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溺水自救指南

2018-05-14

新传奇 2018年33期
关键词:溺水者泳池沙子

你知道吗?孩子溺水很多时候是站在水里安静地死去,没有挣扎,没有呼叫,也没有平躺,很多时候大人就在身边却浑然不知。夏天去海边,去泳池,如果能及时发现有孩子有溺水迹象,可以及时将其救出,但我们只有30秒的时间,必须分秒必争。

别以为孩子只是站在水里,其实他正在死去

孩子溺水没有挣扎、呼叫,也没有平躺

近日,一对8岁双胞胎姐妹在青岛溺水,令无数人扼腕痛心。溺水死亡,一直占我国0-14岁青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最大比重。据我国卫生部统计,全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而每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水死亡人数的56.04%。

儿童溺水每年都会发生,很多时候,孩子溺水,身边的大人却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几个月前,咸阳的肖女士和朋友约好了带孩子去游泳池游泳,孩子们在水里嬉戏,大人们在岸边聊天,眼光时不时瞟一眼水里的孩子。

忽然间,肖女士眼光异样盯着泳池中央,冲着自己的孩大喊:“你还好吗?”

孩子站在泳池里,头在水面外却不回应。几个妈妈同时站起来走到泳池边上,才看清楚,这个孩子的眼睛是睁开的,身体是垂直的,头在水外,很清醒的样子。

另外一位妈妈见此景二话不说跳入水里,把孩子抱出水面。孩子猛地吐了一大口水,好像打嗝一样那么响亮,然后就开始大哭了。众人才知道孩子刚才溺水了。

泳池里实际上有好多人,一个爸爸走到她们身边道歉说,“对不起,我是离她最近的,但我真的不知道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我背对着她,没有听到任何呼救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都会以为溺水的人会大喊大叫、惊慌失措,实际上,孩子溺水时很多时候是站在水里安静地死去,很多时候大人就在身边却浑然不知。因为人溺水后没有挣扎,没有呼叫,也没有平躺,很多时候是站立的样子,或者好像在水里垂直爬一个隐形的楼梯。头大多数在水面上,嘴巴有时候在水外,有时候在水里,一上一下好像在冒泡。

溺水者大致有八大迹象:

1.溺水者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无法呼救。

2.溺水者也无法挥手求救。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总之,他们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下沉。

4.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6.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在水面上且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7.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这个时候你要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眼神涣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钟的时间能够救他们一命。

8.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很有可能已经溺水。

儿童溺水高危地点

儿童溺水一般会发生在哪些地方,又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就上述提到的8岁双胞胎姐妹在青岛溺水,有人提到可能是遇到了离岸流。离岸流流速大多在每秒0.3-1米,最快可达每秒3米,其长度可达30-100米甚至更长,流向几乎与岸线垂直,可将强壮的游泳者迅速拖拽入深水,引起溺水。

如何判断离岸流呢?1.离岸流通常从岸边高处更加容易判断,多为有白色泡沫或浑浊泥沙等集中漂离岸边并流向深水的相对平静水域;2.低潮、大浪、夏季时更容易产生离岸流;3.浅滩沙槽、海岬、礁石或结构物附近也是离岸流高发区域。

一些看似安全的海滩、平静的海面,却隐藏着可怕的“死亡陷阱”。除了离岸流,海滩上的危险还包括埋沙坑、恐怖“萌物”等。

2014年,一个叫伊莎贝尔的女孩当时9岁,一天她和兄弟姐妹在海滩上玩耍,每个孩子都在沙滩上挖个沙坑,然后站进去玩。突然,伊莎贝尔的沙坑塌了。沙子瞬间吞噬了她,并且坑周围的沙子还在源源不断地灌进来。家人及游客试图将她从坑中拉出来,但沙子却不停地流进坑中,最后被救出时,她已经没了呼吸。

