一次走进了星际空间。故事详细描绘了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介绍了火星的地理环境,其生动程度使读者对这个红色的星球仿若身临其境。
《彩虹尽头》
(Rainbows End,弗诺·文奇,2006年)
即使这部小说的背景设在了2025年,可书中着力描绘的“增强现实”技术还是远远超出了读者的心理预期。戴上特制的眼镜,佩戴者的眼前就会出现网络上的数字信息和每个路人的社交网络档案。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可以实时叠加,比如在汽车和飞机上叠加上怪兽和龙的图案等等。
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这种技术最早于1990年提出。随着随身电子产品运算能力的提升,增强现实的用途越来越广。
《炽热》
(Incandescence,格雷格·伊根,2008年)
作者之前曾写过一本书介绍广义相对论和天体物理学的入门知识。尽管如此,鉴于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加之跨星系文明的背景,这部作品似乎理所当然被归入“太空歌剧”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