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语交际?商量》教学设计

2018-05-14陈垚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贝宁宁商量

陈垚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当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当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当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要与别人商量解决问题。

这篇口语交际中,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场景引出话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结合示例,揭示与别人商量事情的几点注意事项,希望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语气,有礼貌地沟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不同时不勉强他人。这是学生在商量过程中应该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态度。最后提供了几个情境供学生练说。

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商量的语气与别人交流,商量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2.初步感受用与人商量的语气表达要求,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耐心倾听、设身处地、以理服人。

难点:教会学生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教學流程:

一、情境启发,唤起共鸣

师:同学们,国庆节马上就要来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去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猜一猜他们是去干什么?

生:去看升旗仪式。

师:那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可是你们这么小,自己也去不了,你们该怎么办呢?

生1:我让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

生2:我会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让他们带我去。

师:你怎么和爸爸妈妈说呢?

生1:妈妈,我想去北京看升旗仪式,你带我去吧。

师:谁再来说?

生2:妈妈,我想去北京看升旗仪式,你带我好吗?

师:现在我就是你的妈妈,你怎么和我说?

生3:妈妈,我想去北京看升旗仪式,你带我去可以吗?

师:谁还能像他一样,再来说说。

生4:妈妈,北京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你能不能带我去看升旗仪式。

(师评价:你的语气真恰当,“能不能”让我感觉到你在征求我的意见。)

总结并板书:孩子们,像刚才大家这样,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想获得别人同意的过程就是——“商量”。

师:那商量的时候,我们该注意些什么?

生(或师):首先我得有称呼,接着咱们要面带微笑,而且我们还要看着对方,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商量的语气。

师:比如,像刚才大家所说的“行吗?”就体现了与别人在商量。那像这样表示商量的语气词,你们还知道哪些呢?

生:能不能。

师:你可以用“能不能”说个句子吗?

生:你能不能把这本书借给我看看。

生:可以吗

师:你可以用它来说个句子吗?

生:我想借用一下你的铅笔,可以吗?

【设计意图:为了使注意力易分散的小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口语交际的情境中去,首先要营造自然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中参与交际,习得“用商量的语气”表达需求的方法。】

二、实践体验,提升完善

师: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我们需要与别人商量,比如:当我们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当我们的意见与别人不一致的时候,我们需要与别人商量来解决问题,又或者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需要与别人进行商量。你瞧,有一位叫涛涛的小朋友,他今天过生日,想和他的同学小丽调换一下值日时间,可是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和小丽说,谁来帮帮他?

生1:小丽,我今天过生日,想早点回家,可以和你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吗?

师:事情说得多清楚啊。谁再来?

生2:小丽,我能不能和你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今天我过生日,想早点回家。

生3:小丽,我可以和你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吗?因为我过生日,想早一点回家。

师:我们在和别人商量时,既要注意商量的语气,同时又要把事情说清楚。

师:涛涛在你们的帮助下,已经知道自己该怎么和小丽说了,你瞧(出示课件)

谁来读一读?

师指名读。

全班齐读。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同桌之间互相配合,一个扮演涛涛,一个扮演小丽,来演一演他们之间是怎么商量的。

(给学生时间练习,师指导)

师: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演。

生演,老师做旁白(演完生评价)师补充:

师:你们演得真好,老师也想来演一演,那我来当小丽,谁愿意当涛涛?

【设计意图 教材情境是以静态的文字形式呈现的,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只凭文字交际是很难达到交际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创编,借助多媒体、互动表演,让静态的文字动态化,无声的教材形象化,使教材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渗透“把话说清楚”的方法,使学生能说会说。】

创设不倾听的情景(体会:商量时要注意倾听)

师:就像刚刚这样,你们觉得好吗?

生1:不好。因为没有认真听涛涛说话。

生2:不好,因为你打断了涛涛的话,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生3:不好,在和别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

师:应该怎么做呢?

生:别人在和你商量的时候要认真倾听。

师:那我接受你们的意见,咱们再来一次好吗?涛涛

师生配合,最后涛涛被拒绝了。

师:是呀,当别人拒绝你的时候,我们可以再去问问其他人。既然是和别人商量,就有可能被别人拒绝。

师:好,涛涛,咱们班这么多同学呢,你还想问谁呢?去问吧。

【设计意图:在分析交流中发现商量的技巧与方法,明白倾听对于商量的重要性。】

三、升华理解,拓展延伸

师:涛涛的难题在大家的帮助下解决,此时宁宁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会帮别人解决问题,他也想向你们求助,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创设情境:宁宁说:我向小贝借的书还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

师:请同桌之间商量商量,合作着演一演,一个同学扮演宁宁,一个同学扮演小贝。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生同桌合作演)

师:谁愿意来演宁宁?(生举手),那我就是你的同学小贝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和我商量的。(生生配合演)

生生表演同意的情况。

师生表演不同意的情况。(师演小贝,生演宁宁)

师:宁宁别着急,我们要不去和图书管理员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多借几天。

(随机请一位同学扮演图书管理员,并训练与其商量的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这节课表现的特别好。学会了怎么和别人商量,那你们就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将得出的商量技能以趁热打铁的形式更换情境,使得技能得到增强和熟练,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把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进一步夯实。】

猜你喜欢

小贝宁宁商量
书法家 韩宁宁
五行真经
五行真经(17)
ALittleBettyBlueR.L.Stevenson
说个“好”字
我和妈妈商量种什么
说实话
商量
小贝当刮脸
与狐谋皮