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伤与满足市场
2018-05-14李湛
摘要:在80后作家的笔下,城市中生活的他们,情绪是孤独的,在这种整体“孤独”的基调烘托之下,一个又一个孤独的形象在80后作家的笔下诞生。《三重门》中希望走出家门、校门、社会之门的林雨翔;《红X》中不被人理解而逃亡现实生活的沈生铁;《北京娃娃》里外表吵闹内心孤寂的春树;为了参加舞会拿刀杀死了父亲的《小染》;《澜本嫁衣》中以暴戾的情绪遮掩内心脆弱的叶知秋;《十爱》中每一篇的主人公。尽管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在80后作家的笔下都拥有各自不同的人生,上演着自己的故事,然而这些人终究没能逃出城市对其的围困。本文针对80后作家作品主人公的挫败心态和作品本身为了满足经济市场大背景之下的某种需要,将8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做一番解读。
关键词:80后 作家 城市书写
一、对自身挫败的关注
80后这一代,十分明显地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出了一种只关注于自身的挫败感——一种一无所有的挫败感。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繁华的味道:琳琅满目的商品,熙来攘往的人群,还有令人炫目的霓虹灯与车水马龙的街道。然而这些象征着繁华的意象被描写得越详细,就越透露出80后对于这些东西的向往与迷恋。身处一个正在成长的阶段,过早地感受这种都市繁华所带来的便利与物质优渥,使得80后一代人提前感受到了对于自身未来的一种不确定。因此,一种“杞人忧天”式的迷茫取代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时代感召,开始在80后作家笔下所书写的城市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年之间迅速蔓延开来。
另外,伴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这种对现实世界掌控的手足无措感,也使得80后作家从一出道开始,就以这种另类书写的方式博取所有人的注目,他们痴迷地出入酒吧,逃离学校,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因此,在漫无边际的虚拟空间与钢筋水泥的现实之城的“双城记”中,80后作家实际上选择了一条殊途同归的表达方式,来虚构自己曾经期待的感同身受的现实生活。
二、市场经济需求之下的虚拟现实
“城市是人的产物,是人出于一定目的的人造物。无论认为最初的城市出现是为了经济目的、政治目的还是宗教目的,城市总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求而建造起来的。城市的产生、成长甚至衰亡,无不渗透着价值的冲突和更迭。”而这种价值观念的冲突,正是主流批评界对于80后作家笔下所书写的种种的严历批评所在。究其根本起因,80后作家的出道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萌芽》期刊在市场经济规律影响之下的自救行为。因此,80后作家在其作品中将城市空间表现为一种被市场需求所期待成的虚拟现实,也并非不可。以80后作家出道的时间来看,许多人都尚处于高中时代(韩寒、郭敬明、春树、七堇年、霍艳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城市的绝大多数体验,都需要靠着虚拟的想象来完成。因为他们并没有开始参与到整个城市的建设中来,诸多对于城市的设计构想与历史变迁,并不是他们所熟知的范畴,他们所熟知的只有繁华的街道,靓丽的霓虹夜景,琳琅满目的商品, 如潮水般涌入的国际化一线甚至国内知名品牌的包包、衣服、首饰等。如果城市并不是他们依照自身的设想去构建而成的,那么对于所居城市的理解或是文字表达,也必然无法达到“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的高度。因此本文认为,在80后作家的笔下,城市是一种被虚拟化了的现实。这种虚拟的现实一端连接着网络,在数据时代的万维网上蔓延开来,向越来越多的人展示着他们眼中所看到的种种。这种对虚拟空间的假设与想象,同样虚拟了他们对于自身情感的表述。“我住在一幢公寓的16层。我曾无数次地打开窗户,双手紧握住栏杆,头一点点地向下张望,有生命没生命的个体刹那变得如此渺小,微風轻轻吹拂着我的脸颊,舞动着我乌黑的长发,瞬间缺氧的感觉悄悄在此刻降临,心中的恐怖无与伦比。”80后作家都在其笔下书写过目击某些人死亡或者杀人的过程:翔实、完整、充满了画面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轻的作家们都安然无恙地过着各自想要的生活,并没有遭受任何牢狱之苦。还是处于青少年时代的80后作家,之所以能够将这些本不存在于自身生活环境中的特殊事件描写得如此翔实,文学的想象自然是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但我们依旧无法忽略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封闭的虚拟环境使得他们可以无限次地深入其中,幻想某些事情的发生,同时将这样的情绪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写作的目的无非只有一个:他们一直期待有人真的了解他们,把他们当做孩子看待。
参考文献:
[1]李翔宁.想象与真实:当代城市理论的多重视角[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卢新.从青春开始的写作——论80后文学的崛起[D].广州:暨南大学,2006.
(作者简介:李湛,男,沈阳师范大学2015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