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封临终遗书:我们这一生如何不留遗憾

2018-05-14

新传奇 2018年33期
关键词:癖好活法二胡

在日本,臨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在亲眼目睹1000例患者的临终遗书后,写下了《换个活法: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书,点醒了很多人:有什么事情,会让你到临终前后悔不已?生命最后100天怎么活?我们这一生如何才能不留遗憾?

大部分人都有五件人生憾事

《换个活法: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书集合了日本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年多来的行医经验,她从1000例临终病患的“人生至悔”遗书中总结出25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提醒人们从生活方式上入手,重新开启积极的人生。该书所提到的种种后悔之例,均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犯的,却又总是被忽视的。无数读者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和活着的价值。

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排名第一的是: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为生计、家庭、所谓的社会地位奔波、捆绑,一直做着这个社会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却一直忽视自己内心的声音,压着、压着,以至于泯灭。

排名第二的是:被情绪左右度过一生。大笑、大哭、大吵大闹,一件很小的事情,自己都会较劲,总是过不了这个坎,死死地绑着自己,也死死地绑着别人。到临终那一刻,会突然发现:每天为之烦恼、痛苦、伤心、气愤、达到忍耐极限的事,是那么可笑和不值一提。

排名第三的是: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回首一生,发现自己几十年时间居然都在工作;发现自己说过最好听的话都是对领导和客户说的;陪伴最久的人是同事;看得最多的是电脑……真是悲哀啊。

排名第四的是:没能谈一场永存于记忆中的恋爱。人应当有一场这样的恋爱:未必白头到老,未必结婚生子,但当时当刻,爱得真真切切,仿佛世间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有他/她。这种记忆,将会被写进日记里,镌刻在你的记忆里,即使年老色衰,想起曾经看过的夕阳,也觉得热血沸腾。

排名第五的是:没能去想去的地方旅行。冰岛极光、新疆胡杨林、美国大峡谷、马尔代夫海滩……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却连这个世界都没好好看一眼就走了,不遗憾吗?

向死而生,做好四件事

乔布斯曾问过众人一句话:“如果你把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过,你会怎么过?”没有人回答得上来。

2013年9月,李开复被确诊为淋巴癌,原因是“熬夜多,压力大”。李开复可是纵横中美乃至全球商界的风云人物,在如日中天的年纪,患了癌症。他也问过自己:“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100天了,我该怎么活?”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这样问一下自己: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几天,我该怎么过,该和谁在一起?该去哪里度过最后的日子?这是一种全新的活法:向死而生。站在死亡的角度,审视我们将要度过的人生。

向死而生,才是最好的生活理念。向死而生,每个人都应该去做4件事:

这辈子一定要用心爱一个人。这爱可以惊心动魄,为一个人倾其所有。作家玮玮回想起大学四年的恋爱时,最令她记忆深刻的是男朋友每天晚上送她回寝室,都会在一张卡片上写上一句对她的情话,例如,“所有的酒香,都不如你的发香”“今夜的月亮,像你的瞳孔”……整整4年,整整1460张卡片。这样的爱,未必要白头偕老,未必要印在结婚证上;这样的爱,写进日记里,镌刻进记忆里,老年回忆时,觉得此生无憾。

一定要多看看这个世界。Norma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位老太太,90岁时被查出癌症。老太太不想自己的余生在医院度过,她放弃了治疗,以90岁的高龄,开启了她的环美之旅。她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做了一辆房车。在儿子和儿媳妇的陪伴下,坐着房车,走遍全美。

她写道:“我活了90岁,但当我走到生命尽头的那一刻起,我才突然感觉到,我这一生中,浪费了很多时间。我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我要照看家庭,我把最美好的时光,都放在工作和家庭中。而我辛辛苦苦来到这个世界上,却到90岁,才想起要去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为人当有癖。癖是癖好,做一件事情,之所以沉醉,只是因为喜欢,因为想做。

以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老头,喜欢拉二胡。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拉二胡,拉得很好。但他有个怪癖,无论生活多贫苦,无论多累,从来不对外接拉二胡的活计。

有人说他蠢,有钱不挣。他说:“不能用念想去挣钱。”前段时间,老头去世了,离开时很安详,在医院的病床上,手里还提着那把二胡。那是老人家一辈子的念想。

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真性情也。”没有癖好的人,也没有真性情。癖好,是一个人内心的终极依靠,是一种生命的执念。它不是可以用来挣钱的,它不是可以用来炫耀的。也许在别人眼里,它一文不值,但在你心中,它是无价的。陶渊明的菊、苏东坡的竹、李白的酒,这些都是癖好。每个人这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光是独处,自己与自己对话。无癖,则空虚;有癖,则富足。

平静地接受死亡。曾有一篇微信长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里面ICU(重症监护室)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

在ICU里,一位50多岁的女病人,癌症晚期,全身器官基本无法正常运转,依靠各类机器维持生命。病人全身插满各类管子,上上下下几十根,且被打了镇静药物,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但是此刻,她的意识是清醒的。

治疗一段时间后,病人情况略微好转。家属获准进去探视。该病人流着泪竭尽全力对丈夫吼叫:“谁让你给我治的,你躺这里试试,我不治了,我生不如死。”

作者写道:“如果有一天我也像这样,得了癌症,我宁愿死掉,我绝对不来ICU受罪,这是花钱下地狱。”他打电话给他所有的亲戚:“有钱就花掉,赶紧花,想吃什么就去吃,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宁愿把钱花光,也不要来ICU。”

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却极少有人能平静地离开,他们大多舍不得,大多遗憾流着泪,大多想花大笔的钱却受很大的罪,为自己挽回哪怕半年的生命时光。为什么?因为留下的遗憾太多了。看了一辈子的霓虹灯,没看过漫天星空,遗不遗憾?为了结婚,找了个合适的对象相处,却从来没有过刻骨铭心的恋爱,遗不遗憾?一辈子把好的脸色给了陌生人,对家人总是气急败坏,遗不遗憾……

一场好的生命旅途,是要趁活着的时候,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然后平静地接受死亡。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

十四是攀冰爱好者,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最喜欢挑战高难度整体性的冰山,由冰面上匍匐前进,从山底爬到山顶。

2016年的大年初三,十四在四川四姑娘山攀冰时,因为钉锥滑出不慎跌落山崖,不幸身亡。

事件传出之后,网上一片骂声:“这人找死吧!大年初三,不好好在家待着,去拜年,吃吃喝喝,干嘛要去攀冰啊!明显就是找死嘛!在家躺着多舒服呀。”

十四的朋友发了一条微博:“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如果让我的生命在无聊的觥筹交错中,在嚷嚷的麻将声中度过,对不起,我宁愿死于冰川脚下。”

生命的意义,从来不在于你在这个世界上待了多久,而在于年老色衰时,你面对夕阳,想起自己的一生,能否满足地说:“我这一生,富足而美好,我度过了值得过的一生。”认真一点活着,不将就,不怕麻烦与折腾。

(中国新闻网2018.8.10等)

猜你喜欢

癖好活法二胡
二胡悠悠
癖好与人生
癖好与人生
活法
人生的“贪”
一把二胡
我的二胡情结
集萌社
活法
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