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2018-05-14刘文辉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协作思想品德集体

刘文辉

一、前言

体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使学生能够精力充沛地为学习文化课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还是调节学生情感,融洽师生关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文献综述法、举例法

三、分析与讨论

1.爱国主义教育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的童年阶段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同时又是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深入地钻研教材,充分地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如游戏《鲜花献给解放军叔叔》,教育学生学习解放军叔叔的好品质,讲述他们在当今保卫边疆,反击侵略的自卫反击战中,发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他们赤胆忠心,不怕牺牲,狠狠打击入侵之敌,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卫了祖国的安全,换来了人类的和平、幸福,使学生明确了能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无忧无虑读书的原因。这样,寓教育于游戏中,避免了单纯的说教,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活动兴趣,增强了学生为振兴中华锻炼的责任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2.遵纪守法观念的教育

体育教学是一个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的活动,教师应当充分运用这一特点,养成学生雷厉风行的好作风,使之在行动过程中达到有所适从,整齐划一,克服各种不规范的表现和自由散漫的行为。

进行纪律性的教育形式有多种多样,还可以通过变换队形、早操和游戏规则等来进行。如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集合队伍必须做到快、静、齐,迟到报告要礼貌认真严肃,不得无故旷课,有事要先请假(有假条)。立正、稍息、报数等规范化等等,这桿通过严密的组织形式和课堂常规教育,强化了学生纪律观念,提高了学生遵守竞赛和游戏规则,使学生在活动中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步骤清楚,真正起到了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形成技能技巧。同时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法中对学生进行纪律性教育具有极大的作用,它一方面能使学生认清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统一的辨证关系,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3.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教育

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殊性质,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促进学生坚强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注重学生的意识与行动的统一。从速度、耐力、高难动作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奋力向上的优良品格。

又如,在长跑比赛中,有的学生跑跑停停,或跑跑走走,成绩自然不理想,还有的学生半途溜走,没有竞争意识。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寻求解决的途径,讲清楚比赛的重要性,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失败与胜利、惧苦与顽强之间的关系,在跑步中受到了强化坚韧的毅力方面的教育。

總之,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教育是多方面的,这里就不一一地列举。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寻求、不断摸索,相信这种教育一宝会在各种教材中出现,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得,课堂教育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新意。

4.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教育。

团结协作、助人为乐是青少年儿童行为规范之一,是雪锋、赖宁的精神具体表现。它不仅可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发展,使人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在体育教学中反应突出,尤为明显。

如篮球比赛中,五个运动员要相互默契、团结协作,以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宗旨,教育学生懂得集体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认识到比赛取胜的关键是靠集体的力量,靠大家的密切配合,如果只顾自己抢球、运球、投篮,充当个人英雄主义和产生急躁情绪,哪怕能耐再大,技术再高超也将会输给对方。排球、足球、接力跑等集体项目的比赛同样要团结协作、紧密配合,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既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也不可忽视,比如投掷项目,持沙包掷远,在拴沙包时教育学生把因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发扬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是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结论建议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条很值得探讨的路子。我决心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牢记教育育人的使命,胆子大一些,办法多一些。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总结教学经验,为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做出自己应有的页献!

猜你喜欢

协作思想品德集体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警犬集体过生日
协作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