为什么海滩上的沙子会杀人呢?本来,沙子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它们之间是存有空气的,沙子是松散的,可以相互滑动,人在沙子里比较容易脱离。沙子一旦进了水,情况就马上不一样,水会把沙子之间的空隙填满,沙子没有松散的空间,就会把埋在沙子里的人“吸”住。来自梅奥诊所的一组数据:干沙子每平方米488公斤,湿沙子有586公斤。一个人压在你身上都受不了,何况是半吨沙子?比起沙子呛入引起的窒息,更可怕的是,沙子的重量压住你的胸腔,令你无法呼吸。

至于恐怖“萌物”,就不得不提僧帽水母了。这种看起来美丽的东西,却是全球十大最毒的毒物之一。其细小的触手可达25米之長,平均也有10米长。僧帽水母的毒性非常暴烈,任何被蜇伤者的身上都会出现恐怖的、类似于“鞭笞”的伤痕,经久不退。

那么,就儿童溺水最易发生的地方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地方:

野外:池塘、水库、小河以及较深的积水坑;

外出游玩:泳池、户外喷泉、公园游湖、海边、嬉水区;

家庭周边:小区内水塘、喷泉;

家庭室内:洗衣机、浴缸、浴盆、水桶。

照顾儿童“疏忽”能否入罪

儿童溺水,很多时候也是家长没有监护到位。比如那对8岁双胞胎姐妹事发时,孩子的妈妈就在距离几米远的地方看手机,她拍照发朋友圈的功夫再抬头,孩子就不见了踪影。那么,对于类似照顾儿童“疏忽”的能否定罪?

作为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种,我国刑法第260条分设有“虐待罪”及“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其中,虐待罪是指针对虐待家庭成员且情节恶劣的罪行。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则主要规制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主体。专家建议,或者单设“儿童疏忽罪”;或者在刑法第260条下增设“儿童疏忽罪”作为第三款。

儿童出现意外,父母、其他监护人难辞其咎,监管部门也有责任。对于管理者来说,绝不容许想不到。既已预见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就应该让安全管理更人性化、更到位、更细化一点,不能认为只要挂出几块安全警示牌就万事大吉了。有个很经典的故事,说的是某车间因工作需要放置了一部活动梯子,不用时就靠在墙上。为防止梯子倒下砸人,管理人员在梯子旁贴了一张“注意梯子砸人”的纸条,但仍有人不小心被砸。后有人提议在不用时将梯子横放在地上,就不会倒下来砸人了,这比贴一百张警示的效果更好。

因此,防止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部门需要对所有隐患存在的地方实行全覆盖,不疏漏一处。如在隐患水域周围拉起警戒线,并安排管理人员加强巡视、劝阻,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对市民进行广泛教育,从根本上促使市民增强安全观念,提高防范意识。

抢救溺水者,我们如何分秒必争

据统计,全世界每小时大约会有40 多人死于溺水。在这部分溺亡者中,如果意外发生时能正确自救或被救,有相当一部分人本可以避免悲剧发生。据了解,从事发我们只有30秒的时间把孩子救出水中,对于大人黄金抢救时间也就几分钟而已,所以,要抢救溺水者,我们必须分秒必争。

如何预防儿童溺水

不想让悲剧发生,我们最需要的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时刻有效看护 儿童溺水预防的首要行动是时刻有效看护。当你的孩子在水中时,无论是在泳池中、澡盆里,还是在开放性的水域中,不要自己看书或玩手机,因为孩子随时可能发生溺水。

家中和家周围溺水预防 家中的水盆、水缸用完后立即清空;同时,在家长用水时,让幼儿远离。给幼儿洗澡后,立即清空水缸/澡盆中的水。家中的马桶要盖好,家中/家周围的水缸/水井等蓄水容器要加盖。保证浴室、洗衣房门关闭,避免儿童进入。

游泳池溺水预防 确保带你的孩子去正规的游泳池。在下水前,确保你的孩子已经掌握关于水中安全的技能,并确保你的孩子已做好热身运动。如果你与孩子一起在水中游泳,那么,必须让你的孩子待在你一臂以内的范围里。如果孩子自己下水游泳,那么,你需要时刻有效看护。

开放水域溺水预防 如果你带着孩子去海滩玩水或游泳,你要做到时刻看护。若多人一起到海边游泳,必须指派人员轮流看管孩子。若在海中游泳,一定要让孩子穿上安全、合格并且适合孩子体型大小的救生衣,并扣好所有的扣带。告诉孩子在泳池游泳和在开放水域游泳的差异,如在开放水域会遇到不均匀的海浪、离岸流、沙坑等。

倒立控水很危险

孩子一旦溺水,首先,要把孩子救上来,如果溺水是发生在水塘、水渠、江河、海边这样的危险地带,就要格外注意。一是可以采取外部救援。即把周围任何可以用的漂浮物(如救生圈、长杆或长绳子的一端)递(抛)给落水的人,拉上岸。

另外一种是水中救援,可以从被救者后方靠近,再从后面或侧面托住其腋窝或下巴,使头露出水面,然后仰泳前进,带上岸;也可以从被救者的后方靠近,一只手从他的腋窝穿过,抱住胸部,使头露出水面,然后侧泳前进。不论什么情况下的溺水,都要谨记一点,溺水的人被救上岸之后,事情并没有结束。把他们救上岸后,要立刻判断其生命体征,同时保持呼吸顺畅,清除口鼻里的污水、淤泥、杂草等。

谨记不要浪费时间控水。有的家长在把溺水的孩子救上来后,想着先把水倒出来。于是,会把孩子倒立过来,不停拍打,试图把孩子肺里的水倒出来。其实,这样的操作是很危险的。浙大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叶盛解释说,溺水者溺水后声门痉挛,空气无法进入,出现缺氧窒息,所以才会昏迷、呼吸停止,“其实,进入肺部的水并不多,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并不大。倒出来的水,大部分都是来自胃里”。

一般来说,呼吸心跳停止4分鐘以上,就会对大脑等脏器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如果花费大量时间“倒水”,不仅会延误有效的救治,在这个过程中溺水者还可能把胃里的水误吸到呼吸道,增加风险。

叶盛强调,如果溺水者呼吸停止,那心肺复苏就是最佳的抢救手段,“溺水后10分钟内有没有进行心肺复苏,到达急诊室时是否再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时间有没有超过25分钟,这些都是影响患者最后救治效果的重要指标”。

溺水时有哪些自救技巧

当然,不只是孩子会溺水,大人也会溺水。所以,不管你去不去游泳、喜不喜欢到海边玩水,都有必要掌握一些溺水发生时的自救技巧。

如果你不会游泳,自救时要确保能换气,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把头间断性露出水面,进行换气。

但有些人本身不会游泳,万一溺水了,怎么自救?

别慌,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如果在下沉过程中碰到水底像石头一类的东西,用力蹬,让自己重新回到浅水区或浮出水面。

那么,会游泳的人溺水了,怎么自救?同样要尽可能让自己冷静下来。

如果是腿抽筋了,在可以坚持的情况下,尽快游到岸边,或者抓住附近的漂浮物。要是已经没有办法继续游了,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脚再努力往外踹出去,尽量让腿蹬直,一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如果是手臂抽筋了,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此时可以选择仰面漂在水上。

如果被水草等缠住了,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这样可能只会让水草缠得更紧。看看周围有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如果有,抓住它,让身体能浮出水面。在附近有人的情况下,尽早求助。如果没有人,那就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缠在腿脚上的水草,然后赶紧出来。

(《科技日报》2018.8.8等)

猜你喜欢

溺水者泳池沙子
谈一谈如何抢救溺水患者
抢救溺水者你该怎么做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可爱的想象力
绝望的沙子
一粒沙子
水中救援
泳池派对
杀人的